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容概括】2023届高考论述文内容概括示例与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2-08-24 发布于山东

2023届高考论述文内容概括示例与训练

选材主题

1.罗家伦《历史的先见》——内容概括:方法

2.社会传播——内容概括:主要内容

3.2021年周晓枫《散文的时态》——内容概括:“叙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表现

4.访谈步骤:曹颖<流浪地球>是划时代的突破——概括原因

5.王洪波访潘家铮院士——个人看法

6.鲍震培让真诚给心灵环保——方面:人品,职业,心灵

【考点研究】

一、常见考点

1.内容概括——方法

2.内容概括——主要内容

3.概括原因

4.个人看法

5.方面——人品,职业,心灵

考点示例】

罗家伦《历史的先见》——内容概括:方法

考点】

1.词语内涵——“负责”

2.内容概括——方法

示例

罗家伦《历史的先见》——词语内涵:“负责”

文本

《历史的先见》(节选)

罗家伦

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IntellectualResponsibility)。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还是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因为这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特别的注意。我们忝属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题。

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牲,决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牺牲。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到荒僻的地方调查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蛮族杀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

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我们读西洋科学史,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事迹,真是“史不绝书”。譬如哥白尼最先发现地动学说,他就因此受了教会许多的阻碍。后来布鲁诺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教会大怒,不仅是被捕入狱,而且被判火刑而死。伽利略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到老年还铁锁锒铛,饱受铁窗的风味。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来的信仰。他们虽由此而牺牲,但是科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伟大动力。

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去发掘人类文化的宝藏,才有特权去承受过去时代留下的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大的责任,如何对得起自己天然的禀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尤为重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                       

 (选自罗家伦《历史的先见》,学林出版社,有删改)

问题1

(4分)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

答案

第一个“负责”:经过了事实的检验与逻辑的论证。第二个“负责”:对真理的扩充、推动(捍卫)。

解析

根据题目关键词回溯原文,找到答题区域在第三~五段。第一个“负责”的含义可根据第三段中“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这两句话来归纳。第二个“负责”的含义可根据第四段中“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这一部分来归纳。

问题2

(4分)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实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任”。

答案

①有负责的思想,袁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

②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袁隆平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

③负起更重大的责任:袁隆平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肩负着解决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的责任。

二、社会传播——内容概括:主要内容

示例

社会传播——内容概括:主要内容

文本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问题

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答案

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解析

题干要求“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文本一共有三段,第一段内容讲的是A类传播行为,第二段内容讲的是B类传播行为以及两者同为社会传播行为类型,第三段内容讲的是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筛选关键词句即可。

2021年周晓枫《散文的时态》——内容概括:“叙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表现

考点】

1.内容概括——“叙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表现

2.概念的含义

3.信息整合与判断

示例

周晓枫《散文的时态》——内容概括:“叙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表现

文本

我们读到的散文多数充满回忆的味道。一次旅行、一场际遇、一位亲人、一只宠物……写作者回到书桌在回想之中开始写作。当然有着具体的情节、场景和片段,但写作者的视角,往往是从终点望向来路;读者清楚或隐约地知道,一切,属于过去完成时态。

我想特别强调这个词:时态。

我们假设,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是从1排列到10。小说从中间起笔很常见,甚至只有345的部分,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露出的冰山之下;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也是常用手段。小说的情节不断走动,我们仿佛听到金属指针每分每秒制造的尾音,悬念和陡峭的转折随时随地酝酿其中。

散文通常如何处理时序呢?是站在终点位置平行回望,从1到10按部就班地重述,无论1和10之间相距多远,我们总是忙于在事件结束之后,开始“事后诸葛亮”地讲道理。当小说的时态进行自如变换的时候,作家需要跃起,跳离原地,这时出现了平面之上的点,使叙述多维和立体。许多散文写作者相对懒惰,缺乏弹跳的运动能力,作品平铺直叙,相当于扁平的二维世界。一切,只是为一锤定音的“道理”做铺垫,所以对从1到10的整个过程,往往进行潦草而剧烈的概括,就像压缩饼干一样,只剩干燥、单调和基础的维生热量,却丧失了新鲜的水分和味道。这样的散文写作,形同制作标本。

