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见,西藏——西藏行之十

 xyf夏瑜斐 2022-08-24 发布于江苏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我们到了该回家的日子。回想起,来西藏旅游的十多天里,我们一起感受了西藏的蓝天白云,空气清新,一起感受了尼洋河,羊卓雍措湖上的旖旎风光,一起感受了卡定沟,天佛瀑布山上的鬼斧神工,国家湿地公园天然大氧吧,一起领略了大美西藏的山川河流,原生态之美;我们一起走进了西藏人家,看格桑花开,看藏式民族的房屋庭院,喝酥油茶,吃藏粑,体味藏民族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一起参观扎基寺的香火,感受大昭寺,八廊街,布达拉宫的神秘莫测;感受藏民族的宏伟建筑与辉煌历史文化;我们一起吃西藏的名吃石锅鸡,看藏族小哥跳锅庄舞,听藏族歌手的吉它弹唱,手风琴演奏的经典老歌,歌唱我们的新西藏歌曲;感悟西藏拉萨民风的纯朴与藏民族对藏传佛教,心中理想及信仰的虔诚;探索藏地民族心灵的密码,生活的足迹,聆听雪域高原的天籁之音……

从西藏一路走来,我的身体得到了沐浴,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启迪,心灵得到了升华和净化,震撼和共鸣与共识,那就是,人的一生,活着,总是要有所理想,有所寄托,有所追求,有所信仰,总要脚踏实地的干一些事,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善事,而不是浑浑噩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一生只为了钱,活着而活着;一路走来,让我对西藏的山山水水,风俗民风,城市建筑,经济和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一路走来,让我感受到了西藏旅游经济等方面的日新月异,前程似锦;一路走来,我有喜悦,有收获,也有遗憾,西藏山川之美,风景如画,人文地理,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歌唱西藏的歌曲也很多,可我们去过的,看到的,听到的,知道的和了解的却很少,特别是大昭寺,每天桔黄色的晨光里,圣徒们大转经的场景;布达拉宫广场璀璨星空的夜景等,因我们所住的宾馆离此遥远,地理位置又不熟,没有车,没能亲眼目睹而深感遗憾!

夜幕降临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也是难舍难分的时候。那天晚上,我们吃过晚饭后,纷纷走出宾馆,走向文成公主大剧院,走向拉萨河畔,纷纷拍照合影,作最后的纪念。

站在高耸梦幻的文成公主金色的“钻石塔”下,隔河相望布达拉宫山上的璀璨灯火,我久久的,久久的不愿离去。直到零点,才回到宾馆。

第二天晨曦,大巴车载着我们向拉萨火车站驰去。一路上,我望着宽阔蜿蜒,滚滚北去的拉萨河水,一首来时的歌(我要去西藏)象拉萨河的水,始终在我心里流淌,在我耳边回响:

佛光穿过无边的苍凉

有一个声音幸福安详

清晨,我抖动白云的翅膀

夜晚,我匍匐在你的天堂

生灵順从雅鲁藏布江流淌

时光在布达拉宫越拉越长

天边的草原放开怀抱

我只是一只小绵羊

仰望雪域高原两茫茫

风光旖旎草色青青

雪莲花盛开在你的心房

到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

……   ……    ……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仿佛人生的轮回,此行去西藏,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回到哪里去。沿途的风景,有大漠,有戈壁,有青海湖,有可可西里无人区,有藏北草原,有一天见四季,早晨的春天,中午火热的夏天,落木萧瑟的秋天,雪花霜白的冬天;有穿过唐古拉山后的欢笑,西藏拉萨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还有夜幕降临后,西藏夜晚的星辰大海。无论前面有任何艰难难困苦,千山万壑,风霜雨雪,我们都要扼住生命的喉咙,坚强的走过去,决不能半途而废!…半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拉萨火车站候车室。十时许,我们登上了拉萨到西宁的火车。

火车载着我们,沿着来时的路,穿过藏北草原,穿过唐古拉山,穿过可可西里驰向西宁,驰向兰州,驰向我的家乡——乌鲁木齐。一路上,我不时的回头张望,看山,看水,看西阳,再见,西藏;再见,拉萨;再见,尼洋河,雅鲁藏布江,再见,羊卓雍措湖,拉萨河;再见,扎基寺,再见大昭寺,布达拉宫;再见藏北草原,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再见,雪域高原,我心灵的牧场;再见,格桑花盛开的地方,佛光穿过我胸膛的大昭寺,布达拉宫广场,我一生难忘的地方……我望着火车沿途经过的地方,挥挥手,一路向西,向西,火车“铿锵,铿锵”,仿佛我的心跳。我回望,回望着,直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睡去。醒来,睡去,醒来,直至回到乌鲁木齐。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再见,西藏,再见,拉萨,再见我心中的格桑花,我会想你的,在梦里!

作者简介:崔振(网名追梦人)曾当过记者,新城文学社会员。在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乌鲁木齐晚报,西部建设报,乌鲁木齐公安报,世纪文学传媒,今日头条.诗情词趣,畅想文学传媒等网络平台上发表诗歌散文数篇。现闲暇之余写写诗歌散文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