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安禄山和史思明的用人之道

 云语禅心 2022-08-24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安禄山和史思明,便是让大唐王朝从巅峰走向衰落的直接推手,著名的安史之乱指的便是这两位。

他们俩自小就相识,长大后因为出去闯荡所以就各奔东西,但是两个人因为同一个人又在一起,这个人是唐朝当时的范阳节度使张守圭,此人把安禄山收为义子,又机缘巧合把史思明收入麾下效力,如此一来,安禄山和史思明再一次走到一起,此后俩人共同合作,开创自己人生前所未有的高度!

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改变唐朝的历史进程,那跟随他们的人是因为利益捆绑,还是他们有着非同寻常的御下之术?今天就是来探究一下安禄山和史思明的用人之道!

文章图片2

安禄山的用人之道

对安禄山这个人物的形象,可能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有过演绎,因此在人们的印象当中,这个安禄山就是一个血腥残忍、荒淫无道的大胖子,所以很难让人觉得安禄山是一个会用人的领导者。

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安禄山能在10几年的时间里对盛世大唐做出反叛之事,肯定不是仅靠杀戮就能实现的,必然是有着自己一套用人之道,才能让一群谋臣猛将跟随安禄山行造反之事。

1,主动地寻求人才为自己所用

安禄山在造反之前,身边已经聚集诸多文臣武将,作为一个胡人血统的高级将领,一心为了自己的地位在唐玄宗和杨贵妃面前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所以才能安稳地坐上三个节度使的高位。

文章图片3

但是这样的位置既大权在握,也同样危险重重,有着无数双眼睛盯着安禄山,因此能主动投靠安禄山的谋臣或猛将还是少数,毕竟一个陌生人不可能奔着造反的目的去找安禄山,所以只有安禄山自己主动去找。

关于安禄山自己主动找了多少人才,历史上并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是根据安禄山身边最亲信之人阿史那承庆身份的推测,如果不是安禄山主动相邀,这位突厥王族之人不可能效力安禄山,完全可以效忠大唐皇室,所以阿史那承庆在史思明夺权成功后,都活得好好的,还跟史思明争夺幽州,说明能力很强!

例如还有高尚、严庄等都是安禄山造反前谋划大事的重要人物,一直受到安禄山的重用,以及还有很多汉人高官和胡人高官被安禄山重用!

文章图片4

2,懂得收买人心

第一,财帛动人心。安禄山非常清楚能跟随自己之人,肯定有所求,因此安禄山在决定造反之后,开始在暗中谋划赚钱的事情,尤其是安禄山当上一地节度使之后,利用官方身份进行商品贸易,赚取大量钱财,然后把他赏给麾下将士;

而当时的唐玄宗把兵制进行了改革,从府兵制变为募兵制,所谓募兵制就是用各种福利政策招募士兵服役,如此一来,安禄山的大方疏财,吸引诸多士兵来报道,因而不断壮大自己的兵力。

官位锁人心。既然决定跟随安禄山,普通民众也许只想着有军饷当一个小卒即可,但是总是有着一些既有能力还有野心的人们,他们这类人光用财帛还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安禄山用官位来满足欲望之心。

文章图片5

因此安禄山一次性向朝廷申请了500个将军和2000中郎将的职位分配给麾下将领,他们看着安禄山如此容易地获得如此多重要军事岗位,让他们对安禄山的忠心程度直线上升。

  1. 威逼利诱。所谓威逼,就是利用自己的实力进行威胁,安禄山本身就是一位残暴冷血之人,若不是需要麾下之人成就自己的大事,他的本性可以让自己瞬间众叛亲离。

因此安禄山特意组建自己的嫡系精英部队,用来监督和铲除异心之人,所以上了安禄山大船之人想下船就很难了!至于利诱,就是在威逼之后再把前面的两种手段使用一遍,继续稳定人心!

文章图片6

史思明的用人之道

史思明在安禄山被安庆绪杀害之前,一直是安史叛军的二号人物,属于安禄山身边较为低调的辅佐存在,而且是陪着安禄山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因此与安禄山的用人之道有着相同之处,甚至还会效仿安禄山,所以史思明的用人之道与安禄山应该是大同小异!因而主要解析史思明与安禄山不同之处!

