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宣帝-汉元帝:西汉从谁走向衰落

 历史的精神世界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作者 戈大只 彭小瓜子

//

公元前48年,汉宣帝刘询驾崩,汉元帝刘奭继位。

从汉元帝开始,西汉由盛转衰。

班固:柔仁好儒,上牵制文义,优游不断,孝宣之业衰焉。

毛泽东:前汉自元帝始即每况愈下。汉元帝好儒学,掘斥名、法,抛弃了他父亲的一套统治方法,但优柔寡断,是非不分。

汉元帝是仁弱之君,缺乏魄力和决断力,御下能力不足,断送了孝宣之治的基业。


争储暗流


汉元帝的起跑线是具有优势的。

因为其母许平君的关系,汉元帝从小受到汉宣帝特殊关爱。

正因如此,汉元帝的成长缺乏坎坷和历练,温室中长大的孩子,心智不够成熟。

为了不让刘奭受到冷落,再立皇后时,特意选了没有子女的王婕妤。

王皇后虽贵为国母,也是苦命之人,自立为皇后,连汉宣帝的面都见不到,至死独守空房。

充当了汉元帝的超级保姆。


南园遗爱,故剑情深。

但随着时间流逝,再深刻的爱情也会被时间冲淡。

汉宣帝荡平霍氏,独揽大权,文治武功,春风得意。

此时身边又多了不少宠妃,华婕妤,张婕妤,卫婕妤等,分别为汉宣帝生下子女。

刘奭不再是独子,夺储之路上多了竞争者。

更重要的是,刘奭逐渐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与汉宣帝的政见不同。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秦始皇与扶苏,汉武帝与刘据,都因为父子政见不同,影响继位。

从更大范围而言,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

由于权力的唯一性,皇帝与成年太子之间本质上是一对矛盾。

随着太子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朝政日渐渗透,新旧继承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

这种矛盾在雄主身上更加明显,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

历史在不断变化,游戏规则不变。

现代社会,这种矛盾仍然具有普遍性。

即使公司接班人是创始人自己选择的,创始人通常也不愿意退休。

退而不休。


即使仁弱如刘奭,毕竟父与子是两个独立的人格,也存在这种矛盾。

刘奭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汉宣帝重用法家人物,动辄刑法惩治,颇有微词。

当时大臣杨恽等人言获罪,被汉宣帝处以腰斩,刘奭颇有不满,劝父亲力行仁德之政。

汉宣帝听了勃然大怒,十分生气:“乱我家者,太子也!(《汉书·元帝纪》)


其实帝王术深不可测,成长于市井的宣帝刘询,自然深谙此道。

刘奭从小长在深宫,根本不懂得人心险恶。

太子自然不会明白“厚黑”、“制衡”、“权术”的意义。

太子也不会懂得“好”、“我知道了”、“可以”之间的微言大义。

但庙堂之上,波谲云诡,远不是空谈仁义道德所能解决。

随着太子的失势,其他宠妃势力正在崛起。

淮阳王刘钦的母亲张婕妤,当时备受汉宣帝宠爱。

爱屋及乌,刘钦也深受汉宣帝疼爱。

汉宣帝认为“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汉书·元帝纪》)

这是一个危险的政治信号。

汉宣帝内心开始动摇,起了废长立幼之心。


从西汉开国以来,老皇帝喜新厌旧,移情别恋,废长立幼,基本成为皇帝的晚年宿命。

刘邦厌恶吕后,宠爱戚夫人,因此想废太子刘盈,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

汉景帝宠爱王氏姐妹,因此废太子刘荣,立王夫人的儿子刘彻为太子。

汉武帝疏远卫子夫,宠爱李夫人,导致太子刘据被逼自杀。

只有汉文帝从来没有废长立幼的想法,因为汉文帝根本不喜欢女人。

男人的基因都有自然缺陷,基本是下半身指挥上半身思考。

宣帝也逃不过这个自然规律。


一锤定音


面对危险的政治信号,太子及太子的党羽会坐以待毙吗?

史书没有记载。

但抽丝剥茧,我们能窥探一二。

从一件看似无关的小事说起。

公元前54年,刘奭宠爱的太子妃司马良娣病死,临死前告诉太子:“我不是病死,而是其他嫔妃诅咒我。”

太子深爱司马良娣,深信她的遗言,从此怨恨其他的嫔妃,再也不跟其他妃嫔同房。

其实司马良娣临死前,无非再利用了一次自己的死亡,希望太子终身对她衷心,可惜她幼稚了。

在他面前的这个男人,是全天下性资源最丰富的男人。

过了很长时间(史书没有记载具体多长时间,但根据后文王政君怀孕时间推测,大约有1-2年),汉宣帝得知太子很长时间没有跟妃嫔同房,为了让太子宽心,让王皇后选几个宫女服侍太子。

王皇后精挑细选了五位美女,趁太子来拜见母后时,让太子挑选。

                      

太子心里放不下司马良娣,但为了不扫母后的兴,勉强说看上一个。

旁边的侍从觉得坐在太子身边的,也许就是太子看上的,于是此女子被送到了太子府。

太子出于孝顺,同房了一次,这一次高效的同房就怀孕了。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儿子!