正在进行时的好处是什么?把读者凌空抓起来,直接扔进叙述的情境中。即使是回忆体小说,也强调情节和细节带来的效果逼真的还原体验。小说家要带领读者在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仿真景况中做出临场反应。而这种技术手段,似乎被散文所遗忘。也许散文更多跟个人经验相关,经验都是过去的,而我们又急于把经验中的“道”提炼出来。

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当读者迷惑:现在有些散文为什么写得像小说?是对小说的借鉴吗?我认为不是。问题的核心在于进行时态的介入。随着散文表述时态的变化,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散文以正在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就不像过去那么四平八稳,可能出现突然的意外和陡峭的翻转。少了定数,多了变数;不是直接揭翻底牌,而是悬念埋伏;更注重过程和细节,而非概括性的总结。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像数学一样有着公式和标准答案,而是具有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依然能有多种、多重、多变的解决方案。

我们都知道散文上手不难,写好并不容易。散文的耗材严重。人生的经历密如丛林,开始做家具,很快只能做筷子,后来就只够做牙签的,最后干脆没柴烧了。假设我们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就能够更“环保”地使用材料。进行时态式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部分缓解散文的资源性匮乏。

就像散文长度的变化不仅是字数叠加,而且带来了重要的结构之变一样。我认为时态之变,也会为散文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以正在进行时态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散文不仅有终点的视角,也有途中的视角;对于读者而言,散文时态的改变,使他们的角色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

散文要表现“此时此刻”,这使我们不会忽略沿途的风景;“现在”,连接过去的屐痕,也指向未来的光亮。

(周晓枫《散文的时态》,有删改)

问题1

上文所说的“叙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有哪些表现?

答案

①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②有意外,有翻转。③重过程,多视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叙述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的表现。

先看在小说中的表现,相关内容在第三段,“小说从中间起笔很常见,甚至只有345的部分,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露出的冰山之下,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也是常用手段”,可概括出“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

再看在散文中的表现,相关内容在第七段和第九段,“散文以正在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就不像过去那么四平八稳,可能出现突然的意外和陡峭的翻转。少了定数,多了变数;不是直接接翻底牌,而是悬念埋伏;更注重过程和细节,而非概括性的总结”,可概括出“有意外,有翻转”;“以正在进行时态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散文不仅有终点的视角,也有途中的视角;对于读者而言,散文时态的改变,使他们的角色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可概括出“重过程,多视角”。

问题2

下列对文中“进行时态”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散文家和小说家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段,他们可以带领读者在仿真的叙述情境中体验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逼真效果。

B. 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像小说,并使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发生相应改变,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C. 以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写作者的叙述不再四平八稳,作品也不再平铺直叙;读者的角色也有改变,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

D. 表现“此时此刻”,叙写“现在”,强调细节描写和内容虚构,这些是散文创作者所追求的境界,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以进行时态写作。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 “散文家和小说家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段”错。原文的表述是“小说家要带领读者在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仿真景况中作出临场反应。而这种技术手段似乎被散文所遗忘”,可见散文家并没有“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段”。

B. “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错。原文表述是“现在有些散文,为什么写得像小说,是对小说的借鉴吧?我认为不是”,可见“借鉴小说的写法”说法错误。

D. “强调……内容虚构……必须以进行时态写作”错。原文表述是“即使是回忆体,小说也强调情节和细节带来的效果,逼真地还原体验”,并未强调“内容虚构”;另外“必须”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说运用进行时态写作能够达到某种效果,但并未说要达到这种目标只能使用进行时态。

故选C。

问题3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小说创作应该遵循“冰山理论”,通常从故事的中间起笔,甚至只有情节的主要部分,将故事的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文字之中,使情节曲折有致。

B. 散文时态改变之前,写作者通常会按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从1到10按部就班地重述,作品反映的是扁平的二维世界,整个写作形同制作标本。

C. 文学不同于数学,没有公式和标准答案,有的是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不会只有一种解决方案,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D. 散文时态的变化,可以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可以为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部分缓解散文资源性匮乏状况。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 “小说创作应该遵循'冰山理论’,通常从故事的中间起笔,甚至只有情节的主要部分……”错。原文的表述是“小说从中间起笔很常见,甚至只有345的部分,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露出的冰山之下,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也是常用手段”,“很常见”并不等于“应该遵循”。

故选A。   

【考题对接】

一、访谈步骤:曹颖<流浪地球>是划时代的突破——概括原因

《流浪地球》是划时代的突破

曹颖

2019年2月5日,郭帆执导的《流浪地球》在春节档公映,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流浪地球》累计上映90天,中国内陆累计票房为46.55亿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大片。下面是记者对刘慈欣的采访。

《流浪地球》符合你对科幻电影的期待吗?

