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莽-刘秀(下篇):位面之子刘秀真的是靠运气吗?

 历史的精神世界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作者 戈大只 彭小瓜子

//

刘秀被后世称为位面之子,被誉为史上运气最好的男主角,建功立业过程有如神助。

但世界上哪有什么一帆风顺,运气背后是实力,是韬略,是格局。

上篇《王莽-刘秀(上篇):位面之子刘秀真的是靠运气吗?》分析,刘秀长兄惨死后,刘秀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考验,凭借出色的机变与隐忍,化解了危机。

此后刘秀一路建功立业,权谋、用人、格局等各方面堪称一流,烘托出这位历史人物的高度。


平定河北


舂陵军与新市兵两派斗争,最后中间派刘玄登上皇位。

刘玄虽是皇族,但只是个逃犯,登上皇位全凭运气。

绿林军各支合兵一处后,内部主要有两股势力相抗衡。

一股势力是刘縯率领的舂陵军,并联合下江兵王常一支。

另一股势力是绿林军中实力最强的新市兵,首领王匡、王凤、朱鲔等。

刘玄被选出来立为皇帝,就是上面两股势力互相妥协的结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反而使实力更弱的平林派上位。

刘玄虽然全凭运气登基,但不愧是皇族出身,帝王之术驾驭得不错,上台后颇有政治手腕,通过制衡两派势力,巩固自身的权力。

先是按照新市派朱鲔的建议,杀了如日中天的刘縯,削弱舂陵派的势力。

但并未继续打压舂陵派,而是由舂陵派的刘赐代替刘縯的大司徒之位,对于刘秀也未赶尽杀绝。

所以建都洛阳后,更始政权仍旧是两股势力相制衡,刘玄在上位操纵,反而使两派都听命于他。

此时赤眉军的首领樊崇都来到洛阳,接受更始政权的封侯。

其他各地军阀或受招抚,或者被更始政权派兵消灭。

加上王莽政权已崩溃,残余势力也渐次被消灭,更始政权打出了一片很好的局面。

但开局不代表结局,能力有多强,最终能走多远。 


刘玄虽有政治手腕,但格局太小,所以在获得良好局面后,便连续犯了三次错误,招招致命。

第一在洛阳立足未稳便迁都长安。

诚然,长安是秦、汉故都,扼拊天下。但此时王莽新丧,关中诸县并未安定,而绿林军主力亦起自新市、南阳诸地,均非关中本土人士。冒然迁都长安,绝非稳妥之策。

第二是任用外戚。

刘玄宠幸赵萌的女儿赵氏,日夜流连后宫,政事委托赵萌。赵萌遂专权,滥封王侯、官爵,倒行逆施。史称“关中离心,四海怨叛”,最终导致政权内部自相残杀。

第三是以刘秀行大司马事,持节招抚河北。

新市派朱鲔等坚决反对,认为刘秀能力超群,不能纵虎归山,但刘玄并未听从。

刘秀几乎是单枪匹马到河北,打开局面非常艰难,但向心力极强,陆续得到了邓禹、冯异、耿弇等豪杰的追随,这些人也成为将来刘秀平定天下的股肱之臣。

当时河北势力最大的,是王郎政权。

王郎是个算命先生,假冒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被当时在赵魏之地颇有名望的皇族刘林所推戴,在邯郸称帝。

燕赵之地纷纷响应,势力大增。

刘秀被王郎军追得差点丧命,窘迫异常,甚至想逃离河北,返回长安。

说刘秀打天下过程不艰辛是不存在的。

这时信都太守任光,和戎太守邳肜支持更始政权,依附刘秀。

同时由于耿弇、吴汉等人的努力,得到上谷郡守耿况、渔阳郡守彭宠的支持,稳定了根基。

此时河北有一位重要人物,真定王刘杨。

刘杨乃是汉景帝七世孙,其家族封真定王,已逾百年,根基极为深厚,拥兵十余万。

刘杨本来归附王郎政权,但刘秀成功拉拢了刘杨,并通过娶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建立了姻亲关系。

