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习惯决定的不仅仅是成绩,而且是一生的发展,而培养习惯最重要的时期是在十二岁之前,可以说,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比学习知识都重要,那都有哪些习惯需要重点培养呢?本文总结了一下,供大家参考。 ![]() 习惯一、专注做事天才首先是专注力,没有一个好的专注力,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专注力的培养越早越好,但对于低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注意力非常容易受到干扰,而且也很难长时间专注的做一件事,年龄越小,越明显。 对于家长来说,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关键的是不要打扰孩子,比如孩子在玩游戏,不要用饿不饿、累不累等各种理由去打扰孩子,除非受到孩子的邀请; 其次不要给孩子购买过多的玩具或者书籍,这些也是分散孩子专注力的重要因素; 再次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是靠讲道理,而是利用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比如让孩子玩积木拼图游戏、玩玩具组装、在固定轮廓里涂画且不能超出轮廓等等。 二、时间感知很多孩子做事拖拖拉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时间观念,家长要注重让孩子感悟时间观念,比如购买一些不同时间的沙漏,让孩子体验在不同时段内能做多少事情,然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让孩子评估自己用多长时间。 当孩子理解了不同时段能做的事情以后,我们可以继续鼓励孩子为自己制定计划,包括学习、运动等不同计划,同样也包括长期或短期的计划,并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再完善自己的计划。 三、勤于思考会思考的孩子才会更聪明,学习成绩也才会更好,遇到事情也才会有自己的主见,也是立足于社会的基础。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家长需要注意:1、不包办孩子的一切,让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对家长形成依赖性;2、孩子遇到问题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3、鼓励孩子多提出问题,比如孩子放学回家,问问孩子当天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 四、向他人学习培养孩子向他人学习的习惯,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谦虚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比如孩子的同学在某方面取得的成绩比自己好,我们要学会鼓励孩子去分析自己为什么不行,并学习对方的方法,通过努力后,也能获得很好的成绩,从而不会因为自己成绩一时的不好而产生放弃的心理。 五、阅读习惯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习惯,全球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民族——犹太民族的家教最重视的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需要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是强迫孩子,也不是把家长认为有用的书籍强加给孩子,而是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认识到书籍的力量。比如我们可以经常就某个话题与孩子进行讨论和争论,并引导孩子用查书、查资料等方式,为自己的观点做支撑,只要合理,我们就给出鼓励和肯定。 六、认真整理有一句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认真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卧室的孩子,逻辑思维更好,这对学习和做事情,都有大的帮助。 家长需要做的是,鼓励孩子认真整理自己的物品,并学会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分门别类的摆放,方便查找,也合理利用空间,增加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