刘慈欣:它超出了我的期待,因为我知道中国影视界在拍摄这类大成本科幻片方面还是缺少经验的。像《流浪地球》这样的电影,在我看来,我们要等五到十年才可能出现,但它现在就出现了,我还是很高兴的。当然与好莱坞科幻大片相比,它在特效、故事等方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可以改进的空间,但对于中国科幻影视来说,它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

作为作者,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被影视化改编?

刘慈欣:编剧和写小说的差别很大,特别是大成本科幻片,需要专业的编剧,并不是写小说的人都能胜过。影视改编的主要创作者不是原著作者,而是制片人、导演和编剧。不管你对作品被改编是什么态度,你是没有能力去干预影视化过程的。原作者转让改编权以后,改编权就不属于你了,所以对改编的过程是无能为的。

对我而言,我认为只要是好看的电影,只要有好看的故事,它是不是完全忠于我的原著并不重要,小说和电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电影改编肯定要改,而且要改得相当大,像《流浪地球》改得就相当大,我完全能够理解。当然,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更适合影视表现,至于怎么改编,我不从事影视行业,能做的不多,还是很尊重他们。

你对科幻影视的前景乐观吗?

刘慈欣:我是很乐观的。科幻文学的前景不明朗,但是我觉得科幻影视的前景很光明。

在未来一段时内,中国定会迎来一个科幻影视很繁荣的状况,甚至我还比较乐观地认为,中国可能是美国之后又一个受到世界注意的科幻影视大国。

但是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并不能急功近利。一部好电影出来了,中国的科幻影视就迎来新时代了;一部电影失败了,中国科幻影视的大门又关上了?不是这么简单,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有大量的作品出现,然后才能出现经典作品。

科幻文学在衰落,科幻影视的发展是否会受科幻文学状况的影响?

刘慈欣:科幻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全世界叙事文学都处于衰落的状况,科幻文学也不例外。至于文学和影视的关系,目前中国科幻影视的大部分剧本还是改编自科幻小说。我认为这个现实不会持续下去,因为科幻电影更适合原创剧本,目前中国缺少科幻编剧,中国编剧队伍的数量很大,但其中科幻编剧数量很少,很快会有称职的、专业的科幻编剧大量出现,到那个时候,中国科幻影视依赖原创文学的局面就会改变。

你对科幻影视的乐观心态基于什么理由?

刘慈欣:最深的基础就是时代到这了,这个时代就会呼唤出好的影视作品,就是影视作品最繁荣的时代,至于它怎么繁荣,经过什么样的过程,都不重要,中间还有很曲折、很漫长的路要走,但是在这个时代的推动下,中国科幻影视肯定会繁荣起来。

如何理解你定义的这个时代,它是怎样的时代?

刘慈欣:国家快速地发展,快速地现代化。在国家快速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周围的生活每天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这种环境之下,未来这个概念在人们的生活中会占有很大的比重,未来也会对人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样充满未来感的时代,就为科幻影视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节选自《》)

1.(访谈·问题)

这一访谈,记者从                              (热点)切入,围绕                      (焦点)展开提问,最后根据刘慈欣的回答进行了追问:“③                                  

2.(访谈·观点)

访谈中,刘慈欣认为我国科幻影视前景很光明,通读全文,概括其原因。

3.(访谈·应对)

回答记者提问也是一种应对。请参考小贴士中的应对原则,分析刘慈欣回答下面问题的巧妙之处。(运用两条原则分析即可)

作为作者,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被影视化改编?

