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史:狄仁杰死后其遗物中发现八个字,揭示他和武则天的君臣关系

 茂林之家 2022-08-24 发布于湖南

在历史上,不乏有君臣之间能够推心置腹的例子,像是这个典故的出处之人,东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在打败了一方豪强王朗之后,将其部下全部招降了,但是这些降兵却是十分担心刘秀会斩草除根,和自己秋后算账。

刘秀得知了这件事情,便孤身一人,手无寸铁地前往这些降兵营中视察,顿时把这些降兵感动的眼泪汪汪,刘秀对降兵根本就没有一点防备,这是真把自己当自己人了啊。

“萧王(刘秀时封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这个典故,毕竟讲的是一群大老爷们儿之间的故事,相逢一笑泯恩仇,也许就是男人的浪漫,但如果是异性君臣之间,那么还会如此“推心置腹”吗?

怒斥宰相,宰相被杀

话说大唐时期,名相狄仁杰堪称是武周一朝的顶梁柱石。

狄仁杰乃是并州晋阳,青年之时便明经高中,被下放到汴州担任判佐之职,这不过是一个七八品的芝麻小官,但谁知“庙小妖风大”,狄仁杰因在任之时才华出众、刚正不阿遭小吏嫉妒陷害。

当时的名臣,工部尚书阎立本被委任为了河南道黜陟使,在他看到这件案子后,便对狄仁杰进行了一番考察,结果发现此人胸怀经邦略国之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由感叹道:

“孔子曾云,看人要在他犯错时去看,今天我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你可当真堪称是一颗沧海遗珠啊。”

如此一来,狄仁杰不仅没有被陷害成功,反而还得到了阎立本的举荐,一举升任为了并州法曹,相当于“地级市法院院长”,而狄仁杰从此之后便对阎立本执弟子之礼,奉其为师。

凤仪年间,狄仁杰进京为官,担任大理寺寺丞,大理寺是专门处理重案要案的地方,狄仁杰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处理了以往所积累的大量陈年旧案,涉案人员达一万七千多人。

但却没有一个人对狄仁杰的处理结果喊冤,如此一个出色的“劳动模范”,自然也被李治和武则天所注意到了。

拱垂四年(688),此时李治早已驾崩了,武则天的势力越来越大,显然已经威胁到了李唐王朝的统治,越王李贞不满武则天如此权势,在豫州起兵反对武后。

武则天派出大军征讨,以宰相张光辅为帅,很快便平定了李贞的叛乱,然后任命狄仁杰为豫州刺史。

狄仁杰赶赴豫州后,却发现张光辅手下的士兵,早已经成了豫州又一大祸患。

这些骄兵悍将们,随意欺压百姓,甚至明目张胆地打家劫舍,更有一些来得晚的士兵,眼见兵乱平息,生怕自己抢不着功劳,竟然杀降兵和一些老百姓,以此冒充军功,简直就是一群兵匪。

狄仁杰严厉制裁了几名违法乱纪的士兵,谁知张光辅得知此事,却觉得狄仁杰这是在给他上眼药,不由怒斥狄仁杰:“你不过一个州将,怎敢怠慢我手下的人!”

狄仁杰听了气极反笑:“你率的是平乱大军,结果反让这些士兵为非作歹,如今你手下之人所造成的祸害,比一万个李贞都大,你难道听不到苍天之上那些冤魂哭泣吗?我手中若有尚方斩马剑,定取你项上头颅!”

张光辅被狄仁杰一番义正言辞的话说得脸色惨白,气地哆哆嗦嗦,在返回朝中之后,张光辅联合朝臣弹劾狄仁杰以下犯上、不尊号令,武则天见张光辅人多势众,无奈之下将狄仁杰贬为了复州刺史。

但谁知第二年,张光辅就“祸事”了。

原来此时,洛州司马房嗣业和洛阳令张嗣明,曾经阴暗中给徐敬业的弟弟徐敬真送过一笔钱当盘缠,让他逃往突厥。

这徐敬业也是起兵反武的“反贼”,他弟弟自然也在武则天的必杀之人当中,徐敬真逃亡途中被人抓住了,房嗣业、张嗣明也被牵连进来。

房嗣业畏罪自杀,张嗣明、徐敬真则是开始乱咬人,见谁官儿大就说谁和这事有关,张光辅也被他们说是参与了此事。

武则天听闻下令严查,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便把张光辅抄家处斩了,如此短的时间,处理如此重要的事情,当真令人玩味。

复位中枢,听信国老

天授二年,也就是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狄仁杰被调回朝中,任地官侍郎,代尚书事,加授了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并且武则天还给狄仁杰送了一份“礼物”。

狄仁杰在外放期间,有人向武则天诬告中伤狄仁杰,武则天询问狄仁杰此事该如何处理,这个意思就很清楚了,武则天这是又要帮狄仁杰出气。

但狄仁杰却道:“闻过则喜,臣有没有错全在陛下,至于那些诬陷臣的人,臣并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即使知道了,也会和他们以朋友相交。”

武则天顿时被狄仁杰的度量所折服了。

但谁知不过一年,酷吏来俊臣,为了能在武则天面前表现自己,将狄仁杰下狱,诬告狄仁杰谋反。

在来俊臣这等酷吏地严刑拷打之下,狄仁杰被打得遍体鳞伤,只能低头认罪,转而向狱卒讨来了笔墨,私下被子上的一块布,写了一份“陈冤状”,让人交给了他的儿子狄光远。

狄光远拿着“陈冤状”来向武则天鸣冤,最终武则天也知道了狄仁杰是冤枉的,但来俊臣毕竟是武则天的“自己人”,武则天不能承认自己用人不当,便依旧将狄仁杰下放到彭泽为县令。

