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快乐,为娘省心的最简单方法,女儿告诉我的

 给儿童的心理学 2022-08-24 发布于浙江

养 育 内 心 强 大 的 孩 子

这个方法是女儿亲口告诉我的。
这几天早晨送她哥哥上课,原本我是有点焦虑的,送哥哥的时候,她很大概率还没有起床,不能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叫她吧,起床吃饭一通流程之后,哥哥很大概率就要迟到了。
昨天早晨她倒是起来挺早,七点多起来吃了早饭,正打算带她和哥哥一起出门,谁想她说:“妈妈我自己在家。”
这就怪了,这还是那个走哪跟哪儿的跟屁虫吗?是那个在我码字时,都会从我的胳膊弯下面钻进来,坐在我腿上的粘人精吗?
不过既然她已经决定了,就随她去吧。反正这也不是她第一次一个人在家了,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前天,那是她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一个人在家。我送哥哥来回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回来之后我问女儿:“想妈妈了吗?”
“没有,真的没有,妈妈。”
“妈妈,你不在家的时候我感觉好快乐啊!”
“是不是看ipad了?”
“没有,绝对没用电子设备,我就是觉得想干啥就干啥,好快乐啊!”
再一问,她其实除了写作业也没干啥,没干啥还觉得自己获得了想干啥就干啥的快乐,你看,小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女儿的话,告诉我这么几件事儿:
1、孩子的快乐是会变的,1岁的快乐,就是死死守住娘,像块口香糖。8岁的快乐,就变成了:“妈妈,你不在家的时候,我感觉很快乐!”
2、永远不要用自己以为的去理解孩子,你以为的永远都只是你以为的。我以为她自己在家会瑟瑟发抖,眼巴巴滴盼望妈妈早点回来,没想到人家“很快乐!”我以为她在家会想妈妈想到发疯,没想到人家根本想不起来。
3、听了女儿的话之后,我跟她讲:“听你这么说,妈妈也很快乐。”这是真的,绝不是什么被嫌弃,重要性下降之后的失落。因为我明白曾奇峰那句 “爱制造分离,而施虐制造忠诚。”,明白孩子愿意渐行渐远,是好事。
4、该放手时就放手,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当孩子慢慢长大,不是他们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他们,孩子要学习如何离开,父母也要学会如何放手。
5、能够顺利放手的前提是,曾经全身心地投入,在关系中获得了充分的满足和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更有自信和勇气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才不会纠缠在残缺的亲子关系中。
6、亲情诚可贵,母爱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想想也是,谈恋爱的时候,恨不得两个长在一起,恋爱八年,结婚十几年之后,双方的快乐变成了让自己安静地“呆”着。
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的梁思成,在清华创办了建筑系。同年,17岁的女儿梁再冰报考该系,以两分之差落榜。梁思成和林徽因,只能将“子承父业”的想法,寄托在儿子身上。
原本在妈妈林徽因看来,15岁的梁从诫,出身建筑世家,已经跟在父亲身边,系统而专业地学习了大量的建筑知识,考上清华建筑系、继承衣钵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投考清华大学时,又与建筑系录取线差了两分。林徽因申请复核试卷,发现有几道试题,是儿子故意答错的。卷面上,梁从诫还写了一行小字:“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
女儿在妈妈不在家时获得的那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体验,是全天下孩子都渴望的自由。
父母总是在不知不觉中给了孩子很多约束,比如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碰,脱口秀演员小北说小时候妈妈天天给他做红烧肉,但他感觉都比不上五毛钱的零食,妈妈很生气:“你知道你吃的那都是什么油吗?”小北高呼:“自由!”但妈妈没生气,她跟儿子说,妈妈给你做的,是“I love you”。

父母没法不给孩子限制和约束,这是责任,也是爱。但在不同的年龄,孩子总要有一些自己能够掌控的自由开关,对于女儿来说,妈妈不在家的这一小时,就是她能享受的自由。

有时候我们给自己的自由,何尝不是给孩子的自由。你能给自己的自由是什么呢?刷剧、直播、看书、上课?如果这周的文章还没来得及看完,趁周末看看吧,㊗️周末很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