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看电影|《忠犬八公》:教你如何给孩子安全感和爱

 给儿童的心理学 2022-08-24 发布于浙江
  养 育 内 心 强 大 的 孩 子

如果你从未在现实中感受过什么是“不离不弃”,一定要去看这部影片。

这部2009年的电影《忠犬八公》,早已声名远扬,即使还没有看过,一定也听过它的名字,知道它的梗概:一条忠贞不渝的狗和它主人之间的故事。

但知道爱和感受爱,听过一个故事和真正进入一个故事,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很早就听过《忠犬八公》,但一直没有特别强的欲望去看,因为比较偏爱复杂、深刻的类型,对于纯温情和正能量的东西,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决定要看这部片子,主要是因为女儿,她是超级动物控,最理想的生活就是和一群动物生活在一个农场里,天人合一,其乐融融。哪怕对于老鼠这种人人喊打的物种,说起来都毫无嫌弃。

但她很“怕”看电影,特别是对嘈杂的声音非常敏感,声音稍微大一点就觉得是在吵架,这也许是四五岁带她去电影院留下的“阴影”。

每周哥哥看电影的时候,她常常是躲在门后或者爸爸的怀里,用手捂着眼睛偷瞄着看完的,但很奇怪她这种基本靠听的观看方式,竟然完全不影响她对影片的理解。

我们家周末是轮流选片,轮到妹妹的时候,我们就推荐了一些动物主题的给她,最后选定了这部《忠犬八公》。

八公是秋田犬,看起来其貌不扬却极为忠诚。在日本,人们还塑了一尊铜像来纪念这只秋田名犬。

影片取材于真实事件,其中教授的原型是死于1925年的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上野英三郎。狗狗八公1923年出生于日本的大馆市,在出生两个月后,它被上野抱回家中,上野教授孤身一人,小狗从此与他相伴。

上野每天早出晚归,时间很规律。每天早晨,八公都在家门口目送主人上班,傍晚时分再跑到附近的涩谷站等候主人,一人一犬相伴回家。

然而不到两年,上野在学校里突发心脏病辞世,永远无法回家了。八公仍然每天傍晚风雨无阻地前往涩谷车站,忠实地等候他的主人。家人知道八公和主人感情很深,想将一岁半的八公领养回家。但在八公的心目中,它只有唯一的主人。

春去秋来,日复一日,八公每天都神采奕奕地带着希望而去,却神情落寞地孤单离开。这深深的失望从未阻止它的脚步,它依旧每天准时地出现在车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在11岁的生命历程里,八公总共等候了上野9年,3285天。

《忠犬八公》的故事背景被改成了新英格兰,由李察·基尔饰演八公的主人帕克·威尔逊教授。

人们习惯将这种感情定名为忠诚,我更愿意将它看作深深的眷恋。在心理学中,也可以称之为依恋。

依恋对人的一生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影响安全感的形成,也影响成年后的婚恋模式。好的依恋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强烈的安全感和信心,让我们相信,不管有什么问题或冲突,关系都会长久下去。

2014年心理学家Ian Goodyer的21年长期追踪研究发现,若1岁半时宝宝与母亲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长大后22岁时负责积极情绪调节的神经回路能更高效工作,因而能体验到更多积极情绪。

安全型的依恋如何形成?或许忠犬八和上野之间的故事,能够给我们最好的答案:平稳、持久、接纳

在影片中,八公一出场就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傲娇狗狗,它不像别的狗狗一样喜欢玩捡球游戏,主人威尔逊完全接纳它的高冷,没有强求它,而是接受它的喜好,这种无条件的接纳,是安全依恋的核心。

威尔逊给了八公极度安稳的体验,他情绪稳定,总是那么温和,面带微笑,回到家就会和八公开始属于他们之间的游戏。他每天准时离开,准时回来,在他永远离开之前,这一点从未改变。

任何一位父母能够做到这些,都将给孩子多么安心的感觉。相反,人类的很多父母喜怒无常,爱的极端,有时候宠上天,有时候往死里虐,父爱如山体滑坡,长时间缺席,早出晚归,神龙见首不见尾……

除了情感上安心和平稳的感觉,现实层面的稳定也很重要,比如尽量不要频繁地更换保姆,重要养护者。

在《依恋的修复:唤醒创伤儿童的爱》一书中,作者用多个完整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重要事实:孩子社会和情感发展的关键能力都将从依恋关系中自然浮现出来。

亲子之间平稳、接纳的互动模式,是教会孩子以一种愉快和满足的方式与他人互动的最有效方式。友好、亲密、融洽的关系对孩子来说是在观察和模仿中自然学会的,根本不需要成年后过多的功课。

依恋也被学者认为是情感状态的主要调节系统(Schore & Schore,2008)。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在向孩子示范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早期依恋关系好,孩子在童年后期和青少年时期,不太可能表现出令父母头痛的情感爆发、违抗、绝望或恐惧。

人形成依恋的关键期一般在3、4岁之前,它并不强求父母要对孩子爱的轰轰烈烈,感天动地,如八公和威尔逊之间,静静的,淡淡的,一直都在,就好。

这是依恋最纯粹的样子,甚至比亲子之间的依恋还要纯粹。彼此之间除了相见、陪伴,别无他求,不管你是否功成名就,也不论你是否成绩斐然,无关身份、地位、样貌。即使父母,都做不到毫不在意孩子的颜值。

对最爱的人,我们却常常会最苛刻,想要、又要、还要……在爱的人面前,我们太贪婪,又太肆无忌惮。

相比人类,狗狗的生活单纯到近乎神圣。关于爱,它们的确是更好的老师,我现在开始慢慢懂了,女儿对动物的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