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比收不收彩礼,更重要的是到底什么是“独立”

 给儿童的心理学 2022-08-24 发布于浙江

养 育 内 心 强 大 的 孩 子

原本《奇葩说》是娃们写作业时,我一人躲在厕所里的娱乐,谁想到,现在却变成了娃们每周期盼的集体娱乐。娘仨凑一堆哈哈哈,孩子爹认为我把俩娃带跑偏了。事实证明,好玩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带,藏在厕所里都能被揪出来。
小姑娘到晚上就条件反射式地问我:“妈妈,今天有没有《奇葩说》啊?”本来我觉得她也就是看个热闹,喜欢欧阳超那种独特的表达,我总结为“用愤怒表现幽默”,结果她昨晚听完席瑞之后,竟然跟我说:“我觉得席瑞说得太好了。
后面席瑞还真是以97票的高分获得全场MVP。我问她:“席瑞说的啥意思?”
“我也不知道,但就是觉得我被他说服了。刚开始我是反方,不收,原因是妈妈以前说了,不能要别人的东西。但是后来我感觉到这是别人的心意,我收了,他高兴,我也高兴,哈哈。
哎呦,看她两眼放光地说这事儿,太可爱了。我由衷地感觉, 能让一个孩子兴奋起来多好,那样子就感觉浑身的小宇宙都在燃烧。
她因为拿了钱,就觉得自己不是独立女性了吗?
她根本就没想什么独立不独立的事儿。尽管她现在既不能自己挣钱自己花,也不能像薛兆丰说的那样“自由地缔约”,甚至都不能完全自己照顾自己,可我就是觉得她比谁都独立,比我能想到的任何独立女性人设的女人都独立。
什么是独立?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达成共识的事儿。自己能为自己做主叫独立?还是自己能对自己负责叫独立?咨询中不乏那些挣不少钱,能扛起整个家庭的责,却依然感觉粘连不清,深受“没法独立”困扰的人。
独立,相对于关系而存在,也从关系中产生。
心理学中最能直接呼应这个概念的,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Margaret S. Mahler,1897-1985)分离个体化。一句话来说就是:从母婴一体到划清界限,在内心确认“你是你,我是我。”
马勒关于婴儿心理诞生的理论,主要研究从出生到3岁的发展过程。3岁以前像一个黑暗时期,一般都不会有什么清晰的记忆,但对个体发展却有重要影响。马勒的理论像一束光照进了黑暗时代,是心理学中里程碑似的发现。
从生理角度看,孩子一出生,就与母体分离,成为一个肉体上独立的人了。但生理上的诞生和心理上的诞生不是同步的。生物上的诞生是一个戏剧化的过程,前一秒还在肚子里,下一秒就出现在世人面前。
心理上的诞生则是看不见的,是一个缓慢的,内在心灵世界逐渐发展、呈现的过程。
出生之后宝宝经历马勒所说的正常自闭期和共生期之后,就应该进入分离个体化时期,逐渐开始出现自我意识,希望脱离妈妈的怀抱,进入到越来越宽广的世界。
此后这个过程还会继续,从三岁一直持续到十八岁,甚至更久,这就是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完成这次分离后,一个人才能以一种“这是我的世界,我要说了算”的主体感,更好地去建设自己的世界。这份心理上的“主体感”就是独立的内涵。
我觉得这个“主体感”还真和年龄没什么必然的关系。一个孩子,也可以自己说了算。尽管作为父母,监护人,我们当然会阻止他们去做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事儿,但这不会妨碍他们形成那种“我可以自己说了算的主体感。
我说女儿比谁都独立,因为她是最能让我感受到“主体感”的人,“不听话”、很难管,穿什么衣服,怎么梳头发,按什么顺序写作业,选择什么兴趣班,怎么安排假期……生活中凡是她自己的事情,几乎就不会给任何人干预的空间。我们顶多在她现有的意愿下,提一些建议。
她独立,但这也丝毫不妨碍她依恋家人。喜欢黏着妈妈,爱在哥哥的房间看书。她的存在让我领悟到了心理诞生的含义。心理上的诞生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分离,另一个是连接。也就是说一个人既完成了走向独立的分离过程,同时也保持着关系中的连接感。
目标一:分离
目标二:连接
孩子如何实现这个既走向分离,又保持连接的目标呢?答案是:接受不被侵入的呵护。
马勒认为养育者要跟随孩子的生长节奏,而不是家长自己的理念。比如按时按量喂奶,哪怕孩子正在睡觉,到点儿也会拉起来喂,这就是对孩子的侵扰。当他们想自己动手的时候,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当他们能自己安排的时候,分秒必争地排满他们的日程表,这些都是侵扰。
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感官、情绪,假如他觉得伤心的时候总有一个粗暴的声音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总有一个人在他身边,告诉他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这也是一种侵扰。
我曾经有一个小学生个案,个头比我还高,缩在椅子上的样子却像一个婴儿,当他想去拿咨询室沙盘上的玩具时,却一直望着他的妈妈,妈妈说:“拿那个”,试了五六次,男孩子才最终拿到了妈妈认为对的那个。
你看,孩子甚至会以变蠢为代价,来激怒母亲,他们背后的潜台词是:“我不并不想听你的。”
分离个体化失败的孩子,对环境及自身持有僵硬的、适应不良的认知模式。反而急于和别人划清界限,内心存在一种强烈的被吞没的恐惧。我拿了你的钱,我就不是我了,我接收你的给予,我就不独立了。
为什么没有一个导师强烈地反对收钱,哪怕是站在反方立场,最后也承认可以收。独立的人格不害怕任何形式的侵入会让自己不再是自己了。
退一步说,你会拒绝中彩票吗?你会觉得这是不劳而获,失去自我吗?不会,那为什么换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就会生出那么多恐惧呢?因为在关系中,我们太怕被操纵,被胁迫了。
现实是什么样的并不重要,感受到的现实才重要。事实并不是别人真的能用钱控制你,而是原本就不独立的自我,被吞没的自我,在竭尽所能地抗争。
分离个体化失败的孩子,缺少自我认同。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那么爱追星,加入什么小团体,标榜自己,贴上“独立女性”标签,这都是在向外界寻找那个自我认同。
为了独立,人会努力挣扎,抗争,我们拒绝别人的好意,拒绝别人的赠予,就是一种抗争的方式,因为太怕被吞没、被操纵。
也许有一天不刻意追求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了。

   改变从现在开始
   家庭教育咨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