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人真的是价值观是大于利益?

 逍遥_书斋 2022-08-24 发布于河南

西方人真的是价值观是大于利益?

我认为,对于国家而言,利益最大,价值观相符,也会为了利益打得半死。比如法国,德国都曾把欧洲打得稀巴烂。而德国曾被黎塞留肢解,分裂了几百年。他们两个都是曾经法兰西帝国的一部分,统治者们曾经是亲哥俩。为了欧洲的霸权数百年来始终是死对头。

俾斯麦统一德国后,法德之间的瑜亮心结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源头。也成为英国与沙俄,美国与苏联能够分别控制欧洲的的关键的原因。所以所谓的价值大于利益,都是骗人的。

文章图片1

东罗马帝国

其次以欧洲和俄罗斯的矛盾为例,这两方看似非常复杂,并不是一句价值观冲突就能说清楚的。

每个国家族群不同,自然文明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内部建立合理的存续争优机制。而关键则是利益导向,西方以资本利润为导向,所以他们全世界殖民,掠夺资源,占据市场。也因此法德之间打的你死我活,因为利益最大化需要成本最低,并且通过高科技创造最多的财富。后起的德国没有外部低廉的资源与市场,所以加大了科技投入,建立了整体有序的大工业系统,并未争取更高存续优势国际地位而获取了全民族共识,并进行了社会动员。此时欧洲的大国法国首先成为不二人选。

所以“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矛盾都是价值观冲突”的背后,实际是民族群体存续竞争国际社会优势地位的利益的冲突。而此时的价值观自然无法协调。

梳理历史的脉络,可知俄罗斯显然是与西方不同的,因为沙皇伊凡三世娶了东罗马帝国的索菲亚公主,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衣钵。索菲娅公主带去了大量东罗马皇家收藏的典籍,及与皇家合作的正统的东正教。东正教自从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逐渐的与皇家合作,成为联合体。

而西欧号称是继承与发展了古希腊罗马,但是当西方早期的蛮族占领罗马后,一把火给烧了。因此罗马帝国在西罗马的衣钵并没有被他们继承。

而此时在西罗马的天主教似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甚至可以与王权分庭抗礼,因为那些西方此时刚从大森林里,大草原上进入西罗马,而他们自己什么都没有,因此当他们烧光了罗马后,只剩下了这种带有神性的宗教协助他们建立世俗社会的统治。也因此天主教从此能够介入世俗社会。这也成为西方分裂的重要原因。世俗政权的分裂,与天主教的刻意为之不无关系。

斯拉夫人经常与拜占庭帝国合作,并为之服务。弗拉基米尔一世(基辅大公980—1015年)派人考察了发现:犹太教要割礼、伊斯兰教不能喝酒、天主教的修士提倡禁欲,这些是罗斯人受不了,最后选了东正教。

所以俄国与西欧两者宗教不同,权力基础不同,统治阶层血缘关系不同。西欧披上的也是东罗马与希腊文化及天主教的皮。而俄国人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统治方式及东正教的皮。并且东正教是作为东罗马强权的附庸,在拜占庭帝国灭后往,随着索菲亚公主进入俄罗斯时,此时的俄国人普遍带有与蒙古血统的,并接受了蒙古人集权统治方式的国家,因此东罗马帝国强权作风无疑非常适合他们,并巩固了和强化了他们的统治。

而当伊斯兰化的突厥奥斯曼帝国消灭东马罗马帝国时,西欧诸国也是出了大力的,并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因为在此之前的十字军运动中,他们以征伐伊斯兰的名义,打劫过拜占庭。导致拜占庭自此一蹶不振。

因此当君士坦丁堡失陷后,东罗马帝国遗产一部分被奥斯曼获得,一部分流落西欧,造就了文艺复兴,而皇家的正统部分被索菲娅公主带到了俄罗斯。所以俄国人也采用了罗马帝国双头鹰的象征。所以当东罗马灭亡后,索菲娅公主身怀家仇国恨,并在俄国成功传播了东正教礼仪及东罗马文化,并使俄国以第三罗马帝国的自居,所以谁才是罗马帝国的正统呢?

比如我们南北朝时期,北周公主嫁给突厥后,念念不忘隋周的仇恨,挑动突厥与大隋多次冲突。隋朝公主也多次挑动突厥与大唐的冲突。这两个公主都被杀后,双方才安稳。你说索菲娅公主能不把复仇信念带给那个号称罗马帝国正统继承者的俄罗斯统治者?而且她的儿子瓦西里成功继承了沙皇。

而西罗马帝国的难道没有类似于东罗马的典籍等东西吗?在西哥特攻克的罗马时全部烧灭了。所以西欧又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数百年。等攻克东罗马分到部分战利品,及大量典籍后,才开始了真正的学习。此后又从阿拉伯,中国那里翻译了大量典籍,学习到了大量的新知识。才有了后来辉煌的文艺复兴。

因此东罗马典籍启蒙,阿拉伯波斯文明奠基,而中国文明带去了自由与国家权力架构的建设,这在伏尔泰,莱布尼茨等人的书里都有所反应。而民主虽说是被希腊雅典城市邦国的启发而再次焕发生命力,但这也是源自上古时期的人类政治文明普遍的遗产。

而且据说那个时代贵族的生活水准及习惯跟现在非洲部落一般,很不讲究,等他们学习阿拉伯,波斯及明朝的很多东西后,才有了今天所谓的贵族风范。

虽然今天欧洲经过古典文明中国,伊斯兰波斯,及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东罗马)帝国文明的启迪,但是他们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以资本利润为导向的,以自由与民主的社会制度释放农奴们存续优势地位竞争的意识,并在欧洲内部竞争的过程中,逐渐走向尚荒蛮的世界。并获了极大的发展,造就了今天的物质文明世界。

因此由这个对比可知,面对西方的攻势文明:始终是以抢夺方式获得最低成本的资源,从而满足资本利润最大化的需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就是他们的本质。这也是俄熊始终不具备的,也不敢挑战的地方。

但这种以资本利润为导向的,以利益最大化为理性人假设的模式,随着人类觉醒,人类数量的增加,地球环境的失控,已经越来越不适合。

首先人们普遍追求横向存续比较优势地位时,资本已经无法最大化的压制成本,其次科技创新,尤其是爱因斯坦相对论至今,科学的停滞,使得财富创造能力陷入相对缓慢阶段。而此时因为人类共同发展至今,地球环境问题成为人类发展的共同分母。此时此际的发展,西方人若还是追求他们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集体利益,那么人类是无法实现社会发展费效比最优的路线时,人类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呢?

今日,人类难道不是存续共同体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