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拓跋珪-拓跋嗣:权力的残酷,杀其母,立其子

 历史的精神世界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作者 戈大只 彭小瓜子

//

主要观点:

拓跋珪为加强皇权,解决母族和妻族问题,第一个牺牲品就是自己的皇后。

离散部落类似于土改,是新秩序建立的必经路径。

公元397年,道武帝拓跋珪战胜了后燕。

之后的十二年,拓跋珪就没有再主动对外征伐,一直苦苦探索如何将北魏带出部落联盟,建立真正的中央集权帝国。

拓跋珪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离散部落

对于被征服的部落,剥夺大小酋长的权力,将部民变为北魏帝国的编户齐民,将其部落打散、迁徙,授土分田,变成帝国治下的农民

虽然这些部族与拓跋氏沾亲带故,但拓跋珪仍然非常坚决的执行了离散部落的政策。

贺兰部、独孤部、慕容部都被大量离散、迁徙。

离散部落类似于土改,是新秩序建立的必经途径。

尤其对于游牧民族,想转变为中央集权,必须打破原有的部族统属的藩篱。

同时,将原有部落打散,也可以消除这些部落对于拓跋氏皇权传承的干扰和染指。

但这种离散必然造成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原有部落酋长们的反抗。

必须要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了。

大棒政策不必细说,就是不听话就杀掉。

胡萝卜政策是对于听话的部落首领,虽然给与大量赏赐,但同时要剥夺其统属权。

比如亲舅舅贺讷,给贺讷以赏赐和尊重,但剥夺贺讷的权力,但得以善终。

另外对于几个大的部族,拓跋珪采用通婚的方式,来安抚其心。

拓跋珪与自己的后妃们几乎都是政治联姻。

慕容皇后,是后燕皇帝慕容宝的女儿,拓跋珪攻破后燕,离散慕容部,娶慕容氏作为安抚。

刘皇后,独孤部首领刘眷的女儿。

贺夫人,贺兰部首领贺讷的妹妹,也是拓跋珪的亲姨母,拓跋珪不惜娶姨母,也是为了安抚贺兰部。

其余虽记载不详,但两位王夫人,很可能是乌桓族,段夫人,可能来自鲜卑段氏。

用这种恩威并施的手段,拓跋珪完成了对于几个大部落的离散,这为北魏帝国的稳定传承打下了根基。

但还有个棘手问题需要解决,就是母族、妻族染指权力问题。

拓跋氏历代都曾困扰于女主干政的问题,拓跋珪亦深知此弊。

拓跋氏的王后们,是个极其强悍的群体。

加上女人娘家部落的势力,对拓跋王族的影响力很大。

桓帝拓跋猗迤的王后祁氏,应该出自于乌桓族。

猗迤、猗卢兄弟去世后,部落大人们推举平文帝郁律作为首领。

平文帝带着诸部落大人移居东木根山,压迫居于东方的祁后势力。

祁后依托娘家乌桓族的实力,强势反击,杀死平文帝郁律,同时诛杀数十位部落大人。

祁后将首领之位抢了回来,让儿子继位,实际就是祁后自己掌权。

祁后掌权时期,周边部族都称之为“拓跋女国”,可见祁后之威望。

之后平文帝的王后王氏,应该也出自于乌桓族,又极力反抗祁后,立平文帝之子拓跋翳槐。

后面一段时期王后与祁后大斗法,儿子们反复复辟,最终以王后将权力夺回,扶自己儿子拓跋什翼犍上位而告终。

这段前尘往事,可以看出拓跋氏母族、妻族之权势极为强大。

道武帝拓跋珪自己,早年完全仰仗母亲贺氏和贺兰部,才得以逃出生天,并复位称王,所以母族势力很强。


道武帝创立了“子贵母死”制度。

“子贵母死”制度第一个牺牲者,就是道武帝的刘皇后。

刘皇后与道武帝感情很好,生一子一女,儿子即是长子拓跋嗣。

道武帝末年,立拓跋嗣为太子,希望建立稳定的嫡长继承制。

但立太子的同时,道武帝赐死了刘皇后。

这种灭绝人性的行径,必须要找一块遮羞布

道武帝给儿子的解释是,汉武帝立刘弗陵,杀其母钩弋夫人,就是怕母后乱政,所以我为了北魏的长久之计,只好赐死了你母亲。

拓跋嗣哭昏过去好几次,在随从的劝解下才平复。

其实这典故拓跋珪自己应该想不出来,估计是他身边的汉人谋士们给他找的台阶。

之后北魏逐渐文明化,史官们觉得这个理由过于牵强,因为在汉族传统里,汉武帝的做法不是惯例,只是个例,纯粹是汉武帝老年昏庸

所以北魏史书上又涂抹了一层新油泥。

魏故事,后宫产子将为储贰,其母皆赐死。太祖末年,(刘)后以旧法薨。

——《魏书皇后传》

但其实之前拓跋历史中也找不到子贵母死的案例,所以这也是一种遮丑而已。

但这种残忍制度的创建,并非道武帝失心疯,而是他基于当时国情,不得不采取的一种野蛮手段。

改革牺牲在所难免。

  - end -  

最好的支持是在看和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