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年轻中医高手来说就差一撮胡须

  平凡的人 2022-08-24 发布于内蒙古

导语:民间中医当中,不乏年轻有为者,别看他们四五十岁,却是看病的高手,如果粘上一把白胡须就是名老中医,就是民间“国医大师”。

道道纳闷了,怎么国医大师评选没有民间中医的名额?一天看诊一二百人的民间中医难道不是国医大师吗?那些被评为国医大师的每天能看多少病人?

为什么评上国医大师的中医大夫都是些七八十岁的,难道四五十岁的年富力强的中医就没有国医大师的水平吗?

“姜是老的辣。”老姜比嫩江辣,辣在一个“老”字。除了人不喜欢被别人说老之外,有些东西却越“老”越值钱,比如老古董,老字号,还有老中医等。

今天专门说说老中医的“老”和年轻中医的“老”。

中医属于经验医学,没有足够的时间历练,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患者认可。看的病人越多,经验才会越丰富。经验是从一次次实践,一次次成功和失败中得出来的。

有些行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以通过短期培训,然后就可以上岗,中医不行。一个初出茅庐的中医学子想独立应诊,直到被患者信赖,打开局面,“板凳要坐十年冷”。

有位中医药大学的双硕士研究生,在大学里就已经给人看过病,而且少有名气。在分配到一所中医院之后,硬生生被冷落了一年多。看着别的诊室人来人往,再看看自己的诊室,门前冷落车马稀,只能长吁短叹,天生我材没有用,空有一身好武艺无处施展。

每当看到患者路过自己的诊室,看一眼就飘过,他知道自己太年轻了。在患者心目中不老是不能叫老中医的,不老是没有经验的,不老是不会看病的。

岳飞说:“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这样下去,什么时间才能熬出个头啊?他着急,非常着急。

他永远忘不了第一个没有挂到别人号,又不想白跑一趟,只好找他试试看的病号,是这位病号在他的人生中涂抹了重重的一笔。他像接待贵宾一样,认认真真地看了个仔细,开出了坐诊后的第一张处方。

他多想自己的这张处方就是一块“敲门砖”,能把成功的大门砸出一条缝。

自患者走后,他一直在期盼中等待,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三天之后,患者来了,说你开的药,比原先那个大夫开的有效果。他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又掩饰不了满脸的兴奋,经过一番望闻问切之后,效不更方,继续让患者接着服用。

也就是从治好了这个病号开始,也许这个病号也帮他做了“宣传”,找他看病的人才慢慢多了起来,从一天三个五个,到一天十个八个……

而真正打开局面的是医院附近小区的几位大妈。他用他掌握的耳穴压豆疗法,在大妈们身上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治标”效果。大妈们天生就是优秀宣传员,很快患者成群结队地找上门来。

双管齐下,一边压豆,一边开药。暗无天日的日子,从此晴空万里,阳光灿烂。

黄帝曰:“治病必求于本”。这话没错,但是,对一个经验不够老道的中医大夫来说,只有“治标”才能留住患者。

一个鼻炎患者来了,你不能先给他把鼻子不通气解决了,他还会来找你吗?

在道道采访过的民间中医当中,不乏年轻有为者,别看他们四五十岁,却是看病的高手,如果粘上一把白胡须就是名老中医,就是民间“国医大师”。

道道纳闷了,怎么国医大师评选没有民间中医的名额?一天看诊一二百人的民间中医难道不是国医大师吗?那些被评为国医大师的每天能看多少病人?

为什么评上国医大师的中医大夫都是些七八十岁的,难道四五十岁的年富力强的中医就没有国医大师的水平吗?

过去的老中医之所以叫老中医,大多都是鹤发童颜,留着长长的胡须。但也有一部分是“三年的媳妇熬成婆”,头发熬白了,就成了百姓眼里的“老中医”。

在老百姓眼里,年龄大,胡子长,头发白是老中医的特殊标志,具备了这三个特征就会被患者认为是会看病的老中医。

其实,这种判断并不准确,有些老中医的老只是年龄老,经验并不老,看病水平并不如年轻中医。

Image

老中医经验多的说法,应该只限于民国之前,或者至多是改革开放以前。

过去由于信息闭塞,通讯受限,使学习和研究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老师容易找,书籍不一定能找到,有时找到了或许都是几经传阅的残本,还要抄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现在就不同了,资讯异常发达,想看什么书随时都能找到,更为便捷的是不爱看书,直接上网浏览即可。以最少的时间,可以获得最大量的知识。只要天资聪慧,悟性够高,学一年胜过过去学三年。而且,查证方便,不容易被一家之言所束缚,而形成偏见。

必须承认,能担得起老中医这个称号的确实经验丰富,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记忆的衰退,在诊病疏方方面难免表现得迟钝。也有一部分老中医晚年不再进取,固守着年轻时积攒的那点东西,应付患者。

年轻有为的中医就不一样了,他们精力充沛,手脚麻利,思维敏捷,接受新知识快,敢于实践,善于总结经验,进步很快。

别人的经验化为己有,自己的经验精益求精,每一天都在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七八十岁的老中医由于年龄的原因,不得不限号,主要原因就是精力不够。而年轻的中医,有的一天看一二百人,却无倦意。

