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戈大只 彭小瓜子 //
壹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崩逝,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 晋武帝司马炎自灭吴之后,尽享十年太平盛世,荣华富贵。 除了北方更为蛮荒的鲜卑族仍有边患,国内还是安定繁荣的。 晋武帝政治上采用与世家大族相互妥协扶持的政策,大封司马宗族诸王,与世家大族互相婚姻,共同掌握权力。 客观上确实缓解了其父司马昭留下的恶名,也逐渐减弱了篡夺曹魏皇位而带来的反对声浪。 但滥封宗室和扶持世家大族的政策,也在不久的将来酿成祸端。 除此之外,晋武帝的主要精力就在流连后宫,除了留下“羊车望幸”的佳话之外,其后宫姬妾上万,着实壮观。 司马炎倒也真不糟践这么多资源 晋武帝二十多年的皇帝生涯,文治武功颇可称道,也享尽了皇帝之福。 但一直有个巨大的心病,困扰了他一生。 贰 司马炎是嫡长子,但他二弟司马攸,才能与威望都超过自己。 当年爷爷司马懿钦定,把司马攸过继给了大伯司马师为嗣,司马师是长房,司马攸就是长房长孙,司马炎是次房长孙。 辈分差一截。 万幸司马师死的早,死时司马攸才十岁,当时司马家革命尚未成功,因此权位落入司马昭之手。 正因为这层特殊的渊源,司马昭和妻子王元姬在选择继承人时,一直犹豫不决,最终司马炎以嫡长子身份的微弱优势胜出。 但司马昭和王元姬都不放心,怕司马炎将来掌权后对弟弟不利,苦口婆心,谆谆告诫,临终托孤,都要求司马炎必须善待弟弟司马攸。 晋武帝即位后,司马攸封为齐王,总统军事,抚宁内外,天下归心。 本身兄弟二人还算是相亲相爱,兄长慈爱包容,弟弟倾心辅佐。 在魏晋禅让、稳定四方、发兵灭吴的过程中,算是兄弟齐心,共担大任。 但随着皇权的巩固,天下的安定,晋武帝的太子司马衷,已显出智力低于常人的愚蠢 这时候,司马攸的地位就愈发尴尬了。 因为司马攸的特殊身份,以及极高的声望,即使他自己没有夺权的想法,也架不住朝野流言纷起。 兄弟二人心中,也开始打起小算盘来。 司马攸看哥哥以四十多岁高龄,整天坐着羊车四处交配,这身体肯定虚 太子又蠢又笨,自己比哥哥小十岁,正值壮年,难免心理不活泛活泛。 史书中有“朝臣内外,皆属意于攸”的记载,可见司马攸一直也没闲着,私下没少运作。 司马炎这边当然也时刻掌握朝中动向,宠臣荀勖和冯紞等察言观色,表达出对于司马攸的担心,深得皇帝之心。 太康三年,司马炎下诏命司马攸为大司马、假节、都督青州军事,让他回到齐地封国。 这招一出,图穷匕见,兄弟二人隐藏多年的矛盾终于激化。 司马攸知道要被赶走后,非常愤怒,于是称病不从,上书要求为母亲王元姬守陵,抵死不回封国。 司马攸此时抬出已经去世十来年的母亲,颇有深意。 知子莫如母,王元姬早已觉察这两个儿子之间的隐患,临死前流着泪告诫加威胁,如果司马炎容不下弟弟,那就是不孝。 所以司马攸抬出母亲这尊佛像,要挟其兄。 诸多朝中重臣也极力劝谏,甚至不惜遭受谪贬、牢狱之灾,也要为司马攸上书,不让他离开京城。 晋武帝司马炎看出问题已十分严重,终于起了杀心。
虽然之前兄弟二人的矛盾一直深藏,但司马炎终于逼死了亲弟弟司马攸,解除了一块巨大的心病。 史书写的也很传神,把司马炎逼死其弟,假装痛哭哀悼,写的栩栩如生。 在《晋书》这种很强调君主正统性的官方史书中,能写成这样,已经算是很直接的批评了。 叁 晋武帝司马炎殚精竭虑,逼死弟弟司马攸,就是为了给儿子司马衷铺路。 但这个儿子,又是他另一桩心病。 司马衷是司马炎的嫡长子,其母是皇后杨艳。 杨艳是名门弘农杨氏之女,家族门第非常显赫。 杨艳倍受司马炎宠爱,生三子三女。 但皇后杨艳也有个女人的通病,就是嫉妒。 当然,他老公那个德性,嫉妒也是难免的 女人嫉妒,控制欲就强,所以在司马炎选后妃,以及太子选妃时,皇后都会尽力把控。 皇后杨艳临死前,怕司马炎立所宠爱的胡夫人,于是泣血推荐了堂妹杨芷继任皇后,司马炎流着泪同意了。 这个杨芷是一个苦命人,我们后文详述。 