又是一招高明的政治联姻。

有了刘杨的联盟,河北形势开始向刘秀一方倾斜,刘秀与王郎展开决战。通过一系列的战役胜利,终于在南栾之战中,攻破了邯郸,击杀王郎。

刘秀在河北的壮大,也使得其与更始政权分庭抗礼。

更始帝忌惮刘秀的实力,要封刘秀为萧王,要求他解除兵权,回长安受赏。

刘秀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当然不可能放弃兵权。

刘秀干脆杀了更始政权派来的谢躬、苗曾、韦顺等,公开决裂。

当刘秀收降了铜马农民军数十万众之后,已经是“跨州据土,带甲百万”之势,实力足以逐鹿天下。

刘秀于河北鄗城继皇帝位,国号汉,年号建武,史称东汉。

称帝之后,光武帝刘秀继续率诸将四面出击,攻城略地。

建武元年十月,围攻洛阳,更始政权守将朱鲔被岑彭说动,率众出降,东汉王朝定都洛阳。

就在刘秀发展壮大、定都洛阳的同时,倒行逆施、自相残杀的更始政权也走入末路。

长安被赤眉军攻破,更始帝刘玄投降赤眉军拥立的刘盆子,最终刘玄被赤眉军谢禄所杀。


建武二年


刘秀江湖人称“位面之子”,统一天下的过程,简直是有如神助。

各种望风披靡,所向无敌,似乎没费什么劲就统一天下了。

跟他的先祖刘邦比起来,各种被项羽揍得九死一生,被韩信、彭越要挟得直骂娘的窘况,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刘秀善待功臣也为历代所称道,和滥杀功臣的刘邦相比,简直是宅心仁厚,三皇五帝再现东汉。

但实际上,当然没有什么一帆风顺,也没有什么天上掉馅饼。

刘秀没有那么好运气,也不是靠一腔仁义道德打天下,其权谋和残酷,比起刘邦不差分毫!

昆阳之战算是有如神助,但马上遇到大哥被杀,自己差点丧命的劫难。

刘秀展现影帝级别表演,起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表现,不遑多让。

刘秀在河北出击尤来等部农民军,轻军冒进,结果被农民军击溃。逃跑时遇到部下王丰,把自己的马换给他,才勉强逃命。当时他失踪多日,大军差点崩溃,幸亏吴汉稳住军心,才免于崩盘。