有位姓赵的中医,每周看诊4次,诊费80元,每小时看病15人左右,看诊当日7点放号,有时几秒钟就被抢完。

赵先生是中医大夫中少有的也安排晚上看诊的大夫,当面看诊,不话疗,直奔主题。不提供网络咨询,不收红包,谢绝赠送锦旗。

听说有的国医大师挂特服号,看诊需要一小时,不知效果如何。这位大夫一小时看诊15人,平均4分钟一个,可谓快手。对此,有人肯定会怀疑,这么快能看对病吗?有的同行或许还会嗤之以鼻。单从看病速度看,确实很快,但是,没有一定的诊疗水平确实难以做到。

疗效就是硬道理,检验一个大夫的水平就是看有多少患者找他,找他看病的患者对他的评价怎么样。道道看过他的公众号,对他的医术给予好评的不少。另外,从他放号很快被抢完也可以证明他的实力。

几乎所有疾病,上至肿瘤癌症,下至感冒发热,他都有自己的经验思路,许多疾病还有自己的独特体会。哪怕是现代医学要求终生服药的高血压病,多数患者找我坚持调理,都下降至正常,至今仍未反复。

他不喜欢外地路途远的患者,因为不开大方,不会一开十几副,不能及时调方,无法保证疗效。因为门诊业务繁忙,不网诊也不咨询。

曾经介绍患者挂烟台中医院张大夫的号,反映很难挂到。确实难挂,放号后一两分钟就被抢完了。所以,你要像参加田径比赛在起跑线上听发令枪那样,枪一响就快速冲出去才行。

有的网友说,能不能帮他挂个号,这个真没办法,网络操作还是找年轻人吧。

对于这样的看病高手,道道一直在想,如果能制作出一台抢号机多好!

道道今年写了6篇《我所知道的中医牛人》,这些中医牛人只代表道道个人的意见。

文章中所报道的中医基本都是全科中医,而且都是有两把刷子的。比如浙江的周老师,在治疗痤疮方面最有经验,只要发给她痤疮照片,她就知道属于哪种类型。多年的诊疗经验,让她说出了这样的话“治病真不是难事”。今年上半年她治好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儿童患者就有好几位。她的微信中有1000多好友,大多数都是患者。

山西太原王致和的“弟弟”也是一位年轻中医,王老师同时在“小鹿中医”应诊,无论是诊治人数还是患者复诊率都是名列前茅。他是祖传四代的全科中医,拜过很多国内颇有名气的中医大师,别的病就不说了,连癌症都有被他治愈的。在他的文章后面留言的读者,几乎是“有求必应”。“喜马拉雅”他的听众都是成千上万,因为“干货”多,听众喜爱,不离不舍。

从河南乡下搬到郑州最繁华地带开诊两年多的张老师,也是一位四五十岁的青年中医,他擅长经方治病,又不忘时方杂糅。一部《伤寒杂病论》被他啃了个透,在他的书籍中常有他人未发之言,令人拍案惊奇。别人写医案只写成功的,他是连失败的案也一并写出来。关键是应诊之余,还能坚持经常的读书。遇到治不好的病,他会拿出时间去思考,找到原因和方法之后,再给患者重新诊治。

个人觉得,35岁以上60 岁以下的中医大夫大部分比那些七八十岁的中医脑子好使。当年采访一位86岁的颜姓国医大师,看到他在给病人看病时,明显精力不足,开方很慢,写字手发颤。一个小时,只能看三五个病人。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师不必强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学中医有别于其它学科,有一定的中文水平,能够读懂文言文,悟性又高,上手就快。

中医经典靠背,背熟了,熟能生巧,才能慢慢理解,这是学中医的必经之路。如果经典都不能背熟,不管你多大年龄,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中医。

像大家都熟悉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汤头歌诀》等,如果立志做一名好中医,不下功夫背熟是不行的。可能有人会说,《伤寒论》《汤头歌诀》还可以,《金匮要略》文字太多了,全部背下来太难了。但是,重要的章节必须背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在临床上,从容应对各种患者。

一位60岁的患者,右腿疼痛得没有地方搁,站着不行,躺着不行,不敢碰触,老是将腿翘着,疼得冒汗,到镇医院开了止痛的药也无济于事。听他自己说,可能与钓鱼冒雨受寒有关。家里人比较相信掐掐算算,找大仙看了一下说是路过坟地中邪了。他一想确实从坟地路过,按照大仙的指令也没有减轻,并且越来越痛,以至于呻吟不止。

当时给他开了独活寄生汤加活络小灵丹7副,效果有,但是不显著。后来,患者找人针灸了10天,逐渐痊愈。

后来一想,这不就是甘草附子汤证吗?“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可屈伸,近之则疼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有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可见,经典条文有多么重要。如果当时想起这个条文,患者或许很快就治愈了。

几乎,我们现在看到的疾病,古人早已经历过治疗过,只不过病名不同而已。不是“古方不能治今病”,而是,古方不仅能治疗旧病,还能治疗今病。

现在,中医药大学仍然有一些优秀的毕业生,毕业不久就能独立应诊,靠得就是在学校期间扎实的理论功底,而这个理论功底就是对中医经典的娴熟。

一部《伤寒论》背熟了,临床就能应付裕如。因为这部经典就是临床经典,讲的就是有是证用是药,只要见到某个症状或某几个症状,就有相应的方药,用上就会有效。甚至出现“一剂知二剂已”的效果。

河南就有那么几位年轻中医,对中医经典娴熟于心,像臧云彩、库喜龙等中医新锐,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在当地少有名气,被成为年轻的名中医。

如果衡量一位中医的诊疗水平一定要有“老”这个指标,那么,对某些年轻的中医高手来说,他们就差一撮胡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