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爱香人的迷惑行为丨刘十二

 潜真道人 2022-08-25 发布于北京

一个爱香人的迷惑行为丨刘十二

【按:这是一篇文采斐然的读者来稿,但是其中的有些做法,不能苟同,不可效仿,大家注意鉴别。文后我再点评。】

我用驱蚊香:香与香,人与人

认识刘十二姐姐的时候,她的绰号还不叫刘十二。

她在一个漫展卖香,我在斜对面不远卖花,在漫展上的支出,往往大于收入。

买香嘛,当时不是我的常规需求,但是不知怎的,就买了。

大概是因为那支艾草为主的香颇让当时心神不宁的我喜欢。

我还要了个宁神的香丸,配了个放香珠的金属项链。

于是就加了刘十二姐姐的微信。

再后来不知怎么一来二去就熟了,大概是因为我自学中医数载,药香这一门,戳中了我的盲点与好奇心。

她解释,香是以火为引子,将药以香形式呈现,所以有时有出其不意之功。

我琢磨,当代人往往是寒凉摄入太多,体内火力不够,以火为媒的香来助气息流动,或许可行。

爱瞎学的人没别的,就一条,好奇心旺盛。

于是她家所有的香,我都几乎试了一遍,每每都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最让我欣喜的,就是驱蚊香。

从小,我不仅是招蚊体质,还是蚊子过敏体质,小时候甚至被咬了还起水泡,以至于每年需请“蚊子假”几天。

中外驱蚊杀蚊止痒之品,我敢说,自己试的不在少数——

各牌子的花露水,驱蚊水,止痒膏,本土的、欧美的、泰国、印度的小众牌子,从天然草本到驱蚊酯含量较高的驱蚊水,该试的都试过,不能说无效,只是持续时间极短,而且总有漏网之蚊。

最初用的是点燃的驱蚊香。

因为房间里往往无蚊,点驱蚊香更像是一种心理避蚊仪式——

好像是闻了它,就能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解除我从小就有的“引蚊诅咒”。

奇怪的是,别的效果没看出来,闻了驱蚊香,我往往会觉得有点饿——我是那种正餐吃好了一般不在中间饿的人,但是基本下午两三点闻一支,又有点饿,但是是有点舒服的饿:

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描述出这种“饿”的精确感觉。

平日里吃外卖居多,总有种昏沉沉四肢坠着的感觉,闻这个香,饿是饿了,那种昏沉感也去了十之五六。

我翻开了微店,店里还有同款驱蚊香包,写了“芳香化浊”四个字。

我似有所悟,或许那种昏沉沉四肢坠重的感觉,就是“浊”的感觉。

草药之中的芳香,若能化了这个“浊”,或许就像是上了机油的发条一样,利索了。

人不能有好奇心,否则就会像我一样因好奇钱包受损。

但我家的箴言历来是“不花钱活着干嘛”?

消费是活着的一种明证,好奇心自然也是。

于是又兴冲冲买了驱蚊香囊。

拿到驱蚊香囊,其实是好几包香粉,我拿了一包放到香囊里佩着了。

避蚊效果还是不错,但是每次带个香囊,总是不够方便,现代人的衣服上没有这种放香囊的地方,一般都得挂在包包上。

包距离脚面比较远,可庇护范围就更偏向于上半身,夏天穿的清凉,小腿上还是偶尔会中招。

于是,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想要用驱蚊香把自己“腌”一下,只要“腌入味儿”了,会不会慢慢就变成蚊子不喜欢的体质呢?

说干就干。

我把香囊剪开了,倒出香粉,调了一碗糊糊,洗完澡后给自己一顿“腌”。

腌到脖子,发现自己没什么不良反应,皮肤耐受性良好,就顺带直接往上抹,做了个驱蚊面膜。

腌了十五分钟,觉得差不多了,就去冲干净了。

冲完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发现,自己的脸好像紧了不少,平时有点肿泡泡往下走的脸,竟然小了一圈。

我大喜,没想到,驱蚊香囊竟然还有如此功效!