(小贴士)

应对原则:

谦逊有礼:谦虚谨慎,少赞誉自己,多夸赞他人。

得体有度:注意分寸,少伤害他人,多维护他人。

理解有容:理解他人立场,减少反感,增加包容。

一、访谈步骤:曹颖<流浪地球>是划时代的突破【答案】

1.《流浪地球》热映科幻影视如何理解你定义的这个时代,它是怎样的时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郭帆执导的《流浪地球》在春节档公映,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流浪地球》累计上映90天,中国内陆累计票房为46.55亿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大片”可知,记者是以《流浪地球》热映为切入点展开采访的。

“你对科幻影视的前景乐观吗”“科幻影视的发展是否会受科幻文学状况的影响呢”“你对科幻影视的乐观心态基于什么理由”可知,采访的焦点问题是“科幻影视”。

当刘慈欣提出“在这个时代的推动下,中国科幻影视肯定会繁荣起来”之后,记者进行了追问,即“如何理解你定义的这个时代,它是怎样的时代”。

2.①《流浪地球》是我国科幻影视的划时代突破;②科幻编剧会大量出现;③充满未来感的时代,会为科幻影视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条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它在特效、故事等方面还有很多不成热的地方、可以改进的空间,但对于中国科幻影视来说,它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可得出①《流浪地球》是我国科幻影视的划时代突破;

“目前中国缺少科幻编剧,中国编剧队伍的数量很大,但其中科幻编剧数量很少,很快会有称职的、专业的科幻编剧大量出现,到那个时候,中国科幻影视依赖原创文学的局面就会改变”可得出②科幻编剧会大量出现;

“未来这个概念在人们的生活中会占有很大的比重,未来也会对人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样充满未来感的时代,就为科幻影视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中可得出③充满未来感的时代,会为科幻影视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条件。

3.示例一:刘慈欣先陈述影视改编的一般状况,为正面回答“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被改编”这一问题做了缓冲和铺垫,这样使应对有层次,得体巧妙他表示自己对“改编过程无能为力”“没有能力干预影视化过程”,显得谦逊有礼。示例二,刘慈欣没有直接答记者的问题,而是先谈影视改编的客观事实,并表示对“改编过程无能为力”“没有能力干预影视化过程”等,避免给影视方带来伤害,显得得体有度:他认为改编的电影是否忠于原著并不重要,并对自己的作品被改得很大表示理解,体现他对影视制作方的包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回答记者提问的技巧。

结合“小贴士”的内容和刘慈欣语言的巧妙进行分析即可,如:刘慈欣面对“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被影视化改编”这一尖锐的问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陈述“影视改编的主要创作者不是原著作者,而是制片人、导演和编剧”这一事实,非常得体;

“大成本科幻片,需要专业的编刷,并不是写小说的人都能胜任”“你是没有能力去干预影视化过程的”肯定了编剧的重要作用,显得非常谦逊;

“像《流浪地球》改得就相当大,我完全能够理解”“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更适合形视表现,至于怎么改,我不从事影视行业,能做的不多,还是很尊重他们”表现出对编剧改编作品的理解与尊重。

二、王洪波访潘家铮院士——个人看法

访潘家铮院士

王洪波

记者:不久前,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您的科幻作品集《偷脑的贼》在“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图书奖”评奖中荣获一等奖。请问您有何感受?

潘家铮:对这次获奖,我当然感到很高兴。从事科普和科幻写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写作过程中,苦头也让我吃了一个够:脑子里有想法却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是一种痛苦;历尽千辛万苦写出来的东西因为不满意而进了废纸篓,是一种痛苦;自我感觉还不错的作品被人当头一瓢凉水泼来,也是一种痛苦。对于我的这些不成熟的作品能够结集出版,1999年又被湖南教育出版社收入“中国科普佳作精选”丛书再次与读者见面,并在这次全国优秀科普图书奖的评奖中获奖,确实是非常意外的惊喜。对于创作者来说,大概没有比自己的作品得到读者的喜欢更让人高兴的了。

记者:作为一名科学家,主要的职责是进行科学研究,您为什么会想到去写科幻小说呢?

