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原始文献的高考化学试题解读——2022湖南卷第9题

 张福涛lu70kpm9 2022-08-23 发布于山东

孩子、家长都需要的心理测试:情商测试、专业心理健康测评、专注力评估、学生考试心理健康测试、家长胜任能力测试等12项。

       点击下图即可进入测试,测试结果可以发到您的微信,为您的决策提供帮助!  

致各位读者: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想正常看到“化学之窗”的推送,需要大家在阅读后,在文末右下角点一下“在看”或者将公众号设为“星标”,我们每次的新文章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人海茫茫,不想和大家错过,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

内容


2022高考试题评析及教学启示名师讲座震撼登场,好评如潮。13位名师精心设计,课件共1085页,讲义206页,配套练习193页。资料非常丰富,对于研究2022年高考命题特点、构建思维模型和解法模型以及教学应该如何应对,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
点击海报,识别二维码,立即预定,配套资料马上到手!


暑假后的高一,面临新教材必修1的挑战,教师备课,请参照(识别二维码了解详情):

必修1先修课

暑假后的高二,面临选择性必修1-3的挑战,原理、结构和有机!

教师备课,请参照(识别二维码了解详情)

选择性必修三剑客!



欣赏:漓江风光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百里漓江,百里画廊,其精华在阳朔。

图片

摄于2018年10月

申明:“chem哥”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内容,仅作为学习交流使用,未经作者允许,请勿挪作他用。若喜欢本文,欢迎分享转发。

  2022年全国高考共有17套化学卷,课改进度不同,区域差异,导致试卷众多。课改滞后地区依托教育部,组成甲乙两支“国家队”,所有考试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新高考地区的省份,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因此试卷的构成是“国家队” “省队”。而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四省市可能势力较强大,自行组织“省队”参赛。参赛队伍的多样性,导致试题的丰富多样。“国家队”追求稳中有新,让师生有据可循。“省队”求生欲强烈,常在“新”上煞费苦心,一般会保留几个能引发持续讨论的节目,哦题目。


  比如2022湖南高考化学第9题,本题一开始在网上流传了一个解析版本,随后有不少老师认为该解析有误,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逐渐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但,本体所涉及的反应原理,既生物酶促进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的过程仍然是不清晰的。因此,笔者希望结合原始文献,对此过程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以消除师生疑问。

1.高考原题及解析

2022.湖南高考化学第9题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H e的转移(abc),能将海洋中的NO2-转化为N2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

A. 过程NO2- 发生氧化反应

B. ab中转移的e-数目相等

C. 过程中参与反应的n(NO):n(NH4 )=1:4

D. 过程Ⅰ→Ⅲ的总反应为NO2-   NH4  N2  2H2O

在此,我们仅分析争议较大的CD选项。

误解:

C.NONH4 发生归中反应,方程式为2NO 8NH4  = 5N2H 2H2O 8H ,正确。

D.过程反应为:NO2-  2H   e-= H2O NO

过程反应为:2NO 8NH4  = 5N2H 2H2O 8H

过程反应为:N2H- 4e-=N2 4H

因此总反应为:2NO2-   8NH4  5N2  4H2O  24H    18e-

错误。

正解:

关注试题情境信息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H e-的转移(abc)

我们从反应逆向分析:N2H- 4e-=N2 4H  ,此反应产生4e-4H ,通过生物酶转移到反应NO2-  2H   e-= H2O NO,此反应消耗1e2H 。因此,反应消耗3e-2H ,反应为:NO NH4   3e- 2H  = N2H H2O。总反应为:NO2-   NH4  N2  2H2O。综上,C错,D正确。

2.原始文献分析

2.1英文文献

2012年国际生物学期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环境微生物学)有相关研究文章文章。

图片

全英文,直接进入重点

图片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图

相关词汇翻译

Nar:亚硝盐氧化酶

Nirs:亚硝盐还原酶(试题中的酶1

HZS:联氨合成酶(试题中酶2

HZO:联氨氧化还原酶(试题中酶3

FocA:亚硝酸盐转运蛋白

AmtB:氨转运蛋白

Nuo: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


简介:如图所示,厌氧氨氧化菌首先在亚硝酸盐转运蛋白(FocA)的作用下将NO2-运输到厌氧氨氧化体内,其中一部分NO2-在亚硝酸盐氧化酶(Nar)的作用下被氧 化为NO3-排至厌氧氨氧化体外,而另一部分NO2-则由cd1型亚硝酸盐还原酶(NirS)还原为NO;其次氨转运蛋白(AmtB) 将NH4  运输到厌氧氨氧化体内并与上一阶段产生的NO相结合,共同在联氨水解酶(HZS)的作用下缩合成N2H4;最后在联氨氧化还原酶(HZO)的作用下将N2H4氧化为N2在该代谢途径中,联氨氧化过程会释放4个电子,这4个电子经过细胞色素c、辅酶Q、细胞色素bc1复合体以及其它细胞色素c的传递,将其中1个电子传递给NirS,而另外3个电子则传递给 HZS伴随电子的传递过程,质子会排至厌氧氨氧化体外,使得厌氧氨氧化体膜两侧形成质子驱动力,从而加快ATP和 NADH的合成该模型认为NON2H4 是其中间产物,有如下三个步骤

NO2-  2H   e-= H2O NO
NO NH4   3e- 2H  = N2H H2O
N2H- 4e-=N2 4H
总反应为:NO2-   NH4  N2  2H2O


2.2中文文献
(以下文献仅节选关键图片,读者可根据文献信息自行下载全文)
王亚宜,黎力,马骁,等.厌氧氨氧化菌的生物特性及CANON厌氧氨氧化工艺[J].环境科学学报,201434( 6) : 1362-1374.

图片


 祥,袁怡,黄勇,王勇.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2009222):58-61.

图片



反应原理总结:
当水环境中不存在分子氧的情况下,如果同时存在NH4  NO2  就有可能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 在此生化反应中,细菌将NH4 作为电子供体,NO2作为电子受体,产生氮气。这一过程目前称为厌氧氨氧化(Anammox)。该过程具有高效低耗的优点,因而厌氧氨氧化工艺成为目前具有应用前景的污水脱氮工艺。反应可能的原理如下:

图片

(结合2022湖南高考化学第9题图片分析)

图片

不管此题信息是否充分,作为高考是否恰当。但多学科融合,真实情境,信息获取和加工的考查方向值得关注。

高中化学新教材研修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