我把这消息分享给了十二姐姐,她先是很淡定,然后好像才反应过来,吃了一惊,大概是没想到有人会把驱蚊香粉当面膜使。

哈哈,这也算是我的发明了。

我自己的体质容易犯懒,用这个香之后,比较容易有干劲。

奇怪的是,有了干劲儿以后,不知道是不是频率对了,看书看视频,突然接受到了一个以前没学到的讯息——

脾虚,有可能是因为主食吃的太少,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也就是菜多于饭,而且吃的太咸。

太咸了,还容易喝水,不渴就喝水,脾负担太重,慢慢就虚了。

我想想,我从小吃饭,就是菜比饭吃的多,喝水也不少。

若是真因为这个,那我吃啥药都是只管用几天,就好解释了。

【刘十二手工解郁香手串】

吃药健脾,吃错饭伤脾,吃饭肯定比吃药多,那个势怎么能挽回呢?

于是开始主要自己做饭,多吃米饭和馒头,起码吃到和菜一样多,没事干就揉肚子,随身带了一包驱蚊香囊,时不时用驱蚊香“腌”一下自己——

嘿,别说,没几天,自己容易浮肿的脸还真的几乎不肿了。

舌头的齿痕,也比以前少了一半。

我一开始,还打算用这个香减肥,因为从视觉上看,还是相当有效果。

我虽然没胖也没瘦,但是视觉上显得又少了那么一两岁。

女人嘛,哪有不希望自己好看的。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因为贪图享受,晚饭食谱太过丰盛,尝试基本失败。

所以驱蚊香只是替我加了个分,没能发挥最大功效。

不过,这个香,对我最大的好处显现了:

即便忘了带它,我也不太怕蚊子了。

一来,即使被咬,也不会那么久不好,也就是半天的事儿。

二来,我好像还是招蚊子,但是没有之前那么夸张了,之前就是大学时,一个宿舍8个人,只要有我,就几乎不咬别人;现在,我好像不属于蚊子的最佳选择对象了,可能是体质在慢慢变化的原因。

怎么说,我觉得这大概就是香能带来的福祉:

它给你一个契机,去审视你自己身体的状态,去观察自己个儿,会因为什么变得怎么样,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说迷信权威。

人有此缘,自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香。

后记:

后来刘十二姐姐还出了驱蚊香的乳液版本,我就又犯懒了,好多天不做香糊糊了。

抹了乳液,小腿也不怕咬了,放心穿短裤,凉飕飕的还有点降暑之效。但是她说这个不能用于空调房。

论可适用范围,传统的香粉,对我还是更有用一些。

但是外出时候用驱蚊乳液,那就是无敌方便,不招蚊子,还凉快!

每个人对于香的感知力和感受力不同,希望读此文的你,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香,适合自己的食物,适合自己的生活,乃至适合自己的人。

在我看来,取悦自己,是人生路上,绝对不会错的事。

不说了,我去调香糊糊去啦!

小丙

壬寅年夏末秋初

很难得,这是一篇写得生动有趣又十分完整的“读者投稿”,有标题、有署名、有时间,这是我的偏好。

但是,就是这一篇读起来妙趣横生的文章,却让我出了一身冷汗。这些冷汗,都缘自一个“腌”字。

小丙同学想改变自己的“招蚊体质”,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用驱蚊香把自己“腌”一下,“腌入味了”,就不招蚊子了,这个做法,就值得商榷了。

因为,我马上想到了很多类似的事:

古人为了让自己肉体长存,就服食金玉,结果很多人英年早逝;

这些做法其实都差不多,都是把好东西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但是差别在于程度的不同。小丙同学的用法相对安全,从鼻腔吸收和从皮肤吸收都属于外用,不会产生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是,如果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就可能误入歧途,发生“喝消毒水治新冠”之类的蠢事。(这里说一下,道家服食金玉是有特殊的方法和禁忌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南怀瑾先生知道这个方法,但是没有公开,可参考《我说参同契》。)

所以,我的担心,并不是小丙本身,而是那种不按说明使用的鲁莽行为。香,不是药,但也不能乱用。就像做馒头用的酵母、碱面,点豆腐用的卤水,放在馒头里、豆腐里没有危害,但你直接吃就不行。

改变体质,不是香料本身,不管是香料还是中药,都是扶正祛邪,身体内的正气足了,阳气足了,体质就改变了。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所以,香料虽好,不可乱用;文章虽好,不可模仿。

20220821

征稿启事:

大家在刘十二店铺物品的使用当中,有没有什么效果、体会、创造?

经常在群里看到大家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但是内容过于碎片化,不够完整。希望大家把这些经验、体会、发明创造写成小小的案例,字数不限,最好在500字以上,叙事完整清晰。署名请随意,用化名、网名,或者不署名均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