潘家铮:之所以会写科幻小说,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出发点。

第一,我一直感觉到,我们年轻的一代,有两个很突出的缺点。一是缺乏想象力。这与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很有关系。我们的年轻一代可以在考试中得到很好的分数,但未来却很难成为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大企业家等创造性人才。让孩子们在啃读砖头厚的“应试指南”一类书之余,能够读到一些科幻作品,无疑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二是有些年轻人不肯下苦功夫,总想一鸣惊人。通过科幻、科普作品,也能帮助孩子们认识到科研的真实情况,让他们明白机遇和灵感只会光顾刻苦钻研的人们。

第二,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不三不四的图书,对读者特别是孩子的影响很坏。我们多写一些健康的有趣的科幻小说,充实市场,让青少年多呼吸几口清新的空气,也是好事。当然,我的想法也许是非常幼稚的。凭个人的力量哪能斗过那些不道德的作者和书商呢?

第三,我看到现在许多教科书,非常枯燥。我希望生动活泼的科普、科幻作品一方面可以让读者增加一些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科学的有趣,从而喜欢上科学,爱上科学。

记者:您科研工作一定很忙,再加上您担任了许多职务,各种行政事务一定很多,您哪来时间写作呢?

潘家铮:这个我可以向古人学习。宋朝欧阳修的办法是“马上、枕上、厕上”。比如现在我在出差的路上,虽然不一定能动笔写,但利用这个时间构思还是绰绰有余的。把所有零碎的时间都收集起来,也是很可观的。

记者:读了您的《偷脑的贼》,我感觉您的作品有几个特点:一是题材、故事、语言等方面都具有中国特色;一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很讲究悬念。不知您对自己的作品怎么评价。

潘家铮:确实,我认为,中国人写科幻,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本土化。比如《偷脑的贼》中,《宋徽宗之死》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人们利用一种特慢性透光材料,看到了南宋初年徽、钦二帝被囚禁在北国,最后徽宗自缢身死的情景。《古墓沉冤》则是关于李清照的故事。像我这样把科幻和中国历史结合起来的,也算是一种创新吧。这是我比较得意的地方。又如《人才天平》一篇,讲人们发明了一种能够准确、科学地测定人的知识、能力、品质的仪器,但在种种习惯势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潮水般的不正之风面前,却发挥不了作用,反而被旧势力利用。这篇小说应当说是直指社会的不正之风的,读者读来大概也会觉得很有本土味道。有趣的是,这篇小说当初发表时,编辑觉得讽刺性太强,担心有人看了不舒服。为了减少人们对号入座,文中讽刺的张总改成了潘总,某市长改成了某经理,等等。

另外,科幻小说既然是小说,我理解首先应该有些情节,不能平淡无奇。我是搞工程出身的,所以对“结构”二字很关注,也许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对“结构”的重视带到了写作中来。

记者:您在《偷脑的贼》后记中写道:“'科幻’是'科普’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学术界有很多人认为,科幻不是科普,科幻姓“文”不姓“科”,您对这些说法怎么看?

潘家铮:我想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凡尔纳的科幻作品,其内容大多有较严格的科学依据,不能不说起了科普的功效。当然,也有些科幻作品幻想成分太多,而科学依据不足,确实不能认为能起科普作用。也许,目前没必要空对空地争论这个问题,当务之急是加强创作,把优秀的科幻作品奉献给读者。

总之,我对科幻的理解是,其中的幻想应该有一些科学的依据。科幻小说不是武侠小说,也不是神怪小说。科幻小说应该少一些荒诞不经、胡编乱造的东西。我希望让孩子们读过科幻作品后,增加一些科技知识,了解一点科技发展前沿,哪怕只获得了几个概念或名词。我的作品会尽量少写些太离谱的内容,比如在银河系外与外星人战斗等等,这些有点接近神怪小说的内容给孩子们的帮助并不大,最好是能从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寻找题材,这样作品能有更多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相关链接

潘家铮,浙江绍兴人,1927年生。他是国内外著名的水电专家和坝工权威。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并担任副院长。潘家铮业余爱好写作,出版有散文集《春梦秋云录》、科幻小说集《一千年前的谋杀案》《偷脑的贼》和科普作品《千秋功罪话水坝》(收入“院士科普书系”)。

1.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潘家铮院士的作品能在全国优秀科普图书奖的评奖中获奖有充分的理由,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潘家铮在科幻写作过程中吃尽了苦头,对于作品能够结集出版并获国家级大奖,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喜。

