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亚洲在这一轮元宇宙竞赛中将脱颖而出?

 STEPVR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今日话题:

从最早的个人计算机到智能手机,再到当下的元宇宙,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围绕着每一代计算平台的角逐,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在上两代计算平台竞争中,美国占据了领先优势,并延续至今,18世纪曾经主导了工业革命的欧洲几乎毫无存在感。相比,亚洲则完成了软硬件技术的积累,蓄势待发。今天,元宇宙/Web3开启了新一代计算平台的机会窗口,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代表力量崛起,拥有了越来越强的话语权。

  

今日之问:

为什么说亚洲在这一轮元宇宙竞赛中将脱颖而出?

成说:

以史为鉴,就跟PC、智能手机产业所经历的那样,元宇宙的世界竞争也必然围绕着关键技术、生产制造能力、用户数三个指标展开,关键技术则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类,前者包括显示技术、计算芯片、存储、交互技术等,基础软件则涵盖了操作系统、渲染引擎、开发环境、仿真系统等,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个人PC,到2007年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再到今天的元宇宙/web3,对比欧洲、美国、亚洲在软硬件技术上的变迁会发现,亚洲将有机会在新一轮的元宇宙竞赛中脱颖而出。

1、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面向家庭的个人计算机推出, 催生了微软、英特尔、IBM、苹果、惠普、戴尔、康柏、SUN等一批代表性企业,美国几乎主导了这场计算机革命,并夯实了属于自己的技术底座。摩尔定律推动计算机的性能持续提升,价格不断降低,也催生了微软+INTEL的wintel联盟,操作系统和计算芯片的持续升级,显示技术从最初的CRT进化到LCD,围绕着PC的办公、生活、游戏、娱乐等应用软件大爆发。在这一阶段后期,日本、韩国等亚洲力量,靠着生产制造优势、技术创新能力,富士通、东芝、NEC、三星、现代等在存储、大型机、PC等领域站稳了脚跟,但在芯片领域却遭遇了美国的打压。

2、2007年,苹果推出了第一代iPhone,在功能机之后,智能手机时代来临,每年全球7、8亿部手机的出货量,60亿部的保有量,托起了产值庞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如果说PC互联网依然是美国领先,那么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十几年间,欧洲继续黯淡无光,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亚洲科技力量全面崛起,世界经济增长极向亚洲倾斜的趋势明显。特别是在生产制造能力、用户数量等指标上,亚洲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制造中心、供应链中心,互联网用户数量超过20亿,远远领先于美国、欧洲,而且印度、越南、菲律宾、印尼等仍处于高速增长中,几乎是碾压性的优势。而在显示、计算芯片、存储及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领域,亚洲也呈现出了蓬勃生机。

3、2021年,元宇宙、Web3浪潮来袭,下一代计算平台呼之欲出,亚洲有望站上舞台中心。从元宇宙、Web3的关键技术基础看,美国也没有特别领先的地方,只是在计算芯片、操作系统两项上,处于略微领先的位置,显示、存储方面,几乎是并驾齐驱。交互技术层面,亚洲在触觉手套、机器人力反馈、万向跑步机等技术上,甚至还处于领先地位。而且相比美国,亚洲拥有先进的生产制造能力,最大的应用市场,这对于下一代计算平台的角逐,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操作系统、计算芯片是长久竞争的结果,脱离开应用的发展周期,闭门造车的路是走不通的。亚洲在元宇宙所引发的新一代计算平台争夺战中,虽然脱颖而出的机会很大,但最终胜出要靠天时地利人和,外部和内部的不确定性因素容易成为掣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