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养胃的大方子,治慢性胃炎、嗳气灼热、胃胀胃痛

 人老颠东 2022-08-24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脾胃病学》、《实用中医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说说,中医对慢性胃炎的调治之道。

慢性浅表性胃炎,这是我们当代国人的一大通病。到医院去体检,有此类问题的比比皆是,只不过程度有轻有重。对于平时饮食不规律的人来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生几率更高。

中医在这方面,有很多优秀的经验可以学习。我现在给你讲的,是国医大师李振华前辈的一则验案。它非常具有代表性。

图片

患者,是一个66岁的农民,男性。

这个人,以前嗜好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够辣,他觉得没味道。

从两年前开始,他出现了胃部隐痛和胸骨后疼痛的感受。他曾经到大型医院做了胃镜,提示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另外,他也做了心电图,提示没有任何问题。

既然是常见胃病,而且心脏还没事儿,那他就彻底放心了,没有给予系统治疗,顶多就是吃点胃药。

后来,他离开家乡,到城里打工。务工期间,他饮食不规律,于是胃痛和胸骨后疼痛的感受加剧了,而且伴随灼烧样的感受,经常胃胀嗳气。他这一疼,心情就不好。心情一旦不好,他就更疼。再用从前吃过的胃药,效果就不好了。

怎么办?他只好就医。打听来打听去,还是中医汤药省钱,于是就求中医治疗。

接诊他的,恰是李振华前辈。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细略滑,舌苔白而稍腻,舌质淡,舌体胖大。

仔细询问,得知患者食欲尚可,但是睡眠差,口中有干涩之感,吞咽不利,胃胀胃痛,嗳气,胸骨后有灼热感。整个人形体消瘦。

图片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开了一张配伍。但见——

白术10克,茯苓15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木香6克,砂仁10克,厚朴10克,枳壳10克,柴胡6克,郁金10克,乌药10克,小茴香10克,焦三仙各12克,柿蒂15克,桔梗10克,知母12克,甘草3克,生姜3片为引。

所有这些,水煎服。

开了多少剂?不少,整整20剂,每日一剂。

李师嘱咐,服药期间,务必规律饮食,绝对不能吃任何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好心情。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以后,胃痛和胸骨后疼痛明显减轻,嗳气、口涩和吞咽不利的感受基本消失。这时候,原方去掉柿蒂,加刘寄奴15克。又开20剂。

这一次,患者用药后,几乎诸证悉平,没有任何不适。仅仅偶尔乏力。这时候,原方去掉青皮、柴胡和桔梗,加黄芪15克,再投30剂。

就这样,前前后后,患者用药70剂左右,终于完全恢复正常。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在李振华前辈的部分学术专著中,都有收录。

现在,我就带你分析,李师是怎么开方的。这背后的思维活动,是怎样的。

我们还是从患者就诊时的舌脉说起吧。你看,此人当时脉弦细而滑,舌苔薄白而稍腻,舌体胖大。舌质偏淡。

这个,是明显的脾虚有湿的表现,对吧?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舌体失养,故而舌质淡、舌体胖大。有了湿邪,所以患者舌苔腻,脉滑。

怎么会这样呢?回看患者的生活经历,会发现,他长期在外地打工,饮食不规律。再加上早在两年前,就有胃痛感受,可见这个病是有宿根的。长期的胃病,削弱了脾胃,导致脾虚,进而生湿邪。

同时,你还会发现,这个患者在情绪不好、肝郁气滞的时候,胃痛加剧,而且伴随嗳气。这个就考虑,肝胃气机不和。肝气,当顺不顺。胃气。当降不降。因为胃气不降,所以患者嗳气。患者还有胸骨后疼痛的问题,这个,考虑胃气不降反流所致。

同时,也是因为肝气不疏,津液不能有效输布,所以患者口中干涩、吞咽不利。

好,分析到这里,我们就清楚了。引起患者胃病的因素,用中医视角来归纳,就是脾虚生湿、肝气不疏、胃气失和。

要想解决问题,就得健脾化湿、疏肝解郁、和胃理气。

我们看看当时李振华前辈用的配伍——

白术10克,茯苓15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木香6克,砂仁10克,厚朴10克,枳壳10克,柴胡6克,郁金10克,乌药10克,小茴香10克,焦三仙各12克,柿蒂15克,桔梗10克,知母12克,甘草3克,生姜3片为引。

这里头,有香砂六君子汤的影子。

健脾这个事儿,由白术、茯苓来做。

同时,白术燥湿健脾,茯苓健脾利湿,半夏燥湿化痰,这些还可以解决脾湿的问题。

图片

接下来,你会看到大量的疏肝理气,通降胃气的药物。比如说青皮、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厚朴、枳壳、柴胡、郁金、乌药、小茴香。这些药物,可以很好地疏肝和胃,解决肝胃之气不通顺的问题。这就可以有效治疗胃胀、嗳气、反流之类的症状。

在这个基础上,用焦三仙增进脾胃消磨之功,以知母滋阴清热,以桔梗宽胸理气,以柿蒂来降逆,抑制胃气上逆。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总地来说,全方就是以健脾化湿、疏肝和胃、理顺气机为主。

文老师感觉,李振华前辈的这张验案,最珍贵的地方,就是在于向我们揭示了,治疗胃病的一般规律:如果患者舌苔白腻,舌质淡胖,脉象细滑(这在胃病患者里头十分多见),同时还伴随胃胀胃痛、嗳气打嗝、胸骨后疼痛,就应该本着健脾化湿、疏肝和胃、理顺气机的思路来用药。尽管在选药上,千差万别,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是大体的思路,是固定的。香砂六君子汤打底,是很好的做法。我们需要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仔细琢磨,然后把好的经验,据为己用。

非专业读者朋友,您对文中李师的配伍,可以适当抄录。将来有机会,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医案中舌脉特点和发病特点,就是运用验方的具体指征,需要我们反复研读、认真领会,千万不能搞错。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给你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