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元帝-汉成帝:王太后一门十侯 汉成帝不枉风流

 历史的精神世界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作者 戈大只 彭小瓜子

//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刘奭驾崩,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

汉成帝继位的基本盘。

汉朝开国已历一百五十余年,社会矛盾已积累到一定程度,父亲汉元帝又非雄主,缺乏决断力,宦官当道,贤臣被驱,朝政日益衰落。

王朝走到中后期标志之一,即是皇帝子嗣日益稀少。

汉元帝刘奭,一生只有三个儿子,除了无子早亡的汉昭帝,是开国以来子嗣最少的一位皇帝。

此后更是每况愈下,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竟然没有养大一个儿子。

对于父子血脉传承的皇室,子嗣不旺在政治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皇帝子嗣稀少,大位嬗递很难选出年长且贤明的继承人,被迫选择幼主或外藩,为女主、外戚、权臣掌权创造了机会。

自成帝继位之后,太后所属的王氏家族,逐渐走进权力中枢,并最终使王朝崩溃。

从此篇开始,我们需要面对一个逐渐衰老凋零的王朝,软弱荒淫的皇帝们,互相倾轧的朝臣,此起彼伏的叛乱。

汉民族的高光时刻,已随着王昭君远行的背影,渐行渐远。


成帝继统


刘骜是个有运气的人,出生在其父亲的太子位正岌岌可危之时。

他的到来,得到了爷爷汉宣帝的激赏,同时也巩固了其父的太子之位。

三岁时父亲做了皇帝,五岁被立为太子,母亲被立为皇后。

作为嫡长子,少年时代可谓无忧无虑。

母亲王政君,偶然得宠怀孕,汉元帝对她也没有感情,一生只生了这一个儿子。

王政君全心全意抚养儿子,也就成了年轻的皇后唯一的事业。

父亲仁弱,母亲只有唯一儿子,父亲其他嫔妃生的儿子也不多,自己还是父亲继位的大功臣。

万般宠爱集于一身,能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呢?

当然是纨绔子弟了。

刘骜才十几岁,史书就有“颇有酒色之失”的断语。

这在以前的刘家皇子中,是很少见到的。

元帝也安排了儒家的博士张禹、郑宽中教育刘骜,但似乎效果欠佳。

元帝刘奭慢慢开始不喜欢这个太子,也起了废长立幼的念头。

当时刘奭有三个儿子,另外两个是刘的竞争对手。

长子刘骜,皇后王政君所生,立为太子;

次子刘康,傅昭仪所生,立为山阳王,后改为定陶王;

三子刘兴,冯昭仪所生,立为中山王。

这三支龙脉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有皇帝即位,而三个女人的战争,也持续了数十年之久。

山阳王刘康首先成为竞争者。

因为傅昭仪深得宠幸,刘康多才多艺又精通音律,深得元帝刘奭的喜爱,已经到了“坐则侧席,行则同辇”的地步。

王政君几乎见不到皇帝,太子刘骜又沉迷酒色,被皇帝嫌弃。

此消彼长,太子地位岌岌可危。

失宠的女人王政君展示出政治手腕,与大哥王凤积极联络朝中重臣。

如亲族重臣史丹,宣帝外戚王商,得宠宦官石显等,都成为护佑太子的主力干将。

反观傅昭仪,在宫里颇得人心,但并未联络外间重臣。

有了几位重臣倾心相助,太子数次逢凶化吉。

加上元帝刘奭本身就优柔寡断,耳根子软,几次想发作,都被一一劝解而放弃。

元帝临终,也是傅昭仪、定陶王刘康在身边陪护,皇后、太子隔绝在外,情势危急。

结果史丹直闯入卧榻前,磕头痛哭,以死相谏。

元帝已病入膏肓,耳根又软了一次,终于放弃了废长立幼的念头。

刘骜终于熬到了那一天,等到父亲的死讯,继位成为皇帝。


天赐良机


汉成帝刘骜,青年时代是纨绔子弟,执政之后是荒淫无道的昏君。

汉成帝在位26年,纵观两汉四百余年的历史,他的在位时长,仅次于汉武帝刘彻和汉光武帝刘秀。

当然,这里排除了东汉末帝汉献帝刘协,虽然刘协在位33年,但完全是个傀儡,一天也没有掌握过权力。

比汉成帝在位时间略短的,是汉宣帝刘询和汉文帝刘恒。

应该说,汉成帝有很好的机会。

上述四位皇帝,都是大神级别。

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文治武功,举世无双。

光武帝刘秀,妇孺皆知,后文会详细介绍。

虽然成帝继位时,西汉帝国已经开始衰落,但并未出现大危机。

如果刘骜能励精图治,未尝不能像祖父刘询一样,出现汉朝中兴。

刘骜继位时十九岁,正是大展宏图的好青春。

上述几位,除了刘秀是开国皇帝,其余三位,文帝二十四岁继位,武帝十六岁继位,宣帝十八岁继位。

可以看出,两汉大神级的皇帝,起步都是同一年龄段。

但是起点相同,但个人作为未必相同。

刘骜初登大位,面临的朝局,相对也比较简单。

主要是两派势力需要周旋。

一派是母系外戚,包括了母亲王政君和大舅王凤。

一派是元帝宠臣,宦官石显。

其余还有一些力量,比如史氏外戚、王氏外戚、冯氏外戚,这些都是亲缘关系更远一些的外戚家族。

确实可以看出,外戚势力当时已经是朝堂之上最重要的力量,这些外戚都以家族为单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朝政影响力很大。