1,御下极为严格

史思明这样的做法是具有非常大的好处,尤其是史思明处于叛乱阶段,在行军过程中不能出现差错;

文章图片7

否则随时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而且史思明还带着十几万大军在与唐军拼命,这些情况都在告诉史思明不能放松,一旦放松警惕,就可能会身首异处,因而史思明作为领导者对麾下将士严格要求是一件对大家都是有利的事情!

史思明在麾下诸将士面前都是要求“军令比天大”,这样的御下方式,可以让将士随时随地保持一颗谨慎之心,可以保证史思明的军事命令执行到位,当真的遇到问题时,麾下军士才会及时地做出应对。

这样的一系列操作是保证着史思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胜多输少的战果,因为纪律严明的部队肯定认真对待工作,才能发挥出军士的真正实力。

文章图片8

2,对下属赏罚公正合理

史思明虽然是一个胡人出身,而且性格极为残忍和狡猾,但是在用人之道还是具有一定的能力,能够分清主次,而赏罚分明和公正合理是笼络人心的主要手段之一。

史思明作为一个叛军的首领之一,非常清楚跟随自己的军士心中多少带着一股怨气,怨恨安禄山和史思明莫名其妙地把自己带上造反之路,因此这个时候史思明必须要做到赏罚分明和公正合理,让跟随自己打江山之人心中暖意浓浓,就会让士兵在心里无形中减轻对史思明的怨恨,这样变得尽心尽力!

文章图片9

3,以杀止异心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叛乱,大部分都没有成功,这里面原因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存在的一个原因便是在实际的造反过程中,会有一部分人逐步的主动地向朝廷投降。

这种现象从古至今都是惹人讨厌,但是很多造反的领导者只会一笑了之,而如果换成史思明,就不会放过这类人,史思明会选择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有异心的属下,这个方式就是以杀戮来震慑人心,因此谁要是敢萌发异心,史思明是不会手软的!

文章图片10

安禄山和史思明用人之道存在什么问题

1,有着共同的性格特点

这个特点就是残暴无道。例如安禄山在占据唐朝都城长安之后,对没有来得及逃亡的李氏宗室和李唐王朝的高官下毒手,是直接活活地打死,并且还把对方的心给剥出来!

如此惨绝人寰的行为,虽然不是针对麾下之人,但是安禄山的残忍行为让大家没有丝毫的安全感,害怕自己哪一天被安禄山喜怒无常的状态下给干掉!

文章图片11

后来,安禄山因为身患眼疾,彻底引发了安禄山的残暴秉性,对身边之人都不相信,时常性的鞭打亲信,导致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和遭受凌辱的诸多下臣对安禄山产生恶感和担心,于是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最后安禄山死于安庆绪的阴谋。

例如史思明,在每次攻入到某座城池后,对所占领城池中的居民实行大屠杀行为,并且史思明会强行的杀害所谓能威胁自己地位的人群,包括还有欺凌妇女、烧杀抢掠,总之是残忍无道之事做尽,所以史思明在这一点上与安禄山半斤八两,都是成为他们自己内乱的关键因素。

文章图片12

2,都不会管教自己的孩子

通过前面的了解,知道安禄山是死在自己儿子的手里,这里面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根本的原因还是安禄山对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没有做到一个当父亲的责任,安庆绪是安禄山事业当中最重要的大将之一。

可以说安禄山的大业安庆绪是付出重要贡献的,但是安禄山就因为突然的爱屋及乌,对小儿子感兴趣,就表示要传位给小儿子,完全不顾及安庆绪的感受,只管自己高兴。

文章图片13

这样的一种用人心态,很容易出问题,安庆绪心里肯定想着自己辛辛苦苦的拼命,自己老爹一句话就想要废掉自己,而安庆绪掌握大权,若是安禄山要废掉安庆绪,十之八九会铲除安庆绪,所以催发了安庆绪叛乱!

与安禄山有着相同命运就是史思明,史思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且还直接表示要除掉自己大儿子,因而史思明也是死在自己儿子的手中,最后“安史之乱”也是彻底失败!

文章图片14

总而言之,安禄山和史思明的用人之道,其实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基本上还是“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原因才聚在一起,因此在安史之乱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人在途中选择投降,不敢再回去,就是对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御下之道极为害怕和恐惧,因此从一开始,两人发起的“安史之乱”只能成为一个历史和大唐王朝的插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