其狼狈比起刘邦彭城逃难,如出一辙。

刘秀靠着娶阴丽华拉拢豪门阴氏、邓氏家族,靠着娶郭圣通拉拢真定王刘杨,然后借助豪门大族的力量发展自身势力,比起刘邦靠娶吕雉拉拢吕氏豪门,更胜一筹。

另外还有用调虎离山计诱杀同僚谢躬,用借刀杀人计消灭仇敌李轶,不一而足,都反映了刘秀之权谋机变。

这背后不是运气,是能力,是手段,是韬略,是格局。 


但位面之子刘秀面临的最大考验,即将来临。

刘秀即皇帝位刚刚一年多,搬家到洛阳才几个月,就来到了建武二年。

建武二年,东汉政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真定王刘杨造反。

渔阳太守彭宠造反。

破虏将军邓奉造反。

邓禹部将冯愔造反。

这几位都是刘秀阵营的铁杆人物,在称帝过程中都立下汗马功劳,但在同一时间,好像事先约定,连续造反,其中必定有深刻的隐情。

刘杨刚把外甥女郭圣通嫁给刘秀,并且在平定王郎的过程中立过绝大功勋。

仅因为一句谶文,便和贼寇勾结造反。

尚未起事,便被刘秀派耿纯诱杀。

耿纯是刘杨的外甥,此计可谓阴毒。

彭宠是渔阳太守,和上谷太守耿况一道,被耿弇、吴汉、寇恂等人劝说,归顺刘秀。

彭宠不但为刘秀阵营贡献了吴汉、盖延、王梁三位列入云台二十八将的名将,还源源不断为刘秀输送兵力和粮草。

但在刘秀称帝后,手下吴汉、王梁等人均位列三公,但彭宠只封了个建忠侯,于是心怀不满。

另外刘秀还派了亲信朱浮做幽州牧,就是监视彭宠、耿况这两郡的动向,朱浮经常给刘秀打小报告,诬陷彭宠,彭宠心里更火了。

刘秀下令让彭宠来洛阳,彭宠提出,要把朱浮也调回洛阳,刘秀坚决不同意。

彭宠心想,我要去了洛阳,那不是羊入虎口,干脆,反了。

这个彭宠相当能打,和刘秀军打了三年,才兵败身死。

邓奉是邓晨之侄,邓晨是刘秀的姐夫。

而且邓家和阴家是姻亲之家,阴识带着阴丽华逃难,就是投奔邓奉,邓奉无微不至的照料阴氏一门老小。

刘家、邓家、阴家,都是南阳豪族,属于一个最为紧密的姻亲集团。

邓奉一直在老家南阳带兵作战,也加入刘秀集团,升为破虏将军。

南阳董訢等人作乱,刘秀派吴汉为主将平叛,吴汉节节胜利,但所过多所残戮。

邓奉眼见吴汉军队暴行,大怒率军起义,击败吴汉军队。

刘秀派出绝对主力阵容平叛,岑彭、耿弇、朱祐、贾复、王常等,都位列云台二十八将。

双方激战七个月,刘秀军占不到便宜,大将朱祐还被邓奉俘虏。到第二年,刘秀亲征,才击败邓奉军。

邓奉投降,刘秀下令诛杀邓奉。当朱祐被邓奉俘虏,邓奉念及旧情,没有杀朱祐,反而待为上宾。

刘秀俘虏了邓奉,毫不念及当年邓奉照顾阴丽华的恩情,还是杀了邓奉。

邓禹是刘秀的老朋友,当年在长安求学,二人即相见甚欢。

刘秀去河北招抚的路上,邓禹就主动追随,一直作为首席谋士兼主力大将使用,被比作刘秀阵营中的张良,后来邓禹亦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但邓禹一生经历很奇特,分为截然相反的两段。

建武二年之前,邓禹几乎是算无遗策,推荐众多优秀人才,带兵作战也是战无不胜。当仁不让成为刘秀集团第一功臣,第一重臣。

建武元年,邓禹作为攻略关中的方面军司令,大司徒,行王事,率领众多将军辅佐,要立下夺取长安的头功。

邓禹在兵锋西进过程中,不但连续击败更始、赤眉军队,而且部队纪律严明,百姓携老扶幼迎接邓禹军,每日数千人归顺,人众号称百万,名震关西。

此时长安扰攘,赤眉所过残虐,邓禹持重,认为要等待敌人内乱的时机进攻,先平定周边。

刘秀催促邓禹进攻,邓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邓禹部将冯愔造反,杀了同僚宗歆,起兵反击邓禹。