汉宣帝看见孙子,异常喜爱,给他起名刘骜,字太孙,养在身边。

太孙一生,再次肯定太子之位,太子之位高枕无忧。


同时为防止手足相残,汉宣帝向夺嫡势力表明了态度。

汉宣帝任命韦玄成为淮阳中尉,就是淮阳王刘钦所在的封国

这不是一次正常的人事任免,有深刻的政治含义。

韦玄成是韦家的小儿子,按道理不能继承父亲的爵位,韦玄成也无心继承爵位。

面对朝廷的封赏,韦玄成装疯卖傻,希望将爵位让给兄长。

谦逊礼让,高风亮节。

——我不要,梨给你

汉宣帝把韦玄成特意安排在刘钦的封国,就是想借此教育刘钦,学习韦玄成的谦让,不要与兄长争夺皇位。

一举双关,虽是人事任免,也有政治含义。


太子之位的稳固看似是汉宣帝的迷途知返,太子只是被动接受,没有主动出击。

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面对汉宣帝释放的危险政治信号,即使太子不作为,太子党会坐以待毙吗?

皇位之争,事关生死。

通往最高的权力只有一条道路,权力的斗争是零和博弈。

仔细分析司马良娣之死,太子的表现,有诸多疑点:

第一,太子表现得过于痴情和悲痛,超出了正常男人的合理程度。

刘奭虽然宠爱司马良娣,但不是专宠,在司马良娣生前,太子都宠妃不断,死后不再碰其他女人,反应过于极端。

第二,司马良娣死之时,刘奭已经20多岁,不至于还相信巫蛊之术。

第三,司马良娣死后,太子1-2年时间内都没有再碰其他女人,时间过长。

第四,如果真的是挚爱,为什么宣帝安排宫女,太子就接受了,他应该像顺治帝对董鄂妃一样,除却巫山不是云,逻辑才能自洽。

纵观刘奭的一生,刘奭不像是痴情之人,三宫六院,宠妃不断。

司马良娣之死,太子的表现,多少有些表演的成分。

太子为什么要表演。

这是更加重要的问题。

太子政见与汉宣帝不同,治理能力也不出色,在竞争中没有特别优势。

太子已故的母亲许平君是太子的最大优势。

汉宣帝虽然是一代雄主,但也有阿喀琉斯之踵,这一面就是爱妻许平君。

——黄药师的阿克琉斯之踵就是阿衡

司马良娣之死正值汉宣帝犹豫废立太子的时间段,太子通过一系列操作,通过自己的痴情,勾起父亲的回忆。

太子是许平君留在人世的唯一寄托,如果废黜太子,汉宣帝死后有何颜面面对结发之妻。

南园遗爱,故剑情深。

汉宣帝虽为强悍之主,仍然有人性的柔软一面,也是人性的弱点。

这点恰好被太子及太子党利用了。

二十多岁的刘奭,巧妙利用爱妃之死,影帝上身,演的至情至性,汉宣帝回忆往事,涕泪横流。

所以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王皇后安排的宫女,太子就能接受,因为孝顺听话是汉宣帝希望的,太子前期顶撞,现在表明投诚。

这一招直击人性的弱点,精准把握了汉宣帝的内心,令人钦佩不已。

更难能可贵的是,权力争夺极其残酷,但刘奭打的是感情牌,没有造成流血悲剧。

高,实在是高。

这不是阴谋,是阳谋。

刘奭自己天纵英才,还是背后有高人指点,史书未载。

但当时刘奭的老师,太子太傅萧望之,正是仁义忠信的大儒。

此煌煌阳谋,很对萧老师的胃口。


女王来临


谁能想到,在这宫廷秘辛之中,还隐藏着一位真正的王者。

就是送给太子的宫女,生了太孙的那位,她的名字叫王政君。

王政君是一个小官吏的女儿,十八岁时,送到宫中当宫女。

阴差阳错之下,成了太子妃,生下了太孙。

公元前48年,宣帝驾崩,元帝刘奭顺利继位,王政君成为皇后。

谁都不会想到,这个女人,未来竟是大汉王朝的掘墓人。

王政君其实从来没有得到刘奭的宠爱,那一夜的宠幸,不过是刘奭戏剧剧本中的一幕。

王政君生下太孙之后,刘奭就没再碰过王政君。

二十多岁的妙龄少妇,虽然位居正宫,竟是独守空房。

那个时候,这个少妇也不会知道,她和她的家族,将在西汉王朝的庙堂之上,掀起多大的波澜。

更不会知道,正是她的家族,葬送了两百年西汉王朝。

不过属于她的时代,还未到来,还需要等待。

元帝在位的十五年,王政君并未参政,家族也没有重要岗位。

那时她只有一个念想,就是能让自己的儿子继位。


汉室渐危


宣帝临死之前,选了三位辅政大臣,辅佐元帝: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太子少傅周堪。

