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和自信

 给儿童的心理学 2022-08-24 发布于浙江

养 育 内 心 强 大 的 孩 子

能力和自信,恐怕是父母最希望孩子具备的品质。疲于奔命地送孩子学音乐、搞艺术、参观博物馆,挥金如土地带孩子看天下,见世面,说白了,不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长本事,树信心么。

但能力和自信,绝不是“有钱任性,没钱认命”,不花钱,照样可以有。正如任正非千金姚安娜可以跳舞,猪肉铺女孩也可以跳舞,可能还跳得更好。

自信这个东西听起来虚无缥缈,从心理结构上拆解开来,它是一种确信自己能完成、能做好某件事的主观判断,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主观效能感”,这其中的关键词是主观,是自己觉得自己能做好

孩子这种相信“我很好,我能行”的感觉,其实是从很小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

儿子5岁那年,女儿2岁。哥哥想要跟着视频折纸,妹妹也想。但就和所有帮倒忙的小孩一样,当妹妹也要“插一手”的时候,哥哥就没法愉快地折纸了。妹妹要么会手忙脚乱地去抓哥哥折到一半的作品,要么就要去抢手机。哥哥推开妹妹,妹妹哇哇大哭,妹妹靠近哥哥,哥哥哇哇大叫。

怎么办?这几乎是所有多娃家庭都会遇到的困扰,难道除了“手足相残”就没什么别的法子了?

解决的关键,是让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得其所。一个2岁的小屁孩能干啥呢?哎,还真被我给找到了。我跟女儿说:“来,给你一个任务,你来帮我们点播放键吧,哥哥说放,你就点这个三角,哥哥说停,你就再点一下,好不好?”

妹妹仿佛瞬间成为了一个重要人物,她很尽职尽责地守在屏幕旁,聚精会神地等待哥哥的指令,当哥哥还不太熟悉这个过程而自己点了播放键时,妹妹会着急地制止他,并点击暂停,然后郑重其事地再点一下播放,一本正经地跟哥哥说:“这是我的工作。”

这种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小事儿,对孩子来说却有非凡的价值。就像他们吃的每一餐饭塑造着他们的健康和体魄,这些日常真实的体验,也在塑造着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意识。

2岁是自我意识的萌芽期,他们什么都想“我来”,是被当成烦人的捣蛋鬼,总被说帮倒忙,还是可以成为参与者,真的做点什么?

从“我自己来”到“我自己来”就是孩子建立自信的关键。

父母该做的,不是苍白地劝说:“你自信一点啊,你可以的。”而是在孩子的现有能力和任务之间建立起阶梯。我们并非代劳帮他们做,而是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可以自己做。所有教育者的角色和使命,就是成为一个好“支架”。

周末去漂流,可能是得知这漂流并不刺激,因此这次在组队的时候,女儿没有像以前那样,一到游乐环节危险情况马上要和爸爸一队,而是选择和我一艘艇。

结果这个漂流实在是太不刺激了,大部分时候真的只是漂着,刚开始女儿还很惬意,“吟诗作赋”,“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

后来实在熬不住了,想发挥一下主观能动性,自己划船,但我俩力量悬殊,没法配合前进,船总在原地打转。女儿着急发脾气,我说:“你除了发火还能干啥?”哎,这么一问,还真是想到了,女儿可以帮忙扶着船桨,我右边划两下,然后迅速换到左边,女儿赶紧抓住右边船桨,就这样我们左右交替,船前进的速度快多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Bandura,1997)研究发现,提高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又称自我胜任感,主要有四种方式:(1)胜任经验,曾经有过成功的经验;(2)间接经验,看到与自己条件类似的人取得过成功;(3)社交劝导,听到别人说你能行;(4)生理信号,感知到自己在一项活动中投入的精力与时间。

其中最有效果的,就是真实的成功体验。没有任何外部筹码,耐心劝说,比得上自己真正做到了带来的安心、满足和自信。

被蔡元培尊称为“西方的孔子”的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其实践中也总结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尽管这两种表述形式上颠倒,本质也有差异,但这两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都在强调一件事:生活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不要小瞧生活中这些小小的成就,每一次“我能行YES I CAN”、“我做到了”,都是自我效能感的养料。

特别是对孩子来说,胜任感会极大影响他们做事的好坏,胜任感带来的信心也会激活他们磨炼能力的动力,这个过程有两个核心步骤:

1、信任:父母要始终相信,总有孩子可以做的事儿,总能找到他们发挥的空间。

2、成为支架:将大目标,大任务拆解为小目标、小步骤,协助孩子跳一跳,做得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