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那些事儿》故事大纲—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

 文履善 2022-08-23 发布于江苏
明朝皇室成员大致关系图

第227~229章 最终的战乱

公元1566年,29岁的朱载垕即位,年号隆庆。文官集团虽是皇帝的下属,但却时时充当老妈子的角色,不许皇帝动用国库、要求皇帝处理好和皇后的关系等等,朱载垕随即明白“皇帝是不好干的,国家是不好管的,而我是不行的,国家大事就交给信得过的人去干,自己过好小日子就行了”。

1568年,徐阶致仕,高拱再次入阁,成为内阁次辅。

明穆宗朱载垕像

第230~232章 高拱的成就

海瑞任应天巡抚,要求徐阶退田,高拱借机利用海瑞,赶走了徐阶。高拱任用潘季驯治理水患、殷正茂解决两广叛乱,同时任王崇古为宣大(宣和、大同)总督。在高拱的支持下,明蒙开始了封贡互市,和平随之而来。

第233~234章 死斗

殷士儋入阁遭到高拱反复阻拦,入阁后又被弹劾,干脆豁出脸臭骂了高拱一顿。东厂提督兼御马监管事太监冯保与张居正合谋打算斗垮高拱。隆庆六年,三十六岁的老实人朱载垕崩,虽然他不是个有能力的皇帝,但是放任手下能臣为国出力,使隆庆年间经济发展,百姓安居,明蒙和平。

第235~237章 阴谋

1572年,10岁的朱翊钧即位,明朝在位时间第一长(四十八年)的万历皇帝就此登上大明舞台。

明神宗朱翊钧像

张居正、冯保将高拱的一句“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改成了“十岁孩童,如何做天子”,同时合谋说高拱准备废了万历,另立藩王,这激怒了李太后(万历的母亲)和万历,于是高拱被罢免。此时的张居正上有李太后支持,下有众大臣捧场,外有亲信戚继光守边界,内有死党冯保管公章(掌印太监),真是比皇帝还牛。他推行改革,包括历史上著名的一条鞭法、考成法。蓟州有戚继光捍卫,辽东有李成梁死守,宣和、大同也贸易和平,这些可以说都是张居正的功劳。

第238~239章 张居正的缺陷

张居正利用王大臣欲致高拱于死地,被杨博阻拦不成。心学的主流学派泰州学派主张思想解放,影响广泛,而张居正是被集体精神处罚的对象,所以张居正关闭了学院,整治了代表何心隐。张居正的私生活奢华至极,也威风至极。

第240~241章 敌人

张居正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父亲却突然去世,本该“丁忧”致仕的他靠“夺情”留下,众人借机弹劾张居正。

第242~244章 千古,唯此一人

张居正对万历是个亦父亦师的角色,对李太后也很重要—长得帅,能依靠。张居正为把万历培养成千古明君,对其严格要求。万历十八岁时由于喝酒打人差点被李太后废黜,这也在他体内埋下了忌惮张居正的种子。张居正察觉出皇帝的情绪,见好就收,欲回去休养,被李太后阻拦,所以张居正只好继续努力工作。从万历八年到万历十年,帝国持续蒸蒸日上,而张居正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五十八岁卒,谥号文忠。冯保惯常向李太后打万历的小报告,被万历免职。

身在高位的张居正虽然奢侈、贪污、报复对手,但他也有良心、有理想,办实事,为国为民, 他的成就使他配得上千古盛名!

张居正像

张居正,字叔大,嘉靖四年(1525)生,湖广江陵人。

少颖敏绝伦,嘉靖十八年(1539)中秀才,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人,人皆称道。

嘉靖二十六年(1547),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徐阶辈皆器重之。

嘉靖四十一年(1562),徐阶代嵩首辅,倾心委于张居正,信任有加,草拟遗诏,引与共谋。

隆庆元年(1567),张居正四十三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进入内阁。

隆庆六年(1572),隆庆驾崩,张居正引冯保为盟,密谋驱逐高拱,事成,遂代拱为内阁首辅。

万历元年(1573),张居正主政,推行考成法,整顿官吏,贪吏闻风丧胆,政令传出,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万历六年(1578),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条鞭法,百姓为之欢颜,天下丰饶,仓粟充盈,可支十年有余。

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年五十八岁,去世,死后抄家。长子自尽,次子充军。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世间已无张居正。