杨艳的儿子司马衷是嫡长子,魏晋禅让之后,顺理成章被立为皇太子。 但司马衷确实是智商不高,虽然达不到白痴的地步,但也比一般人要愚笨。 立为太子时年龄尚小,还看不出来,随着年龄增长,愈发显露出来。 但司马炎此时正在全力戒备弟弟司马攸,他自己当初就是因为嫡长子的微弱优势胜出,所以即使自己的儿子司马衷显得愚笨,也绝不能废长立幼,否则司马攸就更有借口夺权,也就更加堵不住悠悠之口。 到了太子司马衷十三岁时,就该迎娶太子妃了。 这个太子妃非常有故事。 以当时的政治形态,皇室联姻肯定是从世家大族里面选。 贾充是司马家最重要的帮手,当年司马昭弑杀魏帝曹髦,就是贾充动的手。 同时贾充还是齐王司马攸的岳父,与司马家已经是姻亲关系。 此番另一个女儿贾南风又嫁给司马衷做太子妃,其地位更加稳固。 为谋取太子妃之位,贾充的夫人郭槐主动走皇后杨艳的门路,得到了皇后的支持,同时拉拢朝中重臣如荀勖、荀顗,获得他们的支持。 本来晋武帝想选择卫瓘之女,但架不住皇后及重臣都强烈推荐贾充之女,因此贾南风最终成为了太子妃。 我们算算贾南风有几大家族的背后加持。 其父贾充是司马氏最重要的功臣,其母郭槐是曹魏大将郭淮的侄女,郭氏一门也是大族。 皇后杨艳是弘农杨氏,还有颍川荀氏,都是贾南风的支持者。 这个贾南风,更是超越其母的女中豪杰。 嫁给司马衷后,先稳固住丈夫的储君地位,等丈夫即位后掌控朝政,未来十来年间将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 只是最后因为杀死了晋惠帝的太子司马遹,从而诱发了“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灭亡。 西晋灭亡和一般王朝灭亡还有所不同,直接导致五胡乱华,北方大片国土沦陷于异族,大批士人衣冠南渡。 可以说,西晋灭亡,是汉族对北方游牧民族,由压制到被压制的一个转折点,也是第一次中原文明发祥地,黄河流域整体沦陷于异族之手。 背了这么大一个黑锅,贾南风作为颇有权谋和作为的女政治家形象被遮蔽,被史家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是女宠祸国的典范,万劫不复。 史书对贾南风极尽抹黑之能事,心如蛇蝎,嫉妒成狂,淫荡无形,黑矮丑,简直是看一眼、想一下都想吐。 其实证明她相貌丑陋的最核心史料,是司马炎在选太子妃时所说的“丑而短黑”,这句说的还真可能不是贾南风,而是她妹妹贾午。 另外司马衷虽然愚蠢,但不瞎,能跟贾南风生四个女儿,说明他们夫妻生活不差。 证明她残忍暴虐的,主要是下面这段话。
说后妃因嫉妒而害死其他后宫姬妾、皇子,其实史书中并不鲜见。 但把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写的跟武林高手似的,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反而让人不信了。 至于证明她淫荡的史料,更是写的跟艳情小说似的,云山雾罩,难以琢磨。 其实贾南风和她母亲郭槐,都是女中豪杰,政治生物。 她们当然会残忍的除掉政敌,维护自己的权力,这是所有政治生物的通病。 其他的暴虐淫荡,甚至是相貌丑陋,都未必是历史真相,反映的是后世正统文人对她的态度。 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花花草草,单看贾南风掌权时的政治作为,就可以看出一个颇具政治权谋,善于任用人才,将天下治理得“海内晏然、朝野宁静”的女政治家。 “八王之乱”确实是贾南风杀司马遹所引起,但也是之前滥封诸王开启的祸端,不能全怪贾南风。 司马诸王推翻贾南风上台后,其杀戮酷虐,祸国殃民,更甚于贾南风。 把五胡乱华的民族惨祸,一股脑推到一个女人身上,把她抹黑成千年不遇的妖孽,就把那些该承担责任的王侯将相解脱出来,这种玩法深得儒家正统大老爷们的青睐。 - end - 最好的支持是在看和转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