分享

儒学文献——孟子思想的三个方面

 ZGGDWWZS 2022-08-23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孟子》七篇不只是述仲尼之意。牟宗三先生说:“内圣一面的彰显自孔子立仁教始,曾子、子思、孟子、《中庸》、《易传》之传承,即是本孔子仁教而展开者。就中以孟子为中心,其器识虽足以笼罩外王,然重点与中点以及其重大贡献,实落在内圣之本之挺立处。”(《心体与性体上》“综论”第4章)《孟子》的思想包含下列三个方面:

一、心性论

孟子的心性论是有开创意义的。他是在“生之谓性”之外,另开了一个新领域。孟子的新理论也不是凭空来的,是根据一个传统来的。这个传统是从谁开始的呢?从孔子。从孔子的哪一个概念开出了新传统呢?孔子点出了“仁”。孔子言“仁”的境界那么高,那是以前没有的。没有人讲“仁”达到孔子那么高的境界。

孟子讲的“性善”是根据孔子所言“仁”讲的。孔子并没有把“仁”说成是性,因为孔子那个时候,人性问题还没有孟子时那么显要。所以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第十三章)但是,孔子认为''仁’’就是人心,如说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 孟子就在孔子的基础上证成人性本善,由仁心说人性,心性是一,是良知良能,天生本具,而且进一步证成“尽心知性知天”(见《尽心章句上》第一章)。这就是孟子的心性论。孟子的心性论,对孔子的理论作了很好的解说和发展,形成了儒学自己的理论系统,奠定了儒家内圣之学的基础。

一谈到性,人们立即想到“食色性也”。不错,食色是人之性,但也是其他动物之性呀。我们稍加思索,就不禁要问:这些维持形躯生存的种种欲求,就是人生的全部了吗?人是否只是一个较聪明的动物,永远只受其感性欲求驱使而不能解脱?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孟子举了很多例子来表示义理生命和自然生命之间的冲突,由二者的冲突而彰显出人的生命中,有超越于形躯私欲的道德心在,其核心是“每个人都有怜恤别人的心情”。孟子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

有怵惕恻隐之心。(《公孙丑章句上》第六章)

“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任何人,即使是恶人,良心也会马上呈现。这就说明.每个人天生就有良心…人性善。“心性论”是《孟子》论述的第一个重点。

孔子之前,人们对“命”与“天”已经有较深的认识,到了孔子又创立“仁”,提出“践仁以知天”。到孟子又提出“性”,所谓“践仁尽性以知天”。他们都有所继承,也都有所发展。孟子还即心言性,

又盛言“心”,心之地位自孟子开始正式挺立起来。

文章图片2

二、修养论

“人性善”,但是否人人都会成为好人呢?理论上可能,事实上不可能。因为人除了有道德心之外,还有受感性欲求所驱使的私欲。私欲极易接受周围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把道德心(本心)蒙蔽。所以,为了克服私欲,恢复本心的纯洁,必须加强修养。“修养论”是《孟子》中论述的第二个重点。

孔子给学者进德修业规定的总纲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第六章)人之所以为人,在仁心的觉醒。仁心虽与生俱来,但需要不断修养。

孟子认为,修养的关键是使受私欲蒙蔽的本心,重新呈现出本来的光辉。这就是:“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章句上》第十一章)如何去找回这丢失的本心?关键不在别人,而在自己。要主动自发地自己去寻求。“(人的善性)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章句上》第十五章)怎样思?要“反求诸己”。''反求诸已“就是要“自省”。自省什么?要反省:往日的过错产生的根源在哪里?什么才是我心中真正想要的?你自己会做出许多答案。要知 道,最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在反省过程中,如果良心出来做主 (而不是私欲做主),你就会醒悟到,自己良心的本愿是“仁”、“义”。 言孟子由此引出“仁”、“义”的概念。原来,仁义不是别的,不是外来 的,就是自己良心的本性本愿。人若认清了自己,就能掌握住仁义;自己的言行,按良心的要求去做,就会合乎仁义,就是道德行为了。这叫做“自得”。“自得”就是根本的自觉,就是使仁义真正成为自己的性格。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离娄章句下》第十四章)

“自得”之后,也不是一劳永逸,还要面对环境,锻炼自己。对内,随时警惕自己的良心是否放失;对外,要积极面对现实,使自己的言行合乎仁义。一个人如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就会渐渐地在人格上显出其光辉来,这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章句下》第二章)的大丈夫气概。

我们通常把心性论与修养论合称为内圣之学。在这里,孟子没有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孔孟思想与宋以后的程朱学派不同的地方。

文章图片3

三、政治文化

心性论的性善说,通过修养论得到证明。一个人既有仁心的自觉,就不能独善其身,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第三十章),进而通向国家、天下,通向文化传统,扩充到“万物皆备于我”(《尽心章句上》第四章),扩充到“上下与天地同流”(《尽心章句上》第十三章)。这就是所谓的外王事业的开展与最后完成。

对外王事业的开展,孟子反对功利而主张仁义。《孟子》开宗明义第一章,当梁惠王问孟子:“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就为孟子

的政治理论定下了基调。主张仁义的是王政,主张功利的是霸政,王霸之分的价值标准在义利之别。孟子始终认为,政治是人文化成,而不是权力统治。梁惠王、齐宣王、兵家、纵横家都曾显赫当时,他们也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实际只是杀人盈野、率兽食人罢了。

孟子立身于战国时代,首先要重建人性的尊严,肯定道德的价值,开发文化的理想。他在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仁政”思想。这一政治文化的外王开展,既是针对时代,同时也继承并发扬了历史传统。

孟子外王理论的针对时代,一是以仁政王道责成梁惠王、齐宣王,以求一统天下,结束乱局;二是力辟杨、墨,驳斥许行,以求孔子之道大行于世。前者是政治,后者是文化,合在一起为政治文化的外王学。这是《孟子》论述的第三个重点。

孟子政治文化的理想,固然有来自人性的内在根据,但也继承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圣王传统。如尧舜禅让、大禹治水、汤武革命、文王行王道、周公兼夷狄等,这些都是行仁政的最高典范。但是,圣王传统至周公而断,于是孔子作《春秋》,借用《诗经》蕴涵的褒善贬恶的大义,为外王事业建立了历史评价的标准(《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一章)。孟子给自己定的使命是“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波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滕文公章句下》第九章)。

摘自幺峻洲《孟子说解》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