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翔: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乏深度

 hab图书馆 2022-08-24 发布于河南

◆侯爱兵

 “如果衣服出现了褶皱,我们司法机关可以用熨斗把它熨平;但如果衣服上出现了一个大洞,这个织布的工作是立法机关的事。”一个简单而形象的比喻就让我们明白了司法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区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老师的口才让人不得不服。他用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乏深度的语言,将法律讲成了段子;以儒雅谦和、温润幽默的形象深深地征服了大家。

01

虚荣是魔鬼最喜欢的原罪

在一次专访中,记者问:“您现在成为网红教授,被越来越多的公众认识、关注和追逐,内心是不是很享受这种被人瞩目的感觉啊?”罗翔说:“一个人成为网红,就像气球飘向空中,飘得太高,总担心会爆掉,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把自己拉回来,鲜花掌声背后可能就是至暗时刻。我总是会想起《魔鬼代言人》里的一句台词:'虚荣是魔鬼最喜欢的原罪。’虚荣是有代价的,虚荣会给人带来痛苦,而且虚荣也不真实。每当我虚荣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外公的教导,我的外公也是一名教师,一直对后辈管教严格。临终前,他在病榻上留下一纸遗书,开始的一句话就是'后辈子孙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外公已去,其言犹存,我终生难忘。”

罗翔旁征博引,巧譬妙喻,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对虚荣的戒备和抵制,既是理性的自警自省、自重自持,也是对爱慕虚荣者感性而温暖的忠告。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存有虚荣心。须知虚荣是灾祸的根源,为人切莫沉溺于虚荣,否则就会变得恶俗而不可救药,毁掉自己的人生。

02

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高级的快乐

在一次签名售书活动中,有读者问:“有人认为这是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您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罗翔说:“其实快乐是有质和量的区别的。看某类网文、看莎士比亚,都能给人带来快乐,但哪种快乐更让你快乐呢?如果让你选择一项留给你的子孙后代,你会选哪一项呢?相信多数人会选莎士比亚吧!因为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高级的快乐。有很多快乐,只是放纵的快乐,是降低了人性尊严的快乐,我们不应该沉溺于这种低廉的快乐。我们之所以读书、行路、上进,就是为了能追求高级的快乐。事实上,当你享受高级快乐并不会失去低级快乐,看莎士比亚并不妨碍你看某类网文。但如果你的眼睛永远只关注地下,那你永远不知道向上看有多么的快乐。”

罗翔知事明理,阐明了快乐的高低优劣之分,为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快乐指明了方向。他集理性和感性于一体,让大家放松而不放纵。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就是要学会掌控自己的人生,节制自己的欲望,在提升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这种有成就感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高级的快乐。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快乐?

03

很多的荣光不过是草船借箭

“罗翔讲刑法”的短视频颇有影响力,网友们称他为“法治之光”。他也荣获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称号。而罗翔在采访中说:“我只是法治的微光。我一直觉得自己所得的一切皆非所配,很多的荣光不过是草船借箭,众人将我不该有的荣誉投射于我。很多人看重我,其实并非因为我这个人,而只是看重我所传授的那些来自先贤大师们的智慧,赞誉属于他们,我不过是一个二道贩子。一个朋友说,一瓶饮料在便利店里卖3块钱,大饭店卖30块钱,所以,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所在的位置,但在我看来,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在于,即便他处于高位,成为30块钱的水,而他也有自知之明,能够知道自己本来就是便利店那3块钱的水,甚至成本连3块钱都到不了。人要登高不傲,居低不怨,我所谓的'光环’,终有褪色之时,我希望要尽力做一些减法,把很多聚光灯下的事情减掉,拿出更多时间去教学、读书、思考。”

面对荣誉和光环,罗翔没有一丝“我值得”的“理所应当”,而是自谦“微光”“草船借箭”来表达自己的“不配有”,更是用一瓶饮料的价值来类比警醒自己,真乃“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一个人只有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认清自我,才能坚守自己的底线,不为外界浮华所诱,始终清醒、淡泊。

04

人真正的卓越,在于知道自己是个普通人

有记者问:“人们追求从平庸到卓越,您认为卓越的含义是什么?”罗翔说:“人真正的卓越,在于知道自己是个普通人。就像'榜样’二字,都有'木’字旁,而木头是会腐烂的,所以没有谁是真正意义上的伟大,没有谁会永远成为别人的榜样。作为一名刑法学老师,我本身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人总是对明天有很多的期待和恐惧,而期待与恐惧叠加后,会导致忘记今天该做的事情。对我而言,不能把心思寄托在明天上,我只想做好每一天该做的事情,能够对抗自己的平庸,不会让自己碌碌无为。这样就可能会在平凡中,感受到一丝伟大、卓越。在我的职业追求中,做一个称职的老师,能够真正地传播法治理念,让法治的种子真正埋在大家心中,真的就已经足够。”

罗翔返璞归真、穷理尽性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卓越,卓越不等于伟大、辉煌,卓越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不断战胜自己,不虚度自己的一生。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卓越的含义之后,恐怕就不会因为自己是普通人而自惭形秽,也就不会为了所谓的卓越而急功近利。这样我们可能就会活得更加坦然、更加磊落。

05

在《朗读者》节目中,罗翔曾说“要用良知驾驭我们之所学,而不因所学蒙蔽了良知”,既有理性,又具感性;既有温度,又有深度;三观正、有文采,妙语点津、发人深省,这正是罗翔的魅力。(发于《演讲与口才》2022年16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