B.激发孩子兴趣与创造力、抗衡不道德作家、给读者普及科研知识等都是潘家铮创作科幻小说的原因。

C.《偷脑的贼》体现了潘家铮写科幻小说的特色是善于把科幻和中国历史结合起来用以增加小说的讽刺性。

D.访谈围绕潘家铮院士写科幻小说话题展开,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潘家铮科研工作之外的另一种人生追求。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潘家铮认为写一些健康的有趣的科幻小说对读者有好处,我们可以看出先生有所爱,有所恨,更有所担当。

B.潘家铮善于利用时间,他说自己有时会利用在出差的路上的时间来构思新作品,把零碎的时间合理利用起来。

C.关于科幻姓“文”还是姓“科”的问题,潘家铮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作品即使幻想也应该有些科学依据。

D.作为中科院院士兼科幻作家,潘家铮热衷科幻创作,其科幻作品有科学知识又讲究悬念,销量一路领先。

王洪波访潘家铮院士》【答案】

1.(1)潘家铮院士的作品,题材、故事、语言等方面都具有中国特色,内容贴近生活,叙述过程中很讲究悬念。(2)潘家铮院士的作品,内容大多有较严格的科学依据,起了科普的功效。(3)潘家铮院士的作品,生动活泼的科普,可以让读者增加一些知识,也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科学的有趣,从而喜欢上科学,爱上科学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潘家铮院士的作品能在全国优秀科普图书奖的评奖中获奖有充分的理由”,需要立足文本内容,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分析,筛选关于潘家铮院士作品特点的内容。结合“读了您的《偷脑的贼》,我感觉您的作品有几个特点:一是题材、故事、语言等方面都具有中国特色;一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很讲究悬念”“能从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寻找题材,这样作品能有更多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等分析,潘家铮院士的作品,题材、故事、语言等方面具有中国特色,内容贴近生活,讲故事的过程中很讲究悬念。

结合“我想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凡尔纳的科幻作品……而科学依据不足,确实不能认为能起科普作用”“让孩子们在啃读砖头厚的'应试指南’一类书之余,能够读到一些科幻作品,无疑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通过科幻、科普作品,也能帮助孩子们认识到科研的真实情况,让他们明白机遇和灵感只会光顾刻苦钻研的人们”等分析,从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优秀科幻作品特点分析,潘家铮院士的作品,应该是内容大多有较严格的科学依据,起了科普的功效。

结合“我希望生动活泼的科普、科幻作品一方面可以让读者增加一些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科学的有趣,从而喜欢上科学,爱上科学”分析,潘家铮院士的作品中,一些生动活泼的科普,可以传播科普知识,还可以让读者感受科学得魅力,有很好的的影响力等。

2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项,“把科幻和中国历史结合起来用以增加小说的讽刺性”错误。结合“确实,我认为,中国人写科幻,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本土化”“像我这样把科幻和中国历史结合起来的,也算是一种创新吧”“这篇小说当初发表时,编辑觉得讽刺性太强,担心有人看了不舒服”等分析,原文并没有说“科幻和中国历史结合起来”与“增加小说的讽刺性”之间的关系,而且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故选C。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D项,“销量一路领先”错误。结合“我对科幻的理解是,其中的幻想应该有一些科学的依据”“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很讲究悬念”“题材、故事、语言等方面都具有中国特色”等分析,原文主要说潘家铮作品的特点,没有涉及“销量”问题。

故选D。

三、鲍震培让真诚给心灵环保——方面:人品,职业,心灵

让真诚给心灵环保

鲍震培

诚心诚意是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的传统美德,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此处的“仁”是指真诚。在孔子看来,待人真诚不是表面文章,说得天花乱坠往往是假象,做善事应该是出于真诚的内心要求,而不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讨好别人的手段。真诚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情感,不虚伪,不掩饰。如果人只重外在的表现而忽略内心真实的情感,只是外表的作秀,演戏,玩假的,那是最没意思的事情。

人是动物界中唯一可能最不真诚的,人会伪装,戴着面具,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所谓人生如戏,免不了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甚至许多时候需要善意的谎言。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那么人心自有向上一路的向诚力量。朱自清在《论诚意》中认为,现实生活中,纯粹诚实的君子和诈伪的小人并不多见,常人往往沉浮于两界之间。我的一个朋友给人送礼,回来后总是如释重负地说又了却一桩心事,送礼在于她似乎不是一种内心所愿,而完全成了一种负担,失去了礼尚往来的初衷——感恩或祝福。没有了最初的真诚,人际交往也成了莫大的包袱或者势利者攀附的台阶。

