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觉时做了一个很久的梦,但实际上只过了5分钟时间,怎么回事?

 科学知更鸟 2022-08-24 发布于河南

有时候,我们在睡觉时做了一个梦,不管是好梦还是恶梦,总感觉这个梦特别特别真实,直到睡醒了仿佛还沉浸在梦中。醒来回想刚刚做过的梦,感觉梦里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时间线有可能是几个小时,也有可能是几天甚至几个月。但实际上一看时间,整个睡眠过程才用了5分钟。这种情况普遍发生在课堂上打盹和早晨闹钟响后又贪睡的时候。

古人也有同样的感受,比如“南柯一梦”,在树下睡了一觉,梦中却度过了一生。

在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电影《盗梦空间》中,编剧就设置了多重梦境的桥段。多重梦境可以理解为梦中梦,一个人在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梦里又做了一个梦,以此类推,嵌套若干层。比如现实中过了5分钟,在第一层梦里度过了几个小时,在第二层梦里又度过了几个小时,在第三层梦里度过了几天,这样醒来之后,就会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做梦时间与真实时间的不匹配呢?

上世纪五十年代,“现代睡眠医学之父”威廉姆·戴蒙特(William Dement)和他的同事纳撒尼尔·克莱特曼(Nathaniel Kleitman)做了一个关于睡眠时长的实验。他们招募了一批没有睡眠障碍的志愿者,准备好了相关的实验设备。实验开始后,志愿者在人工催眠的帮助下很快进入睡眠状态,戴蒙特则将他们的大脑接入脑电波,在电脑屏幕上观察他们在睡眠期间的大脑活动数据。

戴蒙特和克莱特曼在志愿者的不同睡眠阶段(也就是所谓的REM阶段)尝试唤醒他们,或是在5分钟之后,或是在15分钟之后。醒来之后,志愿者需要估计自己做了多长时间的梦。结果显示,86%的志愿者估计的做梦时间与真实时间基本一致,14%的志愿者估计的做梦时间远远超出了真实时间。

这个实验再次印证了我们开头提到的有趣现象,但是却没有解开我们的疑惑。

七十年代,苏联科学家又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根据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他们推测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做梦时间远大于真实时间的错觉,是因为多次梦境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在整个睡眠过程中只做了一个梦,那么他估计的做梦时间与真实时间基本一致;如果一个人在睡眠过程中做了好几个梦,那么他估计的做梦时间就会远远超出真实时间。

后来,瑞士科学家又进行了一次实验,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招募的志愿者比较特殊,这些人都具备做清醒梦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清醒梦呢?清醒梦就是在做梦时保持清醒的状态。在清醒梦的状态下,做梦者可以在梦中拥有清醒时候的思考和记忆能力,有些人甚至可以使自己的梦境中的感觉真实得跟现实世界并无二样,但却知道自己身处梦中。后来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中,将清醒梦解释为“潜意识的强念力再现”,特指在大脑对某些事物拥有执念时,将把梦境由无意识混沌状态接管为半意识状态。

实验开始后,这些志愿者被要求在梦中进行数数、做深蹲、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等动作。实验结果表明,在梦中数数所用的时间与真实时间一样,而在梦中做体育运动所用的时间比真实时间长一半。科学家就此推断,人在睡眠过程中,大脑对肌肉跳动的感知变得困难,从而导致大脑处理肌肉信息的时间变长。

也有科学家认为,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不光对肌肉跳动的感知变得困难,对整个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都会下降。我们以大脑对时间的感知为例,在我们清醒的时候,除了依靠大脑内部的生物钟,我们还会借助手表、时钟和光照等参照物来判断时间的长短。而在睡梦中,我们的大脑皮层和感觉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下降,自然也会影响到对时间的感知。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在睡眠过程中做的梦很少是一个完整的梦,大多数是由若干个零碎的梦境片段组成的,这些零碎的梦境片段或长或短,每个片段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等要素都不尽相同。当我们醒来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尝试将这些零碎的梦境片段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就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而实际上,由大脑强行组合而成的这个故事往往牛头不对马嘴,在逻辑上漏洞百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