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干货】汽车内饰工艺与效果

 天然呆6oodn435 2022-08-24 发布于江苏

摘要:产品是艺术美与技术美的完美结合,汽车造型设计与制造工艺紧密相连,每一个优秀的设计都依靠一个同样精湛的工艺去实现,二者结合才能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优秀的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汽车内饰的工艺也越来越多,造型设计师和内饰工程师需要依据车型的造型特点、目标客户使用习惯以及成本去选择最适合车型的内饰工艺。本文主要研究内饰各种工艺的特点,方便设计师更好的选择内饰工艺,为消费者带去更高性价比的商品和更好的使用体验。

作者:王璐

单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工业设计

关键词:汽车内饰工艺;视觉效果;触觉感受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所购买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视觉要符合审美,触觉也要符合心理预期。消费者不会因为一个好的内饰去买一辆车,但会因为一个不合适的内饰去放弃购买一辆车,而决定内饰好坏的除了造型设计很关键的一部分在于工艺。细节体现品质,这是设计师和制造业者常说的一句话。

“工艺”是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方法、技术等,是构成一件产品的骨架,再好的设计若没有工艺的支撑也无法实现为最终产品展现在用户面前。工艺的发展决定了制造业的发展,决定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制造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进步体现着整个制造业的进步,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工艺涉及最多的当属内饰制造,牵涉到注塑、喷漆、包覆、电镀、烫印、激光雕刻、皮纹腐蚀等工艺,一个零部件上可能有两个或以上的工艺,不同的车根据自身的定位会选择不同的工艺。设计师为自己的设计选择最适合的工艺以使设计和工艺完美的配合,为用户带去最大化的美观与舒适。

工艺对内饰效果的影响

汽车在内饰设计后期CMF工程师依据造型特点以及车辆定位为内饰“穿上”合适外衣,这些设计决策都考验着设计师的职业素养以及对目标消费者心理的解读。例如整车内饰牛皮手工包覆的工艺用在一辆城市代步的A0级车上就显得不伦不类,倒不如精致的注塑皮纹加炫彩的喷漆装饰件更符合车的气质。

汽车内饰工艺

搪塑工艺

搪塑是内饰仪表台的常用工艺,表面柔软、光泽柔和。首先是制作搪塑模具,即制作镍壳(阴模),搪塑皮革贴附在硬质由数据铣出来的仪表台模型上(阳模),搪塑皮革贴附的质量直接影响成品的纹理;贴皮模型制好后利用皮模型制作硅胶软模(阴模);由硅胶软膜翻制成母模(阳模);母模进行修正翻制成硅胶模2(阴模)由硅胶模,再翻制成电镀型芯(阳模),对型芯进行电镀处理在型芯表面形成镍壳,取下镍壳装配在装置上就形成搪塑模具(阴模)。然后对带皮纹的搪塑模具(阴模)整体进行加热,模具和搪塑粉末的粉箱对接后旋转,粉箱中的塑料粉末自然落入模具中熔化,热模表面上形成搪塑表皮。

搪塑优点在于可设计形状复杂的产品、非常小的弧度、较深的倒角(阳角1mm、阴角2.5mm);工艺过程控制简单稳定,前期投入模具后工艺控制成本低,模具清洗成本低,对工艺的影响因素较少。

TPO带背泡阴模工艺

TPO是热塑性聚烯烃类材料,TPO层一般为0.5mm,是PP带泡层的1/4~1/3,背泡层为2mm,表面无纹理。真空成型的模具有上下两个型腔,上型腔为镍壳模、模内有皮纹,下型腔为铝合金模。加工时先将片材加热到一定温度,表皮在上下型腔之间,上型腔抽真空,吸附出皮纹,下型腔抽真空吸附出形状并定型。有缝线的在表皮成型后缝制缝线,然后复合在骨架上。

TPO带背泡表皮阴模真空成型有两种加工方法,是一种先成型表皮缝制缝线、在复合到骨架上,如图1所示;另一种是将下型腔换成骨架,上型腔即吸附出皮纹又成型,成型的同时复合在骨架上。

