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来不想更新,忍不住要写写这个案例

 给儿童的心理学 2022-08-24 发布于浙江

养 育 内 心 强 大 的 孩 子

有妈妈发现孩子带回家40块钱,因为家人没给过孩子钱,全家人一下就紧张起来了,心想该不会是孩子偷的吧?

重点来了。

到这一步,是任何家长都可能产生的正常反应。但关键不是我们有没有怀疑,而是有没有向孩子表达出你的怀疑。

这位妈妈直接问孩子是不是偷的,孩子说不是,是别人给他零食他不吃,卖掉3块、4块,慢慢攒够了40块回家给奶奶的(留守在家和奶奶生活,父母在外地)。家人还是不信,奶奶找到邻居家去问,原来孩子是跟隔壁村的好朋友学的。

妈妈心里懊悔,也反思自己,说以前孩子考得好时反复问孩子是不是抄的,现在孩子拿回来钱,又问孩子是不是偷的,是不是自己心理有问题。

妈妈个人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说,总把孩子往坏里想,偏执性的不信任孩子,这根源需要在咨询中慢慢处理。今天说两点每个家庭马上就能改进的技术性问题。

01

一是处理突发事件的流程。

七、八岁的孩子忍住零食诱惑,想给家人一个惊喜,本以为自己“挣”了钱能得到夸奖,谁承想惊吓到家人之后反而遭来“审讯”。

孩子心里那份对家人的爱意,不仅没得到温暖的回应,反而被误解,被污化,可想而知有多难受了。

我跟这位妈妈说,心里怀疑,去邻居那里了解情况,这些本身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搞错了顺序

在没得到证据之前,就先给孩子下了个“偷”的审判。这就等于法院先定罪,再找证据。

我常跟家长说,孩子头脑中的现实和真实的现实是两回事,所以他们会因为成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哭得声嘶力竭。

反观成人,很多时候也一样分不清幻想和现实。心里担心孩子偷钱,马上就质问孩子钱是不是偷来的,不就是把自己头脑中以为的事实当成了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吗?

避免这种错误的方法,是先去了解现实。也就是说,发生这个事儿之后,哪怕心里有怀疑,也要先去询问邻居,而不是先反复追问孩子是不是偷的。

事后还分析假如是孩子偷的,可能就自己买东西花掉了,应该不会带回家给奶奶。用我女儿最近常说的话就是“马后炮”、“事后诸葛亮”。

这些调查、推理,都应该发生在对孩子做判断之前。先取证再断案,这是自古以来的常识,为何父母给孩子“定罪”就能这么草率呢?

不要以为冤枉孩子是不需要成本的。

02

二是提问的方式。

非得从外人那里了解事实吗?当然未必。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透露出对孩子的不信任了,如果非要这么做,也不要让孩子知道你在背地里调查他。

信任是爱的基础。生命之初的第一年(0~1岁),最核心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信任,发展好的孩子能够建立起对人,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信任感。

遇到这类事件,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询问孩子事情的经过,这时候提问的方式很关键,不是像这位妈妈这样开口就问:“这钱是不是你偷的?”。

这是典型的封闭型提问,除了“是”或“不是”,很难得到更多的信息。更重要的,还等于直接给孩子贴了个心理标签,不管他怎么否认澄清,这个污名的痕迹是擦不掉的。

询问孩子一定要用开放式的问题:“最近家人没有给你钱,妈妈想知道这40元是怎么来的?”

退一步讲,哪怕这钱真是孩子偷的,孩子行为的含义也不是成年人认为的那样。
比如有的孩子摸妈妈乳房,有些妈妈会很警觉:“你要干什么?!”,有的父母甚至直接说孩子流氓,这都是不了解孩子心理的情况下做出的错误反应。事实上,孩子的这类行为是去性化的。
偷窃本身也有很深的心理含义,不少家庭条件不差的人,甚至明星都存在偷窃行为。偷钱,还是偷某种具体的物品,反应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困境,需要具体分析。
对父母来说,首先要做的不是对孩子做好坏的价值判断,而是搞明白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是什么。孩子永远需要父母的支持、引导,而不是“刑讯逼供”和“审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