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山东刘福新 2022-08-23 发布于山东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东营市游记之三

 

                                   刘福新

 

 

        【说明】 文字见图片注脚以及最底下。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1、这里只是个乘坐游轮的地方,还不是真正的黄河注入渤海的地方。但却是我们的终点站。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2、只看到一个卖黄河大闸蟹的中年妇女。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3、这里的大闸蟹并不怎么便宜。这一包卖一百多元。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4、我自己在这里留下个影子吧。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5、黄河口系指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地处东营市境内,北靠渤海,东靠莱州湾,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介于东北亚内陆和江淮平原之间,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是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位于近代黄河三角洲内,黄河口附近。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6、浑浊的水流,要不怎么叫黄河呢?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7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8、让我们昌乐二中一位跟着服务的青年小伙子给拍摄的。(图4也是)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9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10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11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12、东营市江川旅行社的女导游(右)。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13、昌乐二中工会负责人傅彩生。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14、十点半以后,来到了“黄河故道天然柳林”。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15、这里也留个影。是我们昌乐县宝都旅行社的导游小张给拍的。我与她说:“画面太往左了。”不过,这样也好,左面的水草和柳林更能看到。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16、黄河三角洲是我国及至世界暖温带唯一一块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此地区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经科学考察认定,区内有各种生物1917种,其中鸟类271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颧、中华秋沙鸭、金雕、白尾海雕、大鸨7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大天鹅等34种,这里是丹顶鹤越冬的最北界,也是世界稀有鸟类黑嘴鸥的重要繁殖地。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17、昌乐县宝都旅行社的导游小张。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18、河道中乔灌杂生,一簇连着一簇。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19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20、乔灌杂生,一簇连着一簇。芦草群柳联姻其间,拾遗补缺。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21、昌乐二中原副书记李兆文。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22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23、小憩的木墩子。好像在这里坐一坐,只因集体活动,容不得我小憩观景。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24、逆拍。图片处理大费周折。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25、来了一帮年轻人。真羡慕这些年轻人,我愿意与他们在一起,以增添我身心活力。与我一道旅游的老干部们不能给我青春气息,传染给我的只有暮气。我在考虑一个问题:以后还会不会再参加老干部旅游?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26、是瞭望台或者观景台吧?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27、水中的天然柳林。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28、宣传牌。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29、鸟岛。昌乐二中语文教师王汉臣。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30、桥。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31、昌乐二中李延芬老师(前)和刘锡霞(后)老师。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32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33、鸟岛俯拍。

     一簇连着一簇。春夏绿萋萋生机勃勃,秋冬金晃晃耀人眼目。登高望远.可收到经人心魄的视觉效果。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34职员刘兰芬女士。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35、一望无际的芦苇。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36、鸟岛上的观景楼。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37、湿地博物馆翻拍。既然没有拍到鸟类,就从博物馆翻拍几幅图片吧。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38、湿地博物馆翻拍。

 


        (摄影)黄河口风情图片

                             39、湿地博物馆翻拍。珊瑚。

 

 

 

                         【资料】黄河口的“黄龙摆尾”

   黄河口与众不同,原因就是随水游走的泥沙。就是这些泥沙,在黄河入海处不断淤积着奇特的事情、迷人的风情.有趣的人情。
    黄河原本是清冽的。从巴颜喀拉山脉的约古宗列盆地生成时,那可是碧彻无瑕,即便走星宿海、过龙羊峡,也是本原本色。就是进入黄土高原.接纳了那百多条混浊的河川沟汊后,才变黄的,才不得不一年一度地包容着、搅动着.运载着约16亿吨的泥沙往东游走。起初,居高临下.脚步匆匆.还有些放荡不羁.入于下游平缓之地.速度陡然慢下来.到达鲁北平原,就只能款款而行了。于是.每年就有4亿吨的泥沙沿途沉落.河床也就每年长高十几公分。自其1855年在山东夺大清河人海的百多年间,河底增高了十多米.河底表面竟比两岸的东营、滨州两市的地表高出六七米。
    河床升高了,河堤就得加固.于是乎,两岸子孙祖祖辈辈携手传唱“治黄”歌。肩挑人抬筑堤,车拉机载筑堤.”引黄淤背”筑堤相继而行。几百万、几千万人的憧憬与祝愿向堤防倾注几百万、几千万人的心血与汗水向险工险段凝结。两条长堤不断地成长着壮大着,在黄河下游巍然而立。
    若以堤论,这可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壮观的堤了.非那些沟头崖岭之辈能与之相比。大堤高处可拔地20多米.堤顶平整硬实,可并行两辆大卡车.自然形成两条高架泥质路。路两边植有高树.高树旁大堤侧也有树,乔灌杂生,一簇连着一簇。众草群花联姻其间,拾遗补缺.绿萋萋青苒苒生机勃勃。登高望远.可收到经人心魄的视觉效果,两条长堤精妙组合成一道绿色长城.磅礴蜿蜒掣向大海.金灿灿的黄水在长城顶端温顺地淌。这就是闻名遐尔的“悬河奇观”。诗仙李白对河源曾作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描述.若见到当今之黄河能不能发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感叹呢7
    接近黄河尾间,没了人烟.人们便放松了对黄水的管制,长堤全无.水可无拘无束地活动.形成不稳定河道。河道不稳定了.水就按照自己择凹而行的规律运动,泥沙就按照越慢越沉的规律运动.河床也就按照不断成长的规律运动。河底高出地表时,其主流就奈不住了.向左或向右滚出,并寻找形成新的流路。流淌——沉积——升高——滚动——流淌.循环往复不穷,又皆以河堤末口为顶点左右摇摆.自然形成了扇面型的黄泛区.这就是世人称道的、奇象环生的“黄龙摆尾”。

                                         

                    注:我对以上网络下载的资料作了较大修改,因为里面有不少错别字。

 

 

相关文章:

《黄河人工决口——战争棋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ayw.htm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