邓禹向刘秀问计,刘秀胸有成竹,说别急,冯愔身边的黄防就能抓住冯愔。

一个月后,果然黄防抓住冯愔,拨乱反正,叛贼冯愔押回洛阳,被刘秀赦免了。

刘秀真是神机妙算,千里眼顺风耳。

但其实刘秀就是幕后导演,自导自演了这出戏,目的就是为了削弱邓禹的威望。

想必邓禹心里也明白,所以手下谋反,居然不是自己全力平叛,而是将家丑上交老板处理。

果然,邓禹威望受损,也不得不按刘秀的意见,进兵长安。

但攻击不力,刘秀下诏让邓禹回洛阳,并趁机派冯异为主将西征。

邓禹不回,还坚持与冯异联合作战。

结果从此以后,邓禹就变草包了,连战连败,引咎辞去大司徒职务。

这四次反叛事件,不是偶然的,恰恰其幕后策划者,就是刘秀本人。

这四个反叛事件的主角,都是重臣、功臣,而且无一例外,都是豪门,而且都掌握重兵,威望很高。

当东汉政权建立,刘秀有了稳固的根据地后,这些豪门掌兵大将,便成为刘秀眼中的最大威胁。

于是刘秀开始各种花样削藩,最后酿成事变,结果是夺回了他们的威望和兵权。

谁说刘秀不杀功臣,刘杨、邓奉、彭宠、邓禹,活生生的例子。

当然,史书中的花花草草,自然要维护胜利者刘秀仁德的形象,所以这些人被抹了不少黑,而刘秀被抹了不少白。

刘秀之残忍刻忌,丝毫不亚于其先祖,逼反邪帝刘邦。

刘秀唯一比刘邦强的,就是俩媳妇,郭圣通、阴丽华,比灭族妖后吕雉强。

刘秀本身就是豪门起兵,深知当时的社会条件,豪门如果掌握了兵权,将是重大威胁。

相反,如果是寒门子弟,掌兵就没有太大风险。

除了上面几位被削的豪门,阵营中其他的豪门子弟,也都多少受到压制。

比如巨鹿豪门出身的耿纯,屡立功勋,就是杀刘杨那个外甥。

在建武四年,耿纯平定山东,因为某县长有罪,耿纯将县长囚禁,结果县长畏罪自杀。

因为这点小事,就把耿纯免职了。

比如世家大族出身的寇恂,被誉为东汉萧何。

建武二年,寇恂因为擅自处罚上书的人,免职。

吴汉在南阳纵兵劫掠,逼反了邓奉,大动干戈,这么大的错误,没受任何处罚,继续带兵打仗。

因为吴汉出身贫苦,没有家族势力。

还有取代邓禹兵权的冯异,也是寒门。

诸如此类。

刘秀深谙帝王术,权谋深不可测,驾驭天下,根本不是靠什么仁义道德。

建武二年,通过一系列操作,成功削弱了豪门势力,一帮无根无基的寒门子弟掌握兵权,光武帝高枕无忧。


一统天下


理顺了内部,就可以放心争夺天下了。

当然还打了十来年的仗,亦有隗嚣、公孙述等强敌,但总体未遇大风浪。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光武帝刘秀克定天下,重归一统。

统一天下之后,刘秀勤于政事,偃兵息武,轻徭薄税,与民休养生息。

发救济粮,发展农业,兴修水利。

罢免贪官,合并郡县,加强集权。

由于极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遭受二十多年战乱重创的百姓,终于可以安心生活。

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统一天下后,光武帝对待功臣,确实要仁慈很多,只要解除了兵权,也不参与政事,都可以安然享受富贵,养老送终。

政事上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

东汉初年,豪强势力早已盘踞地方,尾大不掉。连东汉政权本身,也是依托豪强势力才取得的天下。

刘秀当然也洞察豪强势力造成的危害,土地兼并、贫富分化,西汉因此而灭亡。

因此统一天下以后,下令度田,意图削弱豪强势力。

以刘秀开国之君的威势,采取严厉手段打击反对者,但度田政策在豪强势力的反抗阻挠下,仍然不可能真正成功。

最多,也就是暂时抑制了土地兼并和豪强发展,取得了一些平衡而已。

连十二岁东海公刘庄(后来的汉明帝)都知道,“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的深刻内涵。

权力与财富结合,既得利益者制定规则,任何规则还能损害制定者本身的利益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从董仲舒,到师丹,到王莽,到刘秀,其实都认识到王朝兴衰的根本症结。

但在和平时期无论是采取何种方法,强硬也好,平缓也罢,均无法逆转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的进程,顶多短暂抑制一下而已。

唯一的方法,就是惨烈的大暴乱,消灭大量人口,解放土地资源,均衡社会财富。

东汉王朝不到二百年的实际统治时期,其兴亡历程也几乎和西汉王朝一模一样。



  - end -  

最好的支持是在看和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