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我说家乡安庆黄梅戏

 冬歌文苑 2022-08-25 发布于北京

我说家乡安庆黄梅戏

有人说,不会唱黄梅戏,算不上真正的安庆人?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说,学黄梅戏的前提是要会说安庆话!呵呵,此言不假,走进安庆城,犹如置身于黄梅中,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在安庆,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与结合。

黄梅戏,清道光年间诞生于安庆,以其动人婉转的唱腔、醇厚甜润的韵味、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载歌载舞的欢快表演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百年间,这个传唱乡间草台的小戏,就迅速崛起为全国五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名扬天下。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交界的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民歌。这里的东北部盛产茶叶,每年谷雨前后,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边采茶边编唱民歌,俗称黄梅采茶调。清代乾隆年间,黄梅县遭受水灾,灾民外出逃荒,靠卖唱为主谋生,采茶调遂一路传播进入毗邻的安庆府宿松、望江、怀宁等县。在这里,它犹如一颗饱满的种子埋入沃土,很快就生根发芽。简单通俗的采茶调逐渐吸收了安庆民歌和民间音乐的艺术营养,与“花鼓”、“花灯”等民间艺术相结合,借鉴徽剧的表演艺术,运用安庆柔和易懂的方言说唱,加上受到当地民俗风情的影响,到清朝道光年间,终于脱胎换骨形成了一种新的载歌载舞的艺术表演形式,成为一种独具安庆地方特色的民间戏种——黄梅调,亦称黄梅戏,并迅速在安庆各地流行。据天柱外史氏《皖优谱》载:“江亦南亦有之”,“他省无此戏也”。

在黄梅戏形成初期,由于以编演反映爱情生活内容的小戏为主,一直被官府视为“淫戏”屡遭禁演。黄梅戏民间艺人只能在乡村搭个简易的“草台”偷偷演出。但这种“草台”小戏却受到下层贫苦百姓的热烈欢迎,因为剧情贴近于生活,真实感人,表达了贫苦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渴望,抒发了他们的内心情感,因而愈禁愈广为流传。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黄梅戏终于闯入了安庆、上海等城市,能够正式登台演出了,但艺人们仍未摆脱受歧视、受迫害的凄惨命运。尽管历经坎坷和磨难,黄梅戏这朵乡间的艺术在人民群众的精心呵护下,始终顽强的生长,并先后产生了蔡忠贤、胡普伢、丁永泉、查文艳、潘泽海等一代又一代杰出的艺人。

黄梅戏的表演朴实平易,真切自然,其清新明快的风格,令人赏心悦目和陶醉。黄梅戏的舞台道白与安庆方言为主,唱腔以抒情见长,优美动听。唱腔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平调类,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正本戏中的主要唱调;另一类是花腔,来源于民间歌谣小调,是一些小戏的专用曲调。黄梅戏的传统剧目,按照老艺人的说法,有“大戏三十六,小戏二十七。”实际上可达200多个。建国后新创作的黄梅戏剧目更多,主体也更符合时代要求,题材、内容也更丰富多彩。

1953年,黄梅戏终于唱出了安庆。安徽省委决定,从安庆将严凤英、王少航、丁永泉等一批著名的黄梅戏演员调到省城合肥,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黄梅戏继徽剧之后,正式成为安徽省有代表性的地方大戏。

严凤英,这位天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的出现,是我们家乡安庆的骄傲!1930年她生于安庆,从小爱唱民歌,14岁拜师学唱黄梅戏,15岁登台演出,在旧社会饱尝生活磨难和卖艺辛酸。解放后,她在《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舞台和电影中的出色表演和艺术创造,将黄梅戏艺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峰,并由此奠定了黄梅戏在中国地方戏曲中的突出地位,开创了黄梅戏发展史上光辉灿烂的“严凤英时代”。

继严凤英之后,我们家乡安庆又出了个韩再芬。安庆有了韩再芬,梅苑奇葩芬芳开,一生相许为黄梅...…韩再芬,出生于1968年3月20号(农历2月22日),祖籍安徽潜山,原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主要演员,现任安庆再芬黄梅剧院院长。1980年进入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学员队学艺,两年后便登台。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娇》一举成名。韩再芬是大众公认的东方美人,她的表演具有大家风范:扮相俏丽,噪音圆润,表演细腻,演唱韵味纯厚、清亮悦耳。她在舞台上、电影、电视里塑造了许多婀娜多姿、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如同她的艺术魅力一样,韩再芬具有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做戏先做人,也是她恪守的信条。作为名人,她在举止之间, 没有矫揉造作之感,让人感到清纯、朴实。韩再芬认为:演员就是要演戏。只有不断演出,才能不断提高。不为群众演戏,再好的名演员又有什么用。为此,不论大小场合,不论路途远近,只要有演出任务,她都出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留下了她的脚印。

长期的艺术实践的摔打,使她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几十年来,她表演的以黄梅戏为主的戏曲、电影、电视达数十部,在黄梅戏的艺坛上,无论老手或新秀,都没有她创造的角色多。她塑造的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女性形象,都演得得心应手、光彩照人,深受人民的喜爱。今天的韩再芬德艺双馨,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更加成熟了。面对诸多荣誉,韩再芬说:“国家和人民给我的荣誉已经够多的了。荣誉只能说明过去,但我更应该注重未来。”她对未来的追求,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超越。

黄梅戏这朵艺苑奇葩,正以其旺盛的青春活力,争春斗艳,盛开于祖国的文艺百花园中。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何松涛,网名鸿鹄,安徽桐城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退休。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安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

在职时,4部专著公费在国家级和省级出版社出版发行;120余篇(首)文章及诗歌在各地报刋、杂志上发表;散文《牛的故事》,获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研究中心评比“全国作品一等奖”(奖杯),并获颁发“优秀作家”证书;部分文学作品被数家出版社收录于各种选集辞书中。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