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晴天登梵净山,雨天也登梵净山

 佳丽世界 2022-08-24 发布于浙江

梵净山我去过两次,晴天、雨天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到它的风采。

第一次去梵净山,正是铜仁连阴雨天,在小雨的傍晚到达山脚下的客栈。也许是刚过旅游旺季,加上下雨,街上很是冷清,路边的餐厅、小馆有一搭没一搭地开着,客栈老板娘说,“前两天,这条街上还是人山人海的。”

晚上没事,在客栈的一楼大厅喝茶和游客们聊天。白天刚下山的游客说,“今天上山云雾很大,什么都没看到。”见我一脸懵懂的表情,拿出手机给我看照片,确实只看到云雾中几张岩石的特写。于是心里开始打鼓,“明天要不要去登山呢?”客栈老板娘安慰我说,“既然到了山脚下,总得去看看吧。不同天气欣赏不同景致吗。”

想想也是,记起中学语文课本中还有过一篇《雨中登泰山》的课文,雨中登梵净山想来也不会太差。于是,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在不断地刷天气预报,看看到底哪个时段上山比较合适。看来看去,上午天气相对算是好,阴天,不下雨,于是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出门。

车开出去天气还好,虽不是很晴朗,也没下雨。到了山脚下,雨渐渐落了下来,即便如此,排队上山的人也不在少数,几个团队熙熙攘攘的热情很高。

坐上景区的摆渡车到了缆车下,雨停了。等缆车时,服务人员说,“山里最不靠谱的就是天气,雨说下就下,太阳想出就出,全凭运气。”

随着山势的升高,云雾大了起来。到蘑菇石,已经是身在云雾中,站在山边,四下望望,除了白雾什么都看不到。

往前走到蘑菇石临近处,眼见云雾在蘑菇石旁飘来荡去,蘑菇石也是时隐时现,亦真亦幻。蘑菇石位于老金顶和红云金顶之间,从蘑菇石向右走,便是通往老金顶的路。

通往老金顶的路比红云金顶的更险要,人在石缝中爬行,最窄的地方要侧身才能通过,石壁上凿出的台阶直上直下,只容的下半只脚,要拉着旁边的铁链,手脚并用才能前行,加上不时有小雨落下,台阶很湿滑,更加艰难。

到达山顶,云雾完全把山峦淹没,四周一片白茫茫。站在云雾中,云雾缭绕在身边,雾中的湿气打在脸上和身上,你只要伸手在空中抓一把,手就能被水汽打湿,脸也如刚洗过,睫毛上、头发上都顶着水珠。云雾让人们更加水灵鲜活。

站在山顶四周的栏杆旁,四周白白的失去方向感,让我这个有恐高症的人更加恐惧,似乎栏杆的屏障不能保护自己,随时会融入到云雾中。

鸟站在旁边的树叶下面避雨,几只松鼠却是异常活跃,在栏杆上跳来跳去,吃着游客手里的面包饼干。

云雾虽然让人们失去了一览众山小的机会,却让视野更加具体,眼前的一草一木,更加生动,一只在树枝上梳理被雨水打湿羽毛的鸟能看上半天。这让我想到生活中的事,火箭发射升空固然重要,对我而言黄瓜西红柿今天多少钱一斤更让我牵挂。

从老金顶下来,因为雾气太大,没有再去红云金顶,下山了。

今年夏天,第二次登梵净山,一改上次的情况,天气大好。

蓝天白云下,郁郁葱葱中,山峰更加巍峨,独特的地貌,让人目不暇接。

再次站在蘑菇石的旁边的观景台上,凭栏远眺,四周山峦叠嶂,可以看到承恩寺的全貌。

如今老金顶已经被红云金顶夺取风采,红云金顶已经成为梵净山的标志性建筑。在我看,山路陡转,老金顶更要奇险些。

晴天爬山一路风光,峭壁上的佛洞,斧劈刀削的山峰,连接山峰的小桥,历历在目,无不惊叹造物主的出神入化和人定胜天的力量。

下山的路上不断回首,多少有点意犹未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我晴天登梵净山的最大感受。正如一句老话“远看山,近看景。”再奇险的山峰,登上去后,完全失去了远观的感受。

坐到下山的摆渡车上,车在山谷里穿行,瀑布河流在身边流淌,蘑菇石、老金顶、红云金顶等渐渐被绿树淹没,再不见巍峨的风采,正如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上一篇:贵阳的一天,从一碗老素粉开始

佳丽陪你一起看细水长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