第245~246章 谜团

张居正去世后,二十岁的万历励精图治。万历十五年(1587)抗倭英雄戚继光去世;海青天海瑞去世;万历开始消极怠工。

日本开始大举进攻朝鲜。

第247~262章 野心的起始

日本境内,丰臣秀吉结束了战国混乱,于1592年(万历二十年)率十五万日军进攻朝鲜。朝鲜名将李舜臣靠龟船在海战中接连胜利,但朝鲜大部分土地还是落入日军之手,丰臣秀吉任小西行长为指挥官控制朝鲜。

万历发号援助朝鲜,祖承训败,沈惟敬与日方谈判,日方暂缓行动。

宋应昌和李如松组建援朝军队,李如松安排作战计划,平壤战役中明军大胜。

李如松和查大受在碧蹄馆被埋伏,杨元救场,才集体逃出生天。李如松通过烧毁日军在龙山的粮仓,迫使日军撤退,王京(首尔)光复。后沈惟敬与日谈判,中日朝迎来短暂的和平。

第263~270章 二次摊牌

丰臣秀吉对之前的谈判结果十分不满,开始了第二次反攻战,日军一路顺利。麻贵驻守王京,在外设伏大胜,史称“稷山大捷”。丰臣秀吉死,日军预备撤退,加藤清正和岛津义弘撤退并未遭到明军阻拦,小西行长撤退时却被堵截。小西行长向岛津义弘求援。前来搭救的岛津义弘在露梁海中了陈璘和李舜臣的埋伏,兵败逃亡,史称“露梁海大捷”,小西行长也败逃。抗倭援朝战争终于以明胜日败结束。

十五年后(1615),战火再燃,在大阪夏季战役中,德川家康攻克丰臣家的最后据点大阪城,丰臣家族灭亡。此后,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并建立了著名的德川幕府,与明朝恢复友好关系。

明神宗在接见援朝胜利归来的将士时,宣读诏书,通传天下抗倭援朝的结束,诏书中有一句“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第271~272章 绝顶的官僚

申时行的身份不详,传言说是一位姓申的富商在苏州游玩时,与一尼姑所生。这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就被苏州知府徐尚珍收养,起名徐时行。徐时行状元及第后,父亲让他认祖归宗,遂改叫申时行。

申时行进入翰林院后,虽然外面争斗不断,徐阶斗严嵩,高拱斗徐阶,张居正斗高拱,但他从不结党相争,后跟随张居正进入内阁。熬过了或离职、或去世的前任后,他成为了内阁首辅。

申时行像

第273~274章 和稀泥的艺术

申时行废除考成法,并开辟了大量田地,安置流民,缓解社会矛盾。言官卢洪春、雒于仁等上疏指责皇帝不作为,申时行上哄皇帝、下抚大臣,化解了这两场危机。

第275~277章 游戏的开始

被万历临幸的宫女诞下万历长子——朱常洛。最受万历宠爱的郑贵妃也生了福王——朱常洵(后来死在闯王李自成的刀下)。

争国本”事件开始,申时行以及各位大臣开始劝谏皇帝早立皇长子为太子,但皇帝并不中意宫女所生的皇长子,而偏爱郑贵妃之子,所以期间无数上书的官员被降职罢免。后来内阁申时行、许国、王家屏联名上书要求皇帝册立皇长子为太子,一贯和稀泥的申时行被皇帝斥责,可是申时行并未参与此次上书,名字也是许国代签的,所以他立即给皇帝写信解释,结果自己的密信被泄露,言官们纷纷上书痛斥申时行的两面派行为。从万历十年至十九年,申时行忍辱负重,上下协调,独撑大局,如今他再支撑不下去了,于是辞职回乡。

第278~280章 混战

王家屏为首辅,赵志皋、张位入阁,大臣们纷纷上疏要求册立皇长子为太子,皇帝接连罢黜官员。王锡爵任首辅,也没有缓和矛盾,大臣继续书讨万历,万历终于同意皇长子出阁读书。万历二十一年的京察是顾宪成的政治攻击,王锡爵辞职。

第281~284章 东林崛起

顾宪成在欧阳东凤的资助下办了东林书院讲学。沈一贯入阁熬到首辅,上书一封要求皇帝册立太子,皇帝同意,“争国本”事件结束。

朱常洛由宫女所生、出生低微,不得父亲喜爱,直到十二岁才读书、十九岁才被册立为太子。妖书案荒唐结束。内阁换人后叶向高为首辅,东林党暗箱操作。

第285~288章 谋杀

山东人为主的齐党、湖广(今湖北湖南)人为主的楚党、浙江人为主的浙党是三个能量极大、战斗力极强的言官组织。张差袭击太子一案,在多方势力重重纠缠之下,最终以张差被凌迟处死而结束,史称明宫三大案之“梃击案”。

