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针对网友举报该院医生作风问题发布情况说明称,初步调查发现,该院医生刘翔峰在医疗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决定免去刘翔峰湖南省创伤急救中心副主任职务,停止其处方权及手术权限。医院还将展开进一步调查并作出处理。 一位医疗行业资深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湘雅二医院在第一时间对相关医生进行停职处理,说明医院把患者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另一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反映了医院管理的进步。业内人士显然有双一般人不具有的“慧眼”,能够在骇人听闻的举报风波中,很快看出医院的“进步”,急不可待地对医院作出的反应予以肯定。 身为普外,手术做得很烂。只要稍微有异物倾向,管你是不是肿瘤,先给你开个化疗再说;对不知情的患者使用恐吓、煽情、道德绑架手段忽悠病人做手术;频繁对已无手术指证(指“没救了”)的病人施以高额治疗;频繁对急诊病人进行机器人手术,收取高额费用;使用其它病人的结石、血液冒充自己手术病人的,给家属看;患者钱花光了,病情恶化了,立马翻脸,停掉所有治疗,逼迫病人出院或转院。 一个著名医院的一线医生,被举报人称专罄竹难书,被同行觉得“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同事”,这是不多见的。如果不因这次遭举报被停止“处方权”,不知还有多少人会在他手下遭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停止“处方权”,对可能落入他手下的患者是幸运的。 然而,对于患者来说,这“一切不该开始,一切早该结束。”从报道看,这不是第一次举报。如果每一条举报都在调查中被确认,哪怕是部分被举报,都不仅是刘翔峰一个人的问题了。 试想,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刘翔峰才有可能如此坚韧地“带病上岗”甚至在举报后“带病提拔”。这背后的原因让人细思极恐。如果说停止其“处方权”证明医院是将病人健康放在首位,那么,让一个重要岗位的医生利用“处方权”没有底线地长期胡作非为,那又说明什么?这才是包括业内人士在内的围观者应该思考与关注的重点。 "德不近佛者不能为医,才不近仙者不能为医。"还有一条与医疗业务不直接相关的举报:该医生在被保举为入党候选人时,在群众投票中获得“全票反对”。看来,刘翔峰“带病上岗”,不仅是医术之病,还有医术背后的信仰与价值观问题。 《红楼梦》有则医生“坚持不带病上岗”的故事。宁国府少奶奶秦可卿重病,派人求医求到一有名的张姓太医,想请他当日前往诊病。张太医是位名中医,他当天为儿子捐官事跑了一天,精疲力尽,便坦诚地对请者说:“我必须调息一夜,把精神养得饱满,指尖上的触觉必须非常敏感,探脉才有准头。”张太医硬是坚持调整好了自己的身心状态,次日才前往宁国府给秦可卿诊病,他的自律、敬业和医术得到宁国府的认可。 被举报的刘翔峰相反,他时常夜间到病房,以关心患者的名义,打他挣钱的小算盘。这哪里是带病上岗,分明是提着软刀子去主动收割不明就里的患者。这种暗渡陈仓的事,只有内部人才能窥破他的企图。而能够有效制约他违规行医的,唯有医院强有力地管理和监督。 但医院的监督也是要接受监督的,”一定要防止医疗行业的管理层与执行者形成。利益集团”,这才是社会和群众最担心的地方,而决不能在举报发生时医院作出应有的反应就感到满意,就当歌唱。 很难理解,湘雅二医院声称,对刘翔峰的违规医疗行为将“零容忍”。“零容忍”的意思是防微杜渐,防止出现更大的问题。医生“带病上岗”已经馨竹难书,患者及家属付出了血和泪以至生命的代价,怎么能容忍这样的“零容忍”,更不能满足于常规的“马后炮”而唱赞歌。 |
|
来自: 新用户1096clAp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