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也想要手机,绝不是简单的“买”或“不买”,这样的回应一石三鸟

 给儿童的心理学 2022-08-24 发布于浙江

养 育 内 心 强 大 的 孩 子

儿子这几天早出晚归,为《智慧美育校园·合唱课程》中的合唱课程示范视频排练、录制。四五十个合唱团的孩子们,天天朝夕相处的,免不了相互影响。

排练第一天回来,儿子跟我说:“妈妈,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有手机。”

“哦,你也想要一个是吧?”

“是的。”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的问题到此结束,儿子也没有继续聊下去。

父母,或者说亲人之间常会有一个习惯,就是发自内心地去揣测对方的意图,并提前做出反应。

在前面的对话中,我只要说出:“你也想要一个是吧?”这句话就够了,让儿子感受到他的愿望被妈妈看见了。至于买不买,那是另外的问题,需要一起讨论买不买的理由,考量现实的情况等。

美国家庭治疗师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1988)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分为五种模式: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一致型。其中前四种属于非一致性沟通,只有最后一种能同时兼顾自我、他人和情境,属于一致性沟通。

讨好型的父母会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他们可能马上会说:“那就给你买一个。”这种满足并非出于对孩子有益的需要,只是单纯顺从孩子,希望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好妈妈。

而指责型的父母一听孩子说其他人有,马上就劈头盖脸一通教训:“小小年纪要什么手机,别的不和人家比,吃喝玩乐倒是一样也不想落下。”

以上两种都是沟通模式驱使下的提前反应,大可不必。

又过了两天,儿子早饭时说:“我们排练休息的时候,大家干的事儿差别很大。有人写作业,有人看书,有人玩游戏,有的打牌,还有些建了群,在群里抢红包。”

“哦,他们的手机主要是拿来玩游戏,玩微信,抢红包啥的啊?抢了多少钱?”

“是啊,有个人跟我说他昨天一共抢了五毛三,他们每次就发一块钱。”

“五毛三?要是五百三我也去抢一下,不然不值得花那时间。”我笑着说。

“就是,发一万就更值得去抢一下了。”

“你看,这就是选择。看见别人有手机你也想要,这很正常。家里当然有手机,你可以有,但你可以选择不用。选择要不要做一件事,不能只看眼前的体验,要看它对你的长远影响。在群里抢红包,抢来抢去半个小时过去了,抢回来五毛三。十分钟刷个淘宝,可能东西都没选好时间就到了,但刚才妈妈做早饭十分钟的时间,你做完了几道题,是不是感觉挺好的?”

“嗯,感觉轻松一点,后面就能少写几道了。”

到了一定年龄,孩子想要手机是必然的,父母的回答绝不是“买”或“不买”这么简单,其他事情也是一样。想出去旅行?考到95分再说。想要新电脑?必须班级前三……这种交易心态后患无穷,咨询中有太多亲子间的冲突都是在这样彼此的威胁中爆发的。

孩子并不是等待我们供养的金丝雀,回应孩子的重点也不在于实行我们买或不买的权力,或是成为我们管教孩子的筹码,表现好就买,表现不好就不买,买了你就得对妈妈好,听妈妈话。

我们不否定孩子的愿望,别人有自己也想有。但重点在于促成他们自己对这件事的思考,养成分析利弊的习惯,学会出于长远利益做决策。“别人有”不是自己就必须要有的理由,在逐渐趋同,攀比成风的环境中,要培养自己敢于不同的勇气和思想。

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现代动物行为学创始人康拉德·洛伦茨在《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提出的“罪孽”之一就是,因追求一致而易于被操纵。人们普遍变得易于被“洗脑”,极易接受被强行灌输的时尚等观念,一致追求身份认同。

看见别的同学有电话手表,自己也非要一个。看见别人家有学习机,也赶紧给孩子入一个。父母的理由很随意,觉得一个手机也没什么,孩子想要就买呗,再说别人都有了。

这也没什么,那也没什么,别人有我也得有,貌似霸气的做派,其实是被操纵而不自知。这种对趋同和攀比不加思考的追求,恐怕才是内卷的心理动因。

如果孩子从小就开始失去对自我意志的思考,被环境牵着鼻子走,他们的未来无疑也会被大众媒体,被商业组织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品味,必须开什么车,背什么包,戴什么表,否则人生就是失败的。

被外界定义和左右的自我,让孩子越来越脆弱。

我们的孩子,必将面临一个比现在更丰富多元,同时也可能更趋同单调的世界,更自由也可能更不自由的世界,他们要在自己的欲望中明白三件事:

1、欲望并不可耻,自己和别人一样有资格。
2、看清自己的需要,养成分析利弊的习惯,学会出于长远利益做决策。
3、培养自己敢于不同的勇气和思想,不做被操纵而不自知的可怜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