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爱乐乐团已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历程,伴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这个年轻的交响乐团在音乐舞台上甫一出世,便赢得海内外的极大关注。 二十多年走来,乐团已成功举办含多种艺术形式在内的千余套音乐会,共计演奏了六千多部作品,与一千余位国内外艺术家合作。 2009年春天,英国《留声机》杂志评出“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与柏林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等一同榜上有名! 迄今为止,中国爱乐实现了乐团创建者们为自己确立的“中国一流,亚洲前列,世界著名”的既定目标,完成了历史性的提升和跨越。 
回到创立伊始的2000年,成军不久的中国爱乐乐团与世界著名古典唱片品牌DG签订了合约,这是中国音乐家及音乐作品打开国际市场一个难得的机缘。 选择什么样的曲目才能向世界充分展现中国交响风貌,是音乐家们都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经过一番斟酌和筹备,这张长度接近80分钟的《中国管弦乐作品集锦》应运而生。中国爱乐对这递交给世界的“名片”设计上可谓精心,贺绿汀、鲍元恺、李焕之这些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当代作曲家之名作纷纷入选,其中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春节序曲》、《北京喜讯传边塞》、《红旗颂》等。 
专辑中,这些作品均以西洋管弦乐配器加上少量民族乐器来演奏表现。 由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余隆指导演出,他指挥手法熟练而富有感染力,在他的带领下,彼时新成立不久的乐团,无论是演奏抒情或是戏剧性效果的乐段,都能做到恰到好处的展现。 加上所演奏的都是具有纯正民族风味和民族气节的作品,因此指挥家以及乐团在情感投入方面和音乐表现力上显得游刃有余,中国人自己演奏自己的国家管弦乐,无疑是非常正宗和权威的诠释。 
本碟打头阵的乐曲是新中国音乐奠基人之一贺绿汀的《森吉德玛》。 这部作品采用蒙古民族民歌的旋律为主线,创作手法隐约可见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传统的影响力,开创了新中国民族交响乐的新里程。 此外,同时被收录李焕之的《春节序曲》、郑路、马洪业的《北京喜讯到边寨》以及刘铁山、茅阮的《瑶族舞曲》等,同样也以质朴的民歌为基础,琅琅上口的旋律被改编成管弦乐,优美而亲切。 令人惊喜的是,唱片还收录了鲍元恺的《中国民歌主题管弦乐五首》和王酩的《海霞组曲》。 这两部作品不仅饱含作者对美好祖国的热爱,创作上更见中国音乐家独到的新意—— 鲍元恺的作品不拘泥于民歌内敛封闭的自身特色,用新浪漫主义的笔调使陈旧的旋律变为鲜活的动力,浓浓情意极能轻易地打动听众的心扉。 而改编自电影配乐的《海霞组曲》则以清新的旋律,简练地勾勒出南海渔民的生活与思想,在丰收的欢快场景中带给人们无限遐想和希望。总体来说,国内的乐迷听这张唱片,尤其是《森吉德玛》、《红旗颂》等音乐,因该都会唤起记忆中那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过去的岁月犹显眼前。 当然,中国爱乐的这张唱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用国际通用的音乐语汇,给对中国和中国音乐十分好奇的老外们一个全面了解的机会,因为这些音乐毕竟烙满了我们民族自己的印记。 值得一提的是,唱片录制期间,DG公司特别派出旗下著名监制及录音组前往北京参与制作。 录音场地选在保利剧院进行,堂音空间和深度感都比较理想,激情乐段同样有相当不错的动态响应,对烧友而言也不失刺激感。 这张CD除了音乐创作及演出者均为中国音乐家以外,连封面图片也出自中国摄影大师简庆福之手,属于国际水准的沙龙之作。
1.“听完整张唱片回味无穷,我国管弦乐作品澎湃不失委婉起伏。加上DG唱片公司的全优录音,每一首乐曲的声部配器显得明晰凛然。” 2.“听完这张唱片的第一感觉,除了大气就是感动。这是一种在中国交响乐中很难找到的一种感觉。我想它可能就只会存在与爱乐乐团的这个黄金周期了。十四首作品每首的演绎都荡气回肠又让人感到耳熟能详,比之西洋交响乐,这些旋律气势磅礴而又温婉起伏,内敛奔放而又暗藏力量,加上德意志公司出色的录音,真是无可挑剔的完美佳作。” 3.“鲍元恺的管弦乐曲五首真是细腻生动,被演绎的像江南水乡一样极具画面感的秀丽。刘铁山、茅沅的瑶族舞曲前奏像极了《大话西游》的感觉,淡淡的哀伤配上时而激进的乐章而后又像温柔淡雅的小家碧玉般矜持。”
4.“弦乐的声音尤其漂亮,一是整齐干净,二是力度掌握得很好,出奇地有弹性,尤其渐强渐弱处理得很自然,这两点是国内乐团普遍欠缺的。铜管也很惊人,气息很平稳也很充足。达到了爆棚的效果,仿佛看到了中国交响乐的希望。” 专辑曲目 01.森吉德玛(作曲:贺绿汀) 管弦乐曲五首(作曲:鲍元凯) 02.走西口 03.杨柳青 04 .兰花花 05.小河淌水 06.对花 海霞组曲(作曲:王酩) 07.童年 08.织网 09.丰收 10.春节序曲(作曲:李焕之) 11.北京喜讯到边寨(作曲:郑路 马洪业) 12.瑶族舞曲(作曲:刘铁山 茅沅) 13.苏三组曲(作曲:刘庭禹) 14.红旗颂(作曲:吕其明) 
【原装进口】 《中国管弦乐作品集》 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