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诗人》第四期“版图”栏目||华中文学社诗歌作品展

 心语一线周刊 2022-08-25 发布于广东

华中文学社诗歌作品展

本期诗人:无尘 周立志 陈维一 祁仲惠 林英 吴淑彬 朱启莲 木易 邓达云 樊志霞 胡诗英 陈秋玲

安疆谣(组诗
无尘(山东)

古道领使

他拿出火折时,古道更暗,
胡马瘦成一道残影,
夕阳涂红了鬃毛,散发戈壁味道。
唐朝护身符比地图小一圈,
小到右手一拃,
就生出三千里江河。

我独坐书房看着
他拎起刻刀,从一首怀古诗走出,
在日暮落地前赶到
土石皆赤之岭,勒石为铭。

丝绸之南。他舌战胡族,
以唐天子册命,领回一位公主,
从此论氏家谱有了血脉根源。
石碑记载:得姓始祖为吐蕃族,
国事皆委东赞……
刻石人就是吐蕃大相噶尔·东赞。

黄昏我合上史书,唐贞观十四页——
隐约间,那个幞头靴袍的男子
牵马踩过书的封皮,一串清脆的凿石声走远。


◎贤者喜宴

拉隆寺下,万骑明光铠
映出白日清辉。
行草遒劲飞沙走石,赶回平安驿,
变成几百页吐蕃文字。

唐蕃古道写意了大藏经主干,
跟在文成公主身后,一路报平安。
牧民不再以赭涂面了,
借一袭袭哈达铺陈直叙,东南向远。
星河载的歌舞,亮了万丈许。

布达拉的前生抹掉姓氏,
在玉树望穿秋水,
迎娶一位又一位李唐宗室女子。
日月山下,风马旗飘走的一段历史,
正始于马蹄,踏碎一行行
塞外戈壁的思乡诗。

平戎三策以和亲为上,
甥舅修其旧好后,纳入五十六之民族谱。
巴卧活佛二世注重写实,
讲究承上启下的藏史,
也写出了河湟先民岁月涤荡
逐水草而居的轶事。

他把此卷与候鸟留下的风
一起在草坝,集成一个“安”字。


◎平安序辞

“安”字平易近人到
你伸出手,就能摸清谷地脉搏。
没有化学的朝代,对“高原硒都”的理解
只在于人畜草木的精壮。
天佑此地时,“沃野千里、平安健康”成为
这段序辞的中心思想。

秦陇方言卧在拱北,
舒缓的康巴语有瓮瓮回声。绕过
夏宗寺下青砖瓦房的
是一曲车马劳顿,
在落笔处缀绿了江南烟尘。

辞藻华丽是高原天性,无需过多修饰。
汉、藏先祖直抒胸臆,
以共同愿望作序,
在唐蕃古道画出千年平安路,
组成“东方大国”的复兴鸿途。

我知晓这条路的每一节
都不平庸。而我就在
这条路上,某块石头里,
赋一曲安疆遥,沐浴黎明。

作者简介:无尘,本名王武臣,山东人,1982年出生。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华中文学》社长兼总编。在国内正规刊物发表过诗歌、辞赋、小说、评论、散文等作品,诗作入选多种文集,获得过多种文学提名奖、最佳新人奖、贡献奖等。

1







◎伤口(外二首)
周立志(山东)

这一次哭声低于河流
它们压抑而嘶哑,红色是热血滚烫
许多被填满的沼泽,都发出
翻腾的质问

那些烈火,具备深度的红
只是属性沉默
沉默的久了,嘴巴会丧失声音
口罩和防护服都被刻意标榜

很多张冰冷的铁皮
捆住前方的路,光明被人为弯曲
如果,用诗歌去点燃火,灼烧千层苦难
睁开的眼睛,更倍受折磨

每天看着,真实的面孔越行越远
它的脚太痛
揭不开早已腐烂的伤口


◎被裹胁的幸福

有过一段奔驰的岁月,那时
在意每一个站名
是离家越近,还是离家越远

一个人的座位冰冷,它适合沉默
适合抱一本书进入自己
那些遥远,愈加向往的生活

内心的脆弱无关男女,寥落时
只能看外面的风,我尽量打开窗户
让风灌满自己
眼睛是一种痛,风也是
后来不再是一个人,但与列车越行越远
孤独有了依靠时
我不介意是否谁依偎谁

后来窗户都打不开了,我们被裹胁着行走
失去旅途和选择的窗口
终点被固定在那里,吞吐着一个个
徒具五官的身形


◎梨花白

梨花白,被淹进一场雪里
这么突如其来

我经常错过梨花忽然开放的样子
只好安慰眼睛,这世界的美
总会允许一些未及防备
不然如何打动我。有些糟乱的心
被这一树白飞出惊喜

停在此刻多好,花瓣一样的笑容
被风吹得羞涩而招展
还是有些寒凉
但仍旧蠢蠢欲动的枝干
和被按近身体里的青色总会探出头来

除此之外,给往来的人
都赠以悸动,他们收纳了什么
仰头时莫名的安宁
离开时,有渐渐丰腴的欢喜

作者简介:周立志,山东青州人,潍坊市作协会员,华中文学现代诗主编。







◎墙头上的麻雀(外二首)
陈维一(北京)

麻雀要将自己的影子
踩进冬天,所以它在墙头
跳来跳去

墙头上的荒草跟着它跳
然后光秃秃的树杈,树杈下面
院子里孩子的笑声也跟着跳

远处我一直在剧情里静静看着
麻雀带着整个冬天和众生
在尘世间跳


◎害怕

初中时,放学路上我拿出成绩单
拿出断油的炭素笔
哈着气,把分数描摹成理想的模样
可我仍旧迟迟不敢拿给父亲看
怕他看出断断续续的破绽
怕他骂我蠢
怕他看不惯我什么都学不会

突然有一天,父亲
说着说着就忘了自己要说什么
他开始底气不足,戴上假牙
吃力地咀嚼着想要问我的话
我还不适应角色变换得那么快

看他小心翼翼地
把我儿时的那种害怕
全都还给我


◎喜雨

雨后,草木葳蕤
像我身上从小到大的衣裳
越来越新鲜
小时候就是这样,拾哥哥的衣裳
洗一洗,旧变新
慢慢长大, 自己买衣裳
白衬衫,牛仔裤
穿在身上,雨润过的草木一样新鲜
开心好长一阵子
五月一夜喜雨,仿佛
时空中穿梭的邮递员,一早
送来了我童年时心心念念的包裹

作者简介:陈维一,男,1987年生于北京,执业医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有组诗发《诗刊》《星星》《鸭绿江》等刊。出版诗集《沉默与羞愧的影子》。







◎盲点(外二首)
祁仲惠(甘肃)

有风掠过
我庆幸 反复咀嚼悲伤
庆幸迈动前蹄的时候
锋利的刀锋缄封体内
踉跄 分心六瓣
每一瓣都暗藏偈语

凝望的金鸟
与我相隔着一首淡蓝的诗
形单影只 孤独而戒备    
如同太阳一样
虚构镜像的天鹅
冥想词