第289~291章 不起眼的敌人

万历年间以斗争为主题,虽政治纷乱,却经济繁荣、文化灿烂。李成梁打败蒙古、女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与明为敌。1606年李成梁放弃军事基地六堡,为女真军纵横辽东打开了通道。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进攻抚顺;四十七年,进攻清河。

第292~293章 萨尔浒

杜松、刘綎等率四路人马十二万人进攻,努尔哈赤于萨尔浒大败西路明军,其后北路马林军、东路刘綎军相继覆灭,南路军李如柏逃脱,后受不了众人鄙视的压力自尽。熊廷弼接替杨镐稳定了局面,努尔哈赤休整一年。

第294~296章 东林党的实力

浙、齐、楚三党结合,与东林党对抗。

五十八岁的朱翊钧在万历四十八年去世,他与世界有过斗争,但结局却是永远地妥协。三十八岁的长子朱常洛登基,定年号为泰昌,一月后死亡。郑贵妃送了八个美女给朱常洛,再加上看病太监泻药的药力过猛一病不起。

明光宗朱常洛像

第297~298章 小人物的奋斗

明光宗朱常洛在吃完红丹不久后一命呜呼,明朝三大案之“红丸案”,就此拉开序幕。十三位顾命大臣以杨涟为代表,迫使李选侍放弃皇后之位、移出乾清宫,乃明朝三大案之“移宫案”。杨涟等顾命大臣带着朱由校来到文华殿,朱由校接受朝拜。


今天的故事就暂时到这里,万历朝是一个很精彩的时期 ,除了《明朝那些事儿》外,在此推荐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先生写的《万历十五年》,没有写历史大局,而是写了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那些有关历史人物的内心,让我们能更深入地和历史人物接触,咂摸他们的悲喜。让我们了解到贵为天子的皇帝,不过是制度所需要的一种象征物罢了,文官集团才是刚需,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毫无主见、意见真空,寓至善于无形的君主,来作为天命的代表。皇上,根本不是国事的处置者,而是处置国事的权威象征,是紫禁城里拥有神秘力量的囚徒。他们对皇帝的教育都是德行正直、节俭谦和,可张居正、冯保却家财万贯。人的本性是有阴有阳,可他们看皇帝却是神或是机器,只能有有利于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德行操守,不许有一点个人的放肆和自由,皇帝不能立自己喜爱的三儿子常洛为太子,不能立自己喜爱的郑贵妃为皇后,朱批只能写上大学士意见拟好的意见,乃至他十岁登基,二十五岁就有了无为而治去反抗他们的想法。他死后被称为神宗,一边被人同情,一边被人诟病。

大刀阔斧改革的张居正勇气可嘉,才能出众,可惜有些偏激,伤害到了制度和文官集团的根本,在世时影响极大,去世后却遭到弹劾、抄家。继任首辅申时行长了智慧,做了和事佬,成了皇帝和文官间的桥梁,他也想做一些事的,可终究为制度放缓了脚步,亦步亦趋,让人抱恨也抱憾。

海瑞太过清正廉洁,与整个文官集团所不纳,冒死进谏的勇气也是英勇可嘉,虽然做官的地位很高,但被人评价为迂戆,他由失望而最终绝望,提出七次辞呈被皇帝不允,1587年去世,使所有人都得到了解脱。

除了戚继光最有名的抗倭事迹外,书里也讲述了他的为人处事,比如和张居正之间的关系,但在张居正被弹劾后,他也被罢官,不为皇帝所宽恕。作者说“戚继光是最能适应环境以发挥他的天才的将领。他所以获得成功的要点,在于他清醒的现实感。他看清并适应了当时的政治,而把军事技术作为必要的辅助,这在当时的环境里唯一被允许的方案”。他有优秀的才能,也能认清现实的限制。

李贽追求哲学,既不算唯心主义也不算唯物主义,二者都不彻底,求知的困境一直困住了他一生。年近古稀被人弹劾年轻时的一堆荒唐事,成为阶下囚,最后割颈自刎,侍者问“和尚何自割”,答曰“七十老翁何所求”可见其心已死,也无力求学活着了。他最后是否明白了一些东西,也无人知晓了。

所有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历史上的小事,但压死骆驼的每一颗稻草都有罪。这是一部万历丁亥年失败的记录,所有的故事都是悲剧。

同时也推荐大家看看综艺《一本好书》第一季的第二期,看看王劲松演绎的万历皇帝,能否让你共情 ,能否让你窥探到一点万历的内心,能否引起你去阅读《万历十五年》的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