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别人要礼物,嫌红包少,过个年孩子让你尴尬多少次?

 给儿童的心理学 2022-08-24 发布于浙江

全国压岁钱地图出炉,当人们盛赞广东是一股清流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过,在地图上的“中国红”区域收到清流红包,熊孩子们会是什么反应?

当面拆开别人送的红包,“怎么才给我伍拾?!”

还没拆,用手一抓就很老辣地说:“这么少?”

此时身为父母的我们,是这样的👇

01

自从孩子们有了收压岁钱的意识,有关红包的剧情,就不会有杀青的那一天。现在的孩子,他们会了解红包的起源,也同样会起底红包的多少。

儿子前几天和同学们外出参观,参观结束之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有多少压岁钱?”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我八千多”、“我一万多”、“我三万多”……听得旁边的妈妈们觉得马上就会有一场大戏上演。

但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妈妈们担心的攀比、难堪、嫉妒、羡慕,统统没有出现。他们都开开心心的,似乎仍在回味压岁钱带来的喜悦。

如果孩子们的攀比之心并非天生,那么,是从哪里来的?

还记得几年前,一位身边人对自己13岁的女儿说:“你就不能学学你们班的谁谁考个第一名?”女儿说:“我看你和你们主任年纪也差不多,你就不能当个主任?”

我简直要对这小姑娘说一句:“干得漂亮!”思维敏捷,反击精准。

父母总跟孩子说不要和别人比吃比穿,要和别人比学习。但他们自己呢,谁的房子大,谁的车子贵,谁的包限量,谁的旅行高端,谁涂了千年断货的口红💄……吃穿用度,无所不比。当然了,父母也比学习,只不过是比孩子的学习。

话说回来,比学习就不是攀比吗?学习不如别人就应该自卑?按此逻辑,是不是比别人好就一定会自信?真正的自信从来都不建立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上。优越感并不是自信咨询中见过太多“表面光鲜,招人羡慕嫉妒恨”的自卑者。

回到压岁钱,家长坦荡荡对待钱,孩子也能客观地看待钱。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钱的起源,钱的作用,如何赚钱,钱生钱……钱是为人服务的工具,不应该成为自卑自信的理由。

100块的衣服无论穿在穷人还是富人身上,它都是那件衣服。如果你觉得富人穿是节俭,穷人穿就是穷酸,因为内心“没钱”的梗而无限度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这样的补偿心理难免造就出穷人家里的“富二代”,好逸恶劳,怨天尤人

02

走亲访友,彼此之间送些礼物是常态。但不同人送礼的习惯和偏好不同,有些会专门给小孩儿准备一些礼物。当孩子收到礼物后,一定要偷偷跟他们讲明白:

送礼不是必须的!送礼是自愿的!不要问别人要礼物!

这些你心中的常识,孩子心里……并没有。

表妹第一次来我家,儿子第一句话竟然是“小姨,你怎么没给我带礼物啊?”这时候,我的心情已经不能用“童言无忌”来安抚了。

还好小姨非常自然、机敏地回应:好啊,你最喜欢什么礼物啊?

比起责备孩子,我更想搞清楚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不仅从个人的角度,也从环境的角度。

从孩子现在的年龄看,他们只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别人他们想要什么(当然,大部分时候这都算优点)。他们还不懂用社会化的方式平衡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本我就是本能的我,这里就是那个很想要礼物的我。超我就是道德的我,是社会习俗接受、认可的我。这里就是不能主动问别人要礼物的潜规则。

从孩子所处的时代看,他们是习惯收礼的一代。从出生、满月、周岁、生日,长辈送,爸妈送,同学送,朋友送,对他们来说,收礼就跟我们小时候没礼可收一样习以为常。所以,没有礼物对他们而言,反而是反常的。

不同文化对待礼物的习俗也相差甚远,在美国的时候,眼睁睁看着别人拆开自己送的礼物,还真是抑制不住地尴尬。日本会非常重视礼物的包装,无论价值高低,都会精心地选用材料装饰。

礼物并不是简单的商品,还包含了商品价值之外主观的附加值,这种附加值常常会高于物品本身的实际价值。来自于他人的礼物,对孩子来说,礼物包含了对方对自己的关注和喜欢。所以,当我们去看望生了二胎的朋友时,千万不要忘了给老大也带点什么。

德雷克斯《孩子:挑战》这部家庭教育代表作在扉页就向大家传达了一个时空转换的重要思想:从“独裁的阶级社会”到“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现代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想,也意味着生活方式、育儿方式的改变。如何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课题,也是现代父母要面对的永恒挑战。

时代变了,孩子也变了,如果我们不改变想法、做法,困扰是必然的。

无论熊孩子们让我们尴尬多少次,抓狂多少次,还是要感谢他们,让我们愿意用更多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感谢他们,让我们有机会借由他们,继续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