三驾马车是外戚+士族的组合。

史高是外戚,汉宣帝的表叔,史家是宣帝年幼流落民间时的保护伞,与刘家是近亲。

萧望之和周堪都是大儒,又都是太子的老师。

除了领导班子,生前汉宣帝已经为汉元帝确定好基本路线。

汉宣帝死前三年,主持了石渠阁会议,召集朝廷中二十三位大儒参加,编辑成《石渠论》一书,共一百五十五篇。

通过石渠阁会议,奠定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汉宣帝虽然早年施行霸王道杂糅,但在晚期,已经逐渐将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确定为儒家思想。

儒家崇尚礼仪,润物细无声,是守成之君很好的统治思想。

这是汉宣帝一生宝贵执政经验的总结。

汉元帝本来可以顺利继承这些政治遗产,从容开展治理国家的行动。

但汉元帝性格仁弱,优柔寡断,路线很快走偏。

辅政三大臣很快产生了嫌隙。

萧望之、周堪因为太傅,首先被元帝信任,外戚史高内心不平,于是勾结宦官弘恭、石显,与萧周争夺权力。

石显等人设计陷害萧望之,萧望之被诬告下狱,汉元帝优柔寡断,没有及时保护老师,萧望之愤而自杀,周堪被谪贬。

元帝虽然痛惜于老师的自杀,除了指责一番,也没有实质性惩处。

宦官石显大权独揽,朝纲败坏,汉朝江河日下,石显也被记载入《汉书·佞幸传》。

从此西汉王朝由盛转衰。


从汉高祖建立汉朝开始,已经一百六十四年

从汉高祖斩蛇起义开始,到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强悍开疆拓土,到孝宣中兴。

几代君主,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辽阔、国祚绵长的太平盛世!

——西汉创业团队

但西汉的衰落是否真的归罪于汉元帝?

从班固到司马光,基本清一色的批评基调。

还是清代大儒王夫之的评价中肯:

王夫之:汉之亡。非元帝之咎也,帝弱而寡断,然而无所伤于天下,石显仅逞于异己,而恶不及于民,国之元气未斵焉。故曰:非元帝之咎也。

王朝兴衰,自有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封建社会的国祚一般二百年余年,兴衰的速度主要与资本集中程度有关。

王朝初始,财富分配基本平均,而且人口较少,社会资源基本充足。

随着和平年限的增加,财富必然向少数群体集中,同时人口增殖,进一步加剧资源紧张。

王朝后期,贫富差距极其明显,占人口大多数的贫苦农民,已无任何资产,只有造反一条道路。

最终通过战乱,王朝灭亡,原来的财富体系崩溃,同时人口大幅减少,新王朝建立,又回到王朝初始的状态。

这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个人的关系不大。

汉元帝纵然有过错,但只是加速器,早几年与晚几年的区别而已,不是根本原因。

从汉武帝开始,社会的土地兼并现象已经愈演愈烈,开始出现失去土地的流民。

汉武帝、汉宣帝都是强横之君,尚能弥合平息,不致大乱。

但汉元帝朝之后,统治力减弱,也未再出现雄主,王朝衰败无可避免。

宦官专权、外戚专权,大权旁落,顶层设计系统崩溃,也成为后几代皇帝挥之不去的梦魇。


昭君出塞


汉元帝是羸弱之主,但与匈奴的外交是其执政业绩的亮点。

汉元帝朝积极利用南北匈奴的分裂,荡平北匈奴,同时与南匈奴和亲。

公元前33年,北匈奴被灭后,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畏惧汉朝国威,三次入长安朝觐。

汉元帝遂将一名宫女许配给他为阏氏,名字叫王昭君。

本来只是常规的外交手段,但经历代文人之手,已经演绎成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

昭君辞别故土,踏上北上旅程。

一路黄沙漫漫,马嘶雁鸣。

这一去,天高地远,前路未知。

昭君内心悲凉,遂弹奏一曲《琵琶怨》,凄婉的琴声,美艳的女子,一只失群南飞的孤雁,忘记拍打翅膀,跌落于平沙之上。

昭君孤单凄美的倩影,恰似一抹暗红,点染在徐徐展开的王朝画卷之上。




  - end -  

最好的支持是在看和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