一直到了万岁通天元年,孙万荣作乱,才又将狄仁杰召回。

第二年,狄仁杰复宰相位,加银青光禄大夫,他和武则天的关系更为近切了。

在其中,武则天也曾让狄仁杰举荐人才,想再“招”一位宰相。

狄仁杰举荐当时的荆州长史张柬之,称他虽然年纪大了,但其胸中依然有宰相之才,武则天便将张柬之升任为洛州司马。

过了两天,武则天又问狄仁杰哪里还有人才,狄仁杰道:“张柬之您还没用,怎么又来问我呢?”

武则天却道:“他已经被我升为司马了。”

狄仁杰摇了摇头:“张柬之是用来当宰相的,不是当司马的。”

如果是一般皇帝,也许对狄仁杰已经不耐烦了,宰相之位,哪是凭你一句话就能当的。

武则天却就是信任了狄仁杰,把张柬之升为侍郎,过了一段时间,见张柬之十分贤明,便将其拜为了宰相。

渐渐地,狄仁杰年纪也大了,武则天特许他上朝不拜,并且称其为“国老”,对他道:“每天上朝别人拜我也就拜了,但看到您跪拜,我总会觉得自己的身子都那么不舒服。”

在当时,所有的宰相每晚上都要在皇宫之中“值班”,以备皇帝突然想起什么军国大事,可以询问宰相,但对狄仁杰,武则天却从不让他值班,只是为了能让他在家中好好休息,并且对官员们道:“除非那些迫在眉睫,十分重要的事,别的不要去打扰狄国老。”

武则天和狄仁杰之间,也算是君臣交心了,如果说两人之间还有什么芥蒂的话,那还是在李唐复位和武则天自身的私德上。

君臣无猜,推心置腹

武则天乃是后宫夺权,她有自己的“娘家”武家,一直都想让自己的侄子武三思继位,但狄仁杰向来都不同意此事。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一次武则天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在下棋,但下了很久却始终赢不了。

她让狄仁杰前来解梦,狄仁杰得知后道:“下棋赢不了,那是因为您手中无子啊,这是苍天在告诉您,还是应当注重您亲生儿子。”

看到武则天面露不悦,狄仁杰又道:“当初先帝将子嗣托付给您,您现在却要将天下拱手相送,并且自古以来,儿子祭拜母亲,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还从来没有听说侄子祭祀姑姑的,难道您想百年之后,连太庙都进不去吗?”

经过狄仁杰的多次劝解,武则天才明白过来,将外放的李显接回洛阳,准备立他为储君。

对于武则天自身享乐的节制,狄仁杰也是极尽劝诫。

一日狄仁杰前来拜见武则天,武则天正在和男宠张昌宗玩乐了,见狄仁杰到了,武则天便商议让二人下棋。

狄仁杰道:“下棋可以,但总要有个彩头,臣愿意用身上紫袍,对赌张昌宗的集翠裘衣。”

武则天笑道:“他的裘衣,乃是海南进贡的,价值千金,您的紫袍不过普通丝绸所制,恐怕抵不上吧。”

狄仁杰正了正衣冠:“臣身上所着的乃是朝服,是见天子时所穿的,这样的衣服有价无市,张昌宗的这件衣服,不过是您随手赏赐给得宠之人的玩物罢了,难道朝廷威仪,还比不上一个以色侍君之人吗?”

武则天听了,只能点头答应,而张昌宗因为被狄仁杰一番奚落,心中已有惧色,在棋局中连连败北,只能将集翠裘衣脱下来给了狄仁杰,谁知狄仁杰出宫之后,随手就把这件裘衣扔给了一个家奴。

久视元年,狄仁杰再次被武则天进拜内史,随她巡视三阳宫,并且被武则天赏赐了宅院一座,随从文武百官,只有狄仁杰获此殊荣。

该年九月,狄仁杰身染沉疴,不治身亡,享年七十一岁,武则天罢朝三日,以示哀悼,追狄仁杰文昌右相,谥号文惠。

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曾感叹:“从此之后,朕的朝堂空无一人了。”

每有大事不决,武则天更会想念狄仁杰在世之时,流泪道:“为何苍天要夺我国老啊。”

狄仁杰的儿子狄光嗣,在整理狄仁杰的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封狄仁杰给武则天上的奏折,武则天的批复便有只有八个字:

“朝堂之上,与卿推心。”

从中也可以看出,武则天和狄仁杰之间绝对堪称是推心置腹了,并且当时的人们也看懂了武则天的另一重意思。

“推心置腹”这个典故,我们已经讲过,乃是刘秀招降时所出,可以想到,武则天用此典故,也是在对狄仁杰表明,我知道你是心向李唐,臣服的只是我武则天而不是武周,但我依然愿意学习刘秀,与你以诚相待。

武则天是一位千古女帝,她当皇帝其中的压力,绝对要比常人大得多,但是她却依然能对一位心向李唐的老臣推心置腹,这当真难得,而这等魄力,自然也换来了狄仁杰的倾力辅佐,这等君臣之间的两无猜忌,在整个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