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英议员划出将集体自卫的红线,联合国也发出警告

 颐源书屋 2022-08-24 发布于云南

俄乌冲突引发扎波罗热核电站泄漏危机不断加剧,美英议员主动向俄罗斯划出北约自卫红线,扬言北约要出兵介入,这是打什么算盘?而面对联合国发出的警告,普京终于作出让步打算。

俄乌军事冲突已经持续了5个多月的时间,双方并没有任何和谈停火的打算。原本俄罗斯打算通过稳打稳扎的方式,慢慢击溃顿巴斯地区以及哈尔科夫等区域的乌军作战部队,实现控制乌东地区的目的,但现如今出现的一个突发情况显然已经不能让俄罗斯这样做了。据外国媒体8月21日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英国首相约翰逊、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当天举行了一次电话会议,他们就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周边形势进行讨论。而在电话会议结束之后,西方四国领导人也主动向外界呼吁保持军事克制,强调确保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的重要性。

文章图片1

而就在前不久,英国议员托比亚斯·埃尔伍德在社交媒体上向莫斯科方面发出警告,声称如果俄罗斯破坏乌克兰的核反应堆,那么对北约成员国造成危害的辐射泄漏将自动触发北约宪章第5条,也就是集体自卫权。换言之,一旦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出现核泄漏的情况,那么北约军事集团也将会派遣作战部队进入乌克兰境内执行“自卫”作战行动。而英国议员这一警告也得到了美众议院议员亚当·金辛格的认可,他表示一旦出现核电站被破坏的情况之后,关于北约是否出兵乌克兰的问题根本都不需要讨论,北约集体自卫权将会在核泄漏第一时间被自动触发。其实说来说去,无论是核电站是因为什么原因出现泄漏,都是俄罗斯的错,而北约也将要军事介入俄乌冲突。

文章图片2

据介绍,扎波罗热核电站是乌克兰境内最大的一处核电站设施,在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之后,俄军就宣布击溃乌克兰的驻军部队,成功控制住该核电站。有媒体指出,俄军之所以选择在出兵之后第一时间占领该核电站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为在乌克兰境内作战的俄军部队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减少对俄罗斯后勤保障系统的依赖,同时也可以为乌东地区的卢甘斯克和顿沃茨克两个地区找到一个稳定的电力供应源。第二,减少对乌克兰控制区域的电力输送,削弱乌克兰政府军的抵抗能力,最大限度提升俄军在这场军事冲突的优势。第三,避免乌克兰政府军狗急跳墙,拿核电站威胁俄罗斯撤军,毕竟乌克兰政府军现在就是在这样做。

文章图片3

截至到目前为止,乌克兰政府已经多次向扎波罗热核电站发动过攻势行动,其中乌军装备的自行火炮和远程火箭炮系统在向俄军发动攻击的时候,多次命中了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基础设施,这也引发了西方国家的强烈担忧,甚至有俄罗斯媒体透露,乌克兰政府军曾经尝试去使用小型自爆无人机去攻击核电站,试图去造成轻微的核泄漏事故,迫使俄罗斯主动撤军。可以说,现在西方国家最担心的核泄漏事件其实都是乌克兰政府军所导致的,并且似乎也担心美西方国家中断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计划,乌克兰特意发布了一张核泄漏的事故分析图,只要这个核电站出现泄漏的情况,到时候欧洲也免不了受到严重影响,一个都别想跑掉。也不知道在看到这一幕,西方政客到底心里有何感想?

文章图片4

在苏联冷战时期,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现泄漏的情况,给乌克兰和欧洲都带去了毁灭性的打击。考虑到扎波罗热核电站的规模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要大不少,一旦出现同样的灾难,那么这个代价谁也无法承受。只是对于西方国家的政客而言,牺牲乌克兰和欧洲部分地区,也要比迫使俄罗斯撤军要强。因此,才会出现之前美英议员去指责俄罗斯,扬言要出兵乌克兰的情况。其实说白了,美西方国家就是要找到一个主动军事介入乌克兰危机的理由和借口,哪怕最后是乌军炸毁了核电站,这笔账最终也要算到俄罗斯头上来。只是这种威胁警告对俄罗斯真的管用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毕竟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核大国,想给俄罗斯施加军事压力,北约还不够格。

文章图片5

不过,相对于美英议员那种胡乱甩锅的行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警告”对于普京而言要更有说服力一点。在谈到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时候,古特雷斯指出,任何对核电站造成潜在损害都无异于自杀行为。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说给俄罗斯听,但实际上却是在警告乌克兰。打到现在,到底谁在进攻核电站,谁在保卫核电站,外界一目了然。而在得到古特雷斯的“背书”之后,普京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的打算,有消息称,俄罗斯同意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总署人员通过乌克兰前往扎波罗热核电站评估现场状况。而普京这次做出的让步,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对西方释放的一个积极信号,但倘若西方还不识趣,那么当心灾难指不定哪天就发生到自己头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