要做到真诚,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真诚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二是真诚也要看对象,用真诚的方式把事做好,把自己的社会角色扮演好。

必要的“巧言令色”是可以的,一个求职者如果不擅言辞,一味刚毅木讷,恐怕连工作也找不到。再如做一个老师,他的真诚与他说话美妙动听、表情亲和并不冲突,因为他的内心是爱学生的。

高尔基说:“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真诚是人品,更是一种态度。龙年春晚演员唱歌走音,而只有王珞丹在微博里向观众道歉,其真诚态度受到了网友的称赞;前不久内陆某红得发紫的女星在香港献唱,因音响故障被发现是对口型假唱,让人大跌眼镜,这种不真诚的艺德让人对她的人品产生了质疑。

真诚往往是职业道德的底线,“童叟无欺”是卖方对买方的诚信。朋友家的小朋友曾去小区小卖部买冰糕,十根冰糕可以按批发价买,每根节省一角钱,这样买10根一元钱一根的冰糕,有9元钱就够了,但是孩子却只买回9根冰糕,原来那售货员告诉他一元钱1根,朋友找到那家店理论,痛斥他们这种对顾客不诚信的欺诈行为。骗局早晚会被揭穿,春晚蔡明的小品正是揭示了诚信的天网是疏而不漏的。

文艺工作者的真诚是要向社会推出精神文明的产品,弘扬真善美的人格情操,当下一些影视剧却媚俗跟风,绯闻满天飞,剧情狗血雷人,价值取向上混淆正义与邪恶的界限,没有起码的是非观,误导青少年观众。强大的收视率所带来的利益驱动,使这样的“垃圾剧”充斥了银屏,这种娱乐圈的虚假繁荣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忧思。

最近影视演员陈坤在2011年“行走的力量”活动后出版了公益图书《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书中坦言“真实的丑陋比虚假的繁荣美一千万倍”。

越来越多的人渴慕进藏,试图在高原简单的生活、圣洁的环境中得到心灵的净化,返璞归真。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只是过平平淡淡的生活,怎样获得内心的澄净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有精彩,到哪里都会是精彩。一个人的心中有美好,无需远行,也能看到美好的风景。

保持你内心赤子般的真诚,真水无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让真诚回归,摒弃那些喧嚣和浮躁,给我们的心灵环保,家园会变得更美好。

(摘自《齐鲁晚报》)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给“心灵环保”?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孔子看来,即使说得天花乱坠,若待人不真诚,说的往往也只是假象,而不是“仁”。

B.朱自清在《论诚意》中认为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沉浮于君子于小人的两界之间,没有纯粹的人。

C.必要的“巧言令色”是可以的,只要你内心是真诚的,有助于你找到工作。

D.利益驱动使得当下许多影视剧忽视了对真善美的弘扬,堕入媚俗的风气中。

3.作者认为“真诚”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真诚?

鲍震培让真诚给心灵环保【答案】

1①人品上,为人处事要真诚;(1分)②职业上,要守住职业道德的底线;(1分)③心灵上要保持内心赤子般的真诚,摒弃那些喧嚣和浮躁。(1分)

解析】解答本题,应根据文本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文本中,作者一直在说“真诚”的话题,“有真诚来给心灵环保”,真诚,是精神情感上的东西,“心灵”自然指思想与情感,即人的内心。然后联系现实,从要加强自我修养,真诚做人,真诚做事,让自己的心灵不受污染等角度组织答案。

2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将选项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B项,“没有纯粹的人”绝对化,文中为“纯粹诚实的君子和诈伪的小人并不多见”中“并不多见”不是没有,而是有但很好而已。故选B。

3.真诚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情感,不虚伪,不掩饰。(1分)要做到真诚:一是真诚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1分)二是真诚也要看对象,用真诚的方式把事做好,把自己的社会角色扮演好。(1分)

解析】解答本题,应先从文本中找到答题区间,然后根据语段内容,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答题区间在第3.第4两段,可直接从文章中找到作者分析“真诚”的句子:“要做到真诚,涉及两个问题……”,直接提取作为答案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