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翟基生——探访奇石异景孤山寨

 老兵原创之家 2022-08-25 发布于黑龙江

孤山寨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七渡村南,这个因三座孤立的山峰和狭长的大峡谷,成为十渡风景名胜区内最著名的一条大峡谷,深约10公里,吸引我去看看。

2022年8月20日,趁着好天气,女儿驾车带着我去游览孤山寨大峡谷。当汽车驰入十渡镇起伏跌宕的山峦和潺潺的拒马河时,只见一条铁路大桥横穿公路,一端连接着上行的十渡方向,一端连接着孤山囗隧道,宛如一条项链镶嵌在千山万仞之中,让我想起铁道兵官兵曾在这里顽强拼搏修桥凿隧,巧夺天工,使京原铁路十跨拒马河,建造了我国铁路史上最壮丽的景观。

当年十渡没有铁路,自从铁道兵修建了京原铁路,并设置了孤山口车站和十渡车站,铁路的建成助推了沿线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业。
京原铁路通车51年来,给太行山脉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创造了便利条件。从北京西站坐京原线至孤山口或十渡站的绿皮火车到孤山寨大峡谷,当天往返十分方便。
如今,十渡镇变化太大了。昔日荒无人烟、河水泛滥、无路可走的荒山野谷,当地人民借京原铁路和自然禀赋发展乡村旅游,使得十渡成为近年来闻名遐迩、风光旖旎的京郊旅游和度假的一个好去处。

孤山寨是华北地区唯一以岩溶峰林、峰丛、河谷地貌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区。

青山野渡的孤山寨大峡谷山门。

孤山寨大峡谷风景区入口。

观印亭

  孤山寨大峡谷自然风景区山奇水秀,谷壁峭立,峰林叠翠、石美潭深、景致幽胜,拒马河蜿蜒迂回,穿山而过,宛如一条玉带,与峰林映对,相得益彰,是中国北方少见的喀斯特峰林地貌景观,被誉为“青山野渡、百里画廊”。
百闻不如一见,我到这里寻求一份惬意,沉寂在这奇石异景的“五绝”之中,陶醉在这如诗如歌的山泉瀑布中。
京郊第一悬索桥

进入孤山寨,要通过横跨拒马河上的一条长度146米、宽1.5米的悬索桥,当地村民叫吊桥或者晃桥,走在晃晃悠悠的桥上,桥下河水缓缓流淌,如一叶轻舟荡漾在拒马河上,让游客能感受到左右摇摆的惊险和刺激,很过瘾。

悬索桥飞架两岸,拒马河的宁静与柔美、大山的雄奇与伟岸尽收眼底。

走过悬索桥就步入峡谷景区。映入眼帘的青山拔天而起,一峰连一峰,山上绿色的松树、柏树到处可见,荆棘丛也是绿中透红,令游客心生愉悦。

景区道路两侧山峰林立,怪石嶙峋,峡谷最窄处仅为5米,绿油油的植物,赏心悦目。

  进入峡谷沿途溪水涓涓,一潭一景,石潭相映。

峡谷满目绿意欲滴,泉眼喷流,峡谷幽幽,万木丛生。夏天这里的最高气温不超过25摄氏度,可以尽赏“风于林中动,虫在石间鸣,山出叠翠色,甘泉润琴声”之美景。
千古河床流光溢彩

漫步在孤山寨大峡谷的路上,拥抱大自然,处处皆景。天蓝山绿,树木葱葱,清澈的山泉汇成小溪在脚下欢快地流淌,伴着游人一路欢歌。

沿着峡谷山石路向大峡谷里溜达,两侧山峰林立,怪石嶙峋,空气湿润,凉爽宜人,峡谷内溪水淙淙,越向里走,植被越丰茂,景致越幽美。

这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山门迎客”“仙女浴潭”“九龙抱石”“五老峰”“千古河床”“洗心潭”“石中石”“银川冰谷”“惜水潭”“哥泉涌流”等景观。

△灵山云水。

△九龙抱石。

△悬石。

△千层岩。

△裙边。

千古河床是孤山寨大峡谷奇葩的景观之一,它表达孤山寨峡谷的久远,整个河床宽约丈余,河床底是完整的一块白色巨石,极有特色,石面上薄薄的流着一层清水,波光鳞鳞,清凉甘洌。

当我停留在千古河床时,水流清凉纯净,静静的峡谷,欢乐的小溪,畅怀的空气,滴翠的群山,一股凉爽的感觉涌遍全身,大自然太美了。
罕见异景石中石

沿大峡谷千古河床的石面向前走,有一大片被河水冲刷,磨蚀得十分光滑平整的基岩层面,满眼尽是赏心悦目的奇石异景。
平滑的岩石中包裹着一个一个圆形的、椭圆形的石块,一圈圈的突出床面,组成了不同图案,包裹着一个个的圆形或椭圆形状、似冬瓜或南瓜一样的石头,有的形状如鱼鳞,有的如丹凤朝阳,有的像醒狮怒眼,有的似孔雀开屏,有的如白龙身上的鳞片。

开始我以为是用水泥在地上打的补丁。颜色深浅不一,排列没有规律,疏密也不统一。仔细一看,这“石中石”的现象确实是天然的,不是人工之作。景区立有标识牌称为“石中石”,名字非常形象,石中确有石。

