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得好,就能过得好?

 给儿童的心理学 2022-08-24 发布于浙江

这原本是我“对学习的误解”系列中的一篇。但迟迟收不了尾,因为怕引起误解。提出这个问题,绝不是说学习不重要,学习很重要,但绝非唯一重要。

假如我们潜意识里已经根深蒂固建立起“学得好就能过得好”的因果联系,恐怕更容易背离那个“想要过得好”的初衷。

海清在《小别离》中说:“你考不上好的中学就上不了好的大学,上不了好大学,你的人生就完了……”这大概是这几十年来大多数父母的心声。

但纵观那些在老师和家长眼中要完了的孩子,他们真的完了吗?没有。学霸们全都走上事业巅峰,开启快乐人生了吗?也没有。

生活的函数不会简单到只有学习这一个变量。

学习至上论,忽视了更多的可能性

超级畅销书《牛奶可乐经济学》的作者罗伯特·弗兰克在《成功与运气》这本书中写到:如果有A和B两个人,水平一样,但A的运气比B好5%,那么一段时间过去后,A的收入能比B高出多少?

答案是500%

网络科学家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Albert-László Barabás)11月6日刚出的一本新书《成功公式》中,研究者通过大规模统计数据发现,可测量的成绩很重要,但是敢报名校的野心也很重要。

那些学习成绩同样优秀、申请了哈佛之类的著名大学,但是因为缺少耀眼的课外活动和强有力推荐信而没有被名校录取,不得不去了稍差一点的大学的学生,后来人生中的收入水平,跟那些上了名校的人一样高

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学生当初必须是申请了名校才行。如果他成绩同样好,却缺乏申请名校的勇气,那他未来的收入就不会有那么高。

影响我们生存状态的,并非只有花在学习上的力气,还有运气勇气

我特别想说说勇气。

勇气是敢于争取

因《奇葩说》而出名的哈佛博士詹青云贷款一百多万求学,是勇气。王宝强走出河北南和县大会塔村,怀揣明星梦去少林寺学功夫,也是勇气。

勇气是敢于放弃

马爸爸放弃安稳光鲜的高校职位,是勇气。马克·扎克伯格于世界一流名校辍学,也是勇气。现在来看,你也许会说他们敢于放弃,那是因为他们拥有放弃的底气。但没人能预知自己的未来,时光倒流十年,他们也一样忐忑。

遗憾的人生往往不是因为不能(不能还遗憾个啥?,而是因为不敢。不敢争取,更不敢放弃。

周末带娃制作地中海料理,老师彭安安是生酮饮食畅销书作家,周杰伦的瘦身饮食顾问,但她原本已经在交响乐团做到首席大提琴师。出于对烹饪的热爱,也不甘心音乐世界里,大家只记得唯一最好的那个。她放弃乐团,投身厨房。

敢放弃什么,几乎等同于你有多大的野心去争取什么

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习,几乎全是在催促孩子去获得什么,却从来不曾教会孩子,应该放弃什么,甚至不会允许孩子可以放弃什么。

我们因为每一次考试数字的变化对孩子笑脸相迎,或者大发雷霆。如果我们所有的言行,都是在告诉他们:“只有学习是最重要的,成绩好才能活得好”,孩子选择的勇气,放弃的勇气,抗争的勇气,渴望的勇气,从何而来?

学习至上论,损失了生活的多样性

一旦学习在人生中的价值被高估,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损失不少活着的乐趣。日常中充满了这样的选择:

1、周末晚上有音乐会去不去?不去,因为下周要考试了。

2、好朋友在楼下召唤?不去,因为阅读还没完。

3、爸爸和儿子打闹的正开心?不行,因为这在浪费学习的时间。

当孩子暂时放下学习去做他们当下更渴望的事儿,他们真的没有获益吗?艺术修养、交往能力、单纯的开心,难道就不是成长的能量吗?李诞之前,我们还没有深切地体会到,有趣也是很值钱的。(未来孩子最缺的能力

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生命最多不过一两百年,在这么局促的时间里,靠努力与别人拉开差距,真的跟幻想差不多。《奇葩说》近期有个辩题挺有意思,人类要不要知识共享?只需植入一个芯片,瞬间就能博古通今了。这个问题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我们靠什么与他人不同?答案就是——差异。

差异化靠什么存在,绝不是靠九年义务制、985、双一流、常春藤。差异就在每个人每天生活的细枝末节中,所有的经历、体验都是构成差异化的基础。因为经历的不同,我们对客观知识的解读和应用就会千差万别。

这是由人脑的特性决定的,人脑不是一个无边无际的超级硬盘,把足够多的东西塞进去就行了。人脑是主观的,每一个人的独特经历才能让他们创造出不同的世界。所以根本用不着担心什么知识共享,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学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运用所学。

更何况,生活不止于脑,不止于智。一个人的脾气性格、爱好兴趣、责任抱负,颜值气质,都是他独特的一部分,很难区分是哪一部分让他过得好。

高估容易造成迷信,对学习的迷信是最容易被接受,也最容易执迷不悟的一个。不要让我们对孩子的苦心,对孩子的期待,变成阻碍他们独特性的牢笼,我们每因为“学习”这个理由剥夺一次他们独特体验的机会,我们就是在减少一种未来的可能性。

魏国贵族的后裔张仪,主要技能是耍嘴皮子,所以后世就用“张仪舌”来形容那些能言善辩的人。现在这叫脱口秀,若能说到张仪这个级别,那也能年入十亿了。从前被诟病“臭美”的孩子们,现在可能成了“知名博主”。能力与能被考试反映出的能力,这是两码事想想Miss(韩懿莹)、毛不易…… 

现实的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多元,人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与可能性。

父母们安心点儿,别让你的不安,封锁了孩子的可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