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顼-陈叔宝:春江花月夜作者竟然是亡国之君

 历史的精神世界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作者 戈大只 彭小瓜子

//

主要观点:

陈后主非帝王之才,但颇有才情,开创了唐诗格律先河,创作《春江花月夜》等名曲。

天下大势,隋已经占据天下十分之八,准备吞下南陈最后一口肥肉,陈后主沉迷酒色,做尽亡国之事,不亡国已没有天理。

隋灭南陈,前朝皇族基本得到善终,这还要感谢陈后主的昏庸无能,否则以隋文帝之雄猜,根本得不到善终。

虽然陈叔宝登基为帝,但身受伤重,因此由母亲柳敬言在内主持,外朝则由弟弟陈叔坚执掌。

对于在平叛中立下大功的萧摩诃,后主也大加封赏,同时迎娶萧摩诃的女儿为太子陈胤的太子妃。

皇太后柳敬言在陈叔宝养伤期间,处理国事,等到陈叔宝伤愈,才将大权归还给他。

虽然太后掌管朝政时间不长,但也可以看出她颇具政治才能,只是她无心恋权,只有护子心切。

陈后主亲政时,已经三十出头的年纪,但他心思根本就不在国事上。

大起亭台楼阁,奢靡翡丽,服玩珍奇,奇树名花。

陈后主自居临春阁,宠妃张丽华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

又选美人七人,轮流召幸于阁上。

张丽华天香国色,众美人争奇斗艳,阁上倚栏遥望,直如仙女下凡。

陈后主与江总等文人大力创作艳情诗,开创唐诗格律先河。

他还精通音律,创作《玉树后庭花》、《春江花月夜》等曲。

陈后主寄情文酒,常拥美人入怀,常作长夜之饮,就算敌国攻下京口,后主仍能喝到不省人事。

大敌当前之际,还有心思与统兵大将萧摩诃的妻子私通

导致萧摩诃愤恨之下,无心抗敌。

以上种种,享尽人间荣华。

陈后主这个皇帝很是逍遥了几年,百官启奏,都要通过太监蔡临儿、李善度转递。

张丽华、孔贵嫔和近幸太监们,权力熏天,内外勾结,贿赂公行,法纪大乱。

南陈国势此时已风雨飘摇。

隋朝已占据天下十分之八,势不可挡,就准备将这块肥肉一口鲸吞。

陈后主做尽亡国之君的应尽之事,不亡国简直是没有天理。

后主陈叔宝的皇后是沈婺华,这也是大家闺秀,其母会稽公主是陈霸先的女儿,因此沈婺华也是陈叔宝的表妹。

皇后沈婺华倒不跟陈后主他们日日游宴,反而起居节俭,读书念经。

这种性格当然也不会受到陈后主的宠爱,所以沈婺华贵为皇后,但一生无子。

当年陈叔宝的侍妾生长子陈胤,旋即难产而死,于是沈婺华就将陈胤收养为子。

当时祖父宣帝陈顼也很喜欢这个长孙,陈胤因此有了嫡长子的身份,陈叔宝登基后,封陈胤为太子。

但张丽华得宠后,又生下两个儿子,陈渊和陈庄。

所谓爱屋及乌,母亲得宠,儿子自然也倍受宠爱。

自然而然的,陈后主也起了废长立幼之心。

再加上张丽华枕边风吹的猛烈,于是在公元588年,陈后主废太子陈胤,立陈渊为皇太子。

其实太子陈胤酷爱读书,也没什么劣迹。

从小没娘,对嫡母沈婺华很亲近,往来密切,也是人之常情。

但奈何枕边风吹的猛,嫡母庶子往来密切也成了罪过,以此废掉了太子。

废立太子这年,杨坚已经集结五十万大军,摩拳擦掌准备一击灭陈了。

这边还忙着宫斗,对大军压境不做任何准备,自我麻痹。

隋灭南陈之战,压根没什么可说的。

只有鲁广达率众死战,抵挡了一阵,其余各路隋军,势如破竹。

真正抵抗也就不到一个月,京城建康就被攻破了。

城破之时,陈后主身边只有尚书左仆射袁宪,袁宪建议陈后主仿效梁武帝萧衍接见侯景的故事,为南陈留下一点尊严,庄严投降。

但陈后主知道当年萧衍为了争口气,结果被侯景活活饿死的典故,所以他不敢。

于是陈后主对袁宪说:“锋刃之下,未可与争,我自有计。”

结果他的计策就是,拉着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张丽华和孔贵嫔,三人躲到皇宫的枯井中。

隋军攻入皇宫,士兵看到井中有人,呼喊无人回答。

士兵扬言要投石,陈后主才赶紧呼救。

士兵们垂下绳索拉人,感觉非常沉重。

拉上来一看,陈后主、张丽华、孔贵嫔串成一串。

等清点俘虏的时候,隋军统帅杨广也是一号色中饿鬼,看中张丽华的绝色,想纳之为妃。

高颎进谏,当年武王灭商,诛杀了妲己,所以大王不能娶张丽华。

于是高颎下令,斩杀了张丽华和孔贵嫔,杨广暗自神伤也无可奈何。

陈后主如此不堪,但两个儿子陈胤、陈渊倒是颇有气节。

陈渊时年十五岁,大军攻入,陈渊闭门静坐。

隋军冲进宫中,陈渊命人宣令,“军旅在途,不乃劳乎?”

军人肃然起敬,不敢相侵。

隋灭陈一统天下,乃是大势所趋。

仗打得顺利,隋文帝也没有大开杀戒。

南陈自后主之下,皇族的待遇都是不错的。

陈叔宝在歌舞升平之中,没心没肺的活到十六年后寿终正寝。

杨坚让他以三品官员身份上朝,还经常邀请他赴宴,拉个家常什么的。

等切身接触了这位赫赫有名的陈后主,杨坚终于下了结论,叹道:“陈叔宝全无心肝。”

南陈皇族也大多善终,儿子陈渊在隋炀帝朝官至枹罕太守,到唐武德年间还官至秘书丞。

弟弟陈叔坚蛰伏了一段,到隋炀帝时期做了遂宁郡太守

其他皇族也多在隋朝做一些中下级官员,不一一列举。

太后柳敬言,随儿子一起到长安洛阳居住,隋炀帝时期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皇后沈婺华,一直陪伴在陈叔宝身边,陈叔宝去世后,沈婺华亲自撰写悼文,文辞痛切。

隋炀帝巡幸各地,都带着沈婺华随行。

沈婺华此时已经五十岁左右了,所以杨广肯定不至于贪图美色,还是为了表示一种信任和优待吧。

到隋炀帝遇刺后,沈婺华回到故乡,出家为尼,法号观音,唐贞观年间圆寂。

沈婺华正在隋末大乱期间出家,在山东一代隐居,救助百姓。

口耳相传之下,沈婺华的形象,逐渐被当地百姓当成观音菩萨的形象,传播开来。

佛教自东汉传入,观音菩萨一直是男人形象,留着小胡子。

但唐代之后,观音菩萨逐渐转变为女性形象。

相貌端庄,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正是沈婺华的形貌。

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还有诸如妙善公主是观音菩萨之类的传说,就不展开了。

由此看来,南陈皇族们也应该感谢陈叔宝,要不是他装傻充愣、浑浑噩噩,以隋文帝之雄猜,恐怕也未必能受到善待。

所以陈叔宝到底是真傻,还是拥有大智慧,亦未可知。

以当时天下大势看,就算陈叔宝励精图治,恐怕也难阻挡隋朝统一天下的步伐,与其玉碎,不如瓦全。

  - end -  

最好的支持是在看和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