这石头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据有关资料介绍,孤山寨大峡谷距今14-10亿年前,这里是浅环境,当时气候极为炎热,陆地上大量矿物质被水溶解带到海洋中沉淀,形成石灰岩和白云岩,同时陆地上的二氧化硅也以胶体的形式被带到海洋中。
那些二氧化硅胶体往往一团一团的随海洋中正在沉积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一起沉积。所以“石中石”就是海洋中两种物质同时沉淀形成的一种岩石。只是在海洋退去,积岩露出,又因河水侵蚀冲刷,才形成的花样河床。
像孤山寨景区中的这样鲜明的“石中石”现象确实极为罕见,特别是整个河床都是“石中石”,更为少有。
惊险刺激的一线天

沿着河床北侧山路拾级而上,经过坦克石,步行几乎直立的陡峭山坡羊肠小道,转过一条沟,猛抬头,只见巍然耸立的陡璧之中裂开一条巨缝,两壁岩石直立,如刀削斧砍,这就是“一线天”的景点。

去“一线天”要通过的一棵千年古藤。

△千年古藤。

“一线天”裂隙长约65米,高约40-50米,宽约1-1.5米,最窄处仅有60厘米,一条又长又窄的缝隙,中间的通道只能仅一个人通过。

游人走在深邃的裂缝之中,都不敢大声说话,生怕裂缝稍有闭和;又有一种压在大山下的压抑感,既惊险又刺激,若是单人通过定身披冷汗,令人生畏。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唐代·李频《过巫峡》“拥棹向惊湍,巫峰直上看。削成从水底,耸出在云端”的名诗来,栩栩如生。

“一线天”的两壁岩石,由于雨水的渗入和侵蚀,造型奇特,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一线天”内部光线较暗,漫步于裂缝中,迎面吹来丝丝凉风,清爽宜人。摒住呼吸,两手撑壁,抬头仰望断断续续的一线蓝天,有惊心动魄之感,真是名副其实的“一线天”。

在“一线天”洞口的另一头,有一巨石压顶,悬挂在上,让人感到十分险要。
据说孤山寨“一线天”是抗战时八路军藏公粮的地方。流传千古的“劈山救母”也是发生在这里。
有专家考察证实,“一线天”实际上是一个断层裂隙。在地质上断层裂隙是常见的地质构造现象,但是象“一线天”这样的裂缝如此之长、之窄、之高,并且是完整的连续裂隙,这在华北地区实为罕见的奇观,堪称一绝。
群峰环绕的小孤山

穿过“一线天”放眼向西望去,层层叠叠起伏跌宕的孤山峰,上有孤山,下有峡谷,游人登山涉谷,又是一番景致。

远远眺望,在小孤山上有一座上大下小的岩石挺立于群山之中。

山峰中间出现了一种动物一样的构型,似乎是狗,又似乎是兔,景区标识为“犬守天门”,很形象逼真,“犬”石就这样永久地守候在这山峰之间。

再看看远山形态各不相同的山峰,既如相互依偎的情人,又象慈眉善目的佛头。凸显群峰环绕一奇观,面对清山笑傲然。
九曲仙境飞瀑布

游完“一线天”返回再看瀑布群,峡谷中拾阶而上,视野越开阔,可以一边登山一边赏景。

随着山势的曲折越来越高,那哗哗的流水从上而下,在不同的高度形成浅滩或深潭。一个瀑布接着一个瀑布螺旋上升,自下而上观看峡谷的风光甚是壮观。

移步换景,沿途流水潺潺,瀑布在巨石之间穿来穿去,更有一种美不胜收之感。

瀑布流到每一处浅滩,都有大人带着小孩在潭中涉水、抓小鱼,有时偶见三五成群的孩子们用水枪欢乐的戏水,不亦乐乎,享受戏水乐趣。

那些从山顶流下来的瀑布千姿百态,像是纺织出的白绸飘然而下。

再往上行,就见到一个半山腰处喷涌出一股巨大的山泉,山泉飘飘洒洒,形成瀑布,落在水潭中,瀑布群潭多、瀑高、水量大,壮观无比,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景观美了双眼,山峰、峡谷、树木、小路都似乎灵动起来。这在我国北方实属罕见。

△ 飞瀑直流三千尺

△二股银瀑挂壁崖

瀑布从岩璧飞泻而下,顿时抛洒万斛珍珠,层层叠叠溅起千朵浪花,喷珠如雪,美翻了天。

峡谷里阵阵微风吹过,瀑布洒满了山涧岩石,跌落如烟如雾,浪花涓涓,光彩夺目。

瀑布从上泻下纷纷沿着坎坷不平的峡谷岩石激起湾湾涟漪,奔珠溅玉,如帘花飞溅,丝丝凉意沁透心脾。

瀑布飞落互相挤着、撞着、撞向石壁,跌成两股双流,晶莹透亮,在岩石圈欢蹦乱跳,水流更涌、更挤、更急,险象环生。

只见一条瀑布从峡谷天桥下,像一条白带子漂逸而下,飞溅起一股急流直泻深潭,如同一个珍珠织成的缎带。

在陡峭的山崖上,青黄相间色的岩石点缀着绿色的树叶,千尺珍珠瀑犹如一面闪光的水晶帘子。

瀑布从山上冲下,砸落在石璧,又形成一股洪流直冲潭中,哗哗作响,溅起无数颗浪珠,珠玑四射。

绝岩峭壁上,一条条喧声如雷的飞瀑,从山上向峡谷倾泻而下。

飞瀑入潭影如月,格外醒目。

置身于孤山寨大峡谷之间,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陶醉在这如歌萦绕的山泉瀑布之中,始终享受着舒适惬意凉爽的自然风光。
探访、寻美,用心发现,总能找到慰藉心灵的美景;用手去触摸,领略大自然的独特美景,尽情畅游于一个绿色幽静的大峡谷,年逾古稀的我,其乐融融。
责任编辑:梦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