反观宦官石显,虽然在元帝朝,靠着元帝的宠信,大权独揽,但毕竟宦官出身,没有家族势力支持。

到了刘骜继位,仅半年时间,刘联合外戚势力,通过明升暗降的方式夺取石显的权力,石显很快失势,被逐回家,病死途中。

外戚势力当然也强,但远不及宣帝初期的霍光。

在朝政方面,刘鹜面临的基本盘并不复杂,如果刘骜能像他爷爷汉宣帝那样聪明强悍,手段狠辣,制约外戚势力是可以作为的。


外戚雄起


有必要先介绍封建社会的人才选举制度变迁,这是理解汉末外戚势力膨胀的基础。

大约到汉武帝后期,中华帝国完成了分封制向集权制转变。

对于集权制如何选用人才,当时没有特别成熟的方法。

汉代主要采用察举制,举孝廉,举茂才,简而言之,就是各级官僚按不同标准向朝廷推荐人才。

这种选人方法肉眼可见的问题,就是大部分被推举出来的都是大家族的子弟,寒门子弟机会很少。

西汉中期以后,往往一个人得势,家族里的兄弟子侄都被推荐出来,形成盘根错节的家族势力。

外戚就是其中最显著的一个类别。

武帝朝的卫氏一门,昭帝朝霍氏一门,乃至于刚刚崭露头角的王氏一门,外戚势力愈来愈强。

这种察举制,带来大家族势力的成长,终于到东汉、魏晋,形成强大的门阀氏族,门阀势力就成了主要的政治势力,称为门阀政治或氏族政治。

虽然经过一些改良,比如魏曹丕推出九品中正制,但基本还是换汤不换药。

最终隋唐推行科举制才真正打破了门阀氏族对朝廷官吏的垄断局面,门阀势力逐渐消失。

我们当然不能要求刘骜有超越时代的视角和格局,通过人才选举机制,从根本上制约外戚家族的膨胀。

但至少权力制衡的帝王术,应该是皇帝这个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可惜刘骜这方面做的不好。

配合舅舅王凤,铲除宦官石显,倒是干净利落。

但内有太后,外有舅舅军政大权一把抓,铲除石显也算顺理成章,看不出刘骜多有手段。

接下来,就是王政君系外戚的表演时间了。

王政君的父亲叫王禁,就是成帝刘骜的外祖父。

此人别的本事没看出来,对生孩子情有独钟。

一共生了四个女儿,八个儿子。

除了长子王凤,还有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王曼。

其中王曼死的早,剩下七个儿子都显贵。

王凤是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王政君同母弟王崇,安成侯。

剩下五个兄弟先封关内侯,五年后的一天,均封为彻侯,称为“五侯”。

后面最高峰时,王氏一门,十人封侯,煊赫一时。

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诸曹,分据势官满朝廷。

——《汉书元后传》

皇权稳固,最忌一支独大,当时尚有其他一些外戚势力,如果驾驭得当,也可以适当抑制王氏势力。

比如史氏,就是在护佑刘骜太子位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史丹;

冯氏,元帝宠妃冯昭仪的弟弟冯野王;

另一个王氏,就是汉宣帝母亲王氏家族,代表是王商。

许氏,元帝生母许平君家族的许嘉,其女儿是成帝刘骜的皇后。

但这些势力纷纷被王氏家族所排挤,不是死,就是离开朝廷,逐渐形成王氏独大的局面。

王凤辅政十一年,基本把反对派势力消灭殆尽,牢牢把持了朝政。

王凤死后,堂弟王音继续辅政七年,然后王商接替,辅政四年,然后王根四年,最后一棒传到侄子王莽手中。

可以看到,从成帝刘骜继位开始,宫里是太后王政君主持,朝廷上是其兄弟侄子轮流掌权,中间虽然有些小波折,但权力基本上始终掌握在王氏外戚手中。


风流天子


如果说汉元帝还不能算彻头彻尾的昏君,只是比较平庸,汉成帝刘骜就是彻底的昏君。

朝政被外戚把持,刘骜主要精力就是酒色二字。

刘骜是真情种,错生在帝王家。

男宠张放,也是名门之后,武帝朝酷吏张汤的后代,宣帝朝大司马张安世玄孙,敬武公主之子。

张放本人是自带美颜效果的小鲜肉,一次游宴中被刘骜看中,两人立刻如胶似漆。

刘骜还特意把许皇后的侄女嫁给张放,作为他们二人的定情信物。

后来恶婆婆王政君拆散了这对同性鸳鸯,把张放撵出京城。

俩人只能鸿雁传书,互诉相思之苦。

最后成帝驾崩,张放痛哭而亡。

好吧,你们是真爱。

刘骜对于女人,也很有爱,男女通吃。

开始是许皇后被专宠,后面是班婕妤得宠,卫婕妤得宠。

最终,落到了赵氏姊妹花手中。

姐姐叫赵飞燕,妹妹叫赵合德。

环肥燕瘦,赵飞燕是与杨贵妃齐名的国色天香。

妹妹赵合德的姿色尚在姐姐之上。

这两姐妹出自阳阿公主府中,一如老刘家的优秀传统,公主们的副业就是给皇帝拉皮条。

二人进宫后就得到了专宠,前面那些宠妃纷纷失宠,刘骜又找到真爱了。

怎么宠就不用多说了,但这对姊妹花不是良善之辈,把后宫搅得天翻地覆。

不但让刘骜绝了后,最后刘骜本人也死在了赵合德的床上。

史书尚有记载,刘骜为了讨得赵合德的欢心,居然杀死了自己襁褓中的亲生儿子。

因此还留下了“燕啄皇孙”的成语。

但此事应该是编出来的,当事人死无对证,后面的王氏家族为了政治目的泼的脏水。

刘骜是好色荒淫,但不是丧心病狂,杀死自己的儿子不合逻辑。

刘骜被誉为历史上最死得其所的皇帝。

用生命诠释了毕生所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最好的支持是在看和转发^^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