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孩子,比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这一点

 给儿童的心理学 2022-08-24 发布于浙江

养 育 内 心 强 大 的 孩 子

01

是不是应该无条件地满足孩子?
是不是总要把孩子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孩子总粘着妈妈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孩子打人,要不要好好教训?
小孩子是不是越懂事越好?
……
看到这些问题,我们都会瞬间产生“是”或“不是”的判断。但其实它们都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答案。
为什么?
因为要“看年龄”。
就拿打人来说,我在之前的文章(点击查看,记得回来)中专门写过,婴幼儿早期对父母的抓、打、咬等行为,并不是有意的攻击,而是一种自发行为,承载着孩子的生命力,和孩子的创造性密切相关。
成年人最好用语言描述出婴儿的行为,保持和孩子的互动,而不是“报复性”地打回去。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能感受到“我”和“非我”的区别,也能从爸爸妈妈和自己的互动中,感受到自己的这种生命力是受欢迎的。
但通常到了三岁之后,孩子打人就有了明确的攻击意味,被抢玩具,把人家脸抓破,妈妈不让吃糖,抓起妈妈胳膊就咬……这时就一定要孩子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同时学习用社会普遍接受的方式来处理冲突。

02

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思维特征和语言能力有很大差别。卢梭在《爱弥儿》中举过一个例子:
在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几乎没有语言能力,他感觉到疼了只能哭,这时如果你和孩子讲“别哭了,哭有什么用,你到底怎么了”,显然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孩子理解不了你的话,也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时大人能做的是检查是不是有什么情况造成了孩子的不适,或者把孩子抱起来安抚他。等到孩子大一些了,会说疼了,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先说自己疼,只有疼得难以忍受了才会哭。这时你不需要教他,孩子自然就哭得少了。
孩子并不是缩小版的成人。
不了解这点的父母总爱用成人的标准要求或测试孩子。跟2、3岁的孩子讲感恩,讲责任,跟5、6岁的孩子讲时间管理……父母讲这些抽象的大词,会让孩子一头雾水:明明只是没给妈妈吃橘子,怎么就说我不懂感恩了,感恩是什么东西?好吃吗?
一个二年级的小姑娘,妈妈被隔离了,每天给妈妈打好几个电话,哭着说想妈妈,却被外婆讲:“你都多大了?还哭哭啼啼。”一个二十岁的人天天哭着想妈妈有问题,但二年级的孩子哭着想妈妈,没毛病。

03

孩子总粘着妈妈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还是“看年龄。”
儿期,特别是1岁前,越是有机会充分粘着妈妈的孩子,越是能形成高质量的安全型依恋,也越能在需要离开妈妈的时候,走得干脆而大胆。
三岁前是人格发育的关键期,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绝对依赖,相对依赖,朝向独立。

1、绝对依赖(absolute dependence,6个月内)

6个月前的婴儿,对母亲的依赖程度最高,因而所对应的照顾类型是最高浓度的情感关注和回应。温尼科特把这个时期的养育级别称为“原始母爱贯注”。

这段时间要求母亲对孩子的需求极其敏感,一旦发现,立马满足。

特别在前两个月,孩子发出一个信号,妈妈要快速给予关注并做出反应,如果超过7秒,孩子就会有挫败感。

越是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高质量的抚养就越是重要,让他们吃好,喝好,睡好,动好,就是最好的教育。

2、相对依赖(relative dependence,6个月~2岁)

婴儿逐渐适应外部环境,开始探索自由空间,他们想爬离妈妈,甩开妈妈的手,减少对母亲的依赖。这时,妈妈就得学习慢慢放手,重新恢复和关注自我。

比如5个月大的婴儿摔下床,不管有没有受伤,妈妈都应第一时间去拥抱和安慰婴儿;而2岁的婴儿摔倒时,如果妈妈观察到没有受伤,那么只需要把孩子扶起,拍拍TA,然后鼓励TA继续自己走;如果是4岁的儿童摔倒,只要确定没受伤,妈妈甚至可以假装看不见,让TA自己爬起来。

3、向独立(towards independence,2岁以后)

三岁之前,父母就是得把孩子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温尼科特将之称为“无情的使用”,也就是父母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哪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看起来是调皮的,不懂事儿的,自私的。但被充分满足的能量会让他们愿意,也有能力成为一个感恩,有情有义的人。

到了三岁时,一个孩子初步有了自己的个性。开始慢慢有能力从母子共生的小世界,逐渐进入到越来越宽广的世界。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让他们慢慢学习社会化的规则,所谓做一些规矩。

04

孩子是不是越懂事越好?
还是“看年龄”。
曾经有学员在课堂上问过一个问题:“怎么区分孩子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对爸爸妈妈好?”
除了考量孩子是不是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下生长,自然而然地表达对父母的感情,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年龄。
太小的年龄就克制自己的愿望,把父母的需求放在首位,这其实是在不安全感中发展出的“虚假自体”,他们表现得很懂礼貌、很大度、很体谅他人,但却给人一种刻意讨好和迎合的感觉。
问这个问题的父母,很可能也是体验到了这种“假惺惺”的感觉,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人天性自私,如果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委屈自己对弟弟妹妹好,很可能是伪装的,因为手足间的竞争,嫉妒,是真实的人性。
过早压抑、隐藏真实的情感和欲望,孩子就会习惯迎合他人。
但当他们逐渐长大,那些被压抑的感受总有压不住的一天,也许是突然不肯学习了,也许是做事开始拖拉,也许是身体、心理的疾病。有活力,远比听话、懂事重要。
一个人的往后余生都有机会学习懂事,却只有短短十来年的机会开心地做一个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