图1 TPO带背泡表皮

TPO带背泡表皮阴模真空成型工艺触感偏软,类似于搪塑工艺所呈现的效果,皮纹均匀、耐刮擦、耐久性好、气味优良、低散发,可循环回收、物理机械性能好。

包覆工艺

皮革包覆,是针对中高档汽车内饰仪表台、门板由软质材料覆盖,如纺织材料、PVC、PU或真皮,包覆件由表皮层、发泡层和骨架组成。包覆工艺有手工包覆、真空吸附、热压成型、压边工艺(KIMEKOMI)等。

手工包覆

把面料和泡棉裁剪成需要的尺寸,然后在骨架上喷胶,用烘枪烘热,把泡棉裁片覆合到骨架上,再用同样方法与面料裁片覆合。也可将泡棉和面料先火焰覆合成一体,再包覆到骨架上,但边角部位的包覆效果没有分开包覆好。

真空吸附

把成型好的表皮吸附到骨架上的工艺,通常需要先在本体上钻孔、打磨、喷胶,然后将本体放置在模具上加热表皮抽真空瞬间成型,最后切割表皮。

热压成型

通过加热零件和表皮激活胶水,并通过压机和模来施加一定压力使表皮和注塑件结合的一种方法。

压边工艺(KIMEKOMI)

将PVC表皮、织物、或真皮等采用压边工艺将装置物嵌入事先设计好的沟槽中,固定包覆物,如图2所示。

图2 包覆工艺

膜内转印工艺

膜内转印分为INS(嵌片注塑装饰技术)和IMD(模内镶件注塑成型装饰技术)两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装饰件上。

INS嵌片注塑装饰技术

INS将由真空成型和高压成型技术制成的成型膜片切片成零部件大小,然后放入模具上型腔中在切片下部注塑成零件,如图3所示。

图3 INS嵌片注塑装饰技术

膜片由保护层、装饰层、黏胶层、ABS层组成,装饰层由油墨印刷成,也可是金属油墨制成(金属膜片)。优点是可装饰复杂三维表面、图案可设计替换、可在模型腔产生纹理效果、花纹不变形、颜色稳定、可提供高级电镀效果且污染小。图4为INS技术在实车上的应用。

福特金牛座

福特锐界

奥迪A6

吉利GS

IMD模内镶件注塑成型装饰技术

IMD模内镶件注塑成型,是将已印刷好的装饰片材放入注塑模内,然后将基材注塑在装饰片材背后,使其合成一体固化成型技术,如图5所示。IMD与INS的工艺区别在IMD少了一道装饰片材成型的工艺,一套模具就可完成工作,但IMD不能加工大曲面。

IMD工艺纹理立体感强、色彩艳丽、可根据客户要求随时设计和改变纹理、产品稳定性和耐久性好等优点。图6是IMD工艺在实车上的应用。

烫印工艺

3D烫印是以金银色为主,又称烫金,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烫印机上的模板将烫印板和零件在短时间内压合,将电化铝箔按烫印模板的图案要求转印到被烫印材料表面。烫印表面金属效果好,工艺过程环保,零件不用分件即可实现两种效果,如图7所示。

(a)奥迪A4L

(b)宝马换挡

c)高尔夫7

图6 IMD工艺在实车上的应用

实木装饰工艺

实木工艺多用于中高档车上,纹理细腻自然,给人一种贴近大自然的感觉然而又不失科技感。实木的木皮经过前期处理(软化、冲压)后,夹入铝片防止木皮断裂变形,加工好的木皮放入模具在底层加注基材,注塑成型后的实木表面要进行染色、填平、喷漆、真空注漆、漆固化等步骤,这样一个实木装饰件才算完成。图8是实木装饰工艺在实车上的应用。

(a)标志3008前格栅

(b)宝马前格栅饰条(竖)

(c)奔驰星状前格栅

(d)雷克萨斯logo

(e)菲亚特logo

图7 烫印工艺

图8 实木装饰工艺

【参考文献】

[1]陈登凯.设计哲学[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付黎明.设计美学规律研究[M].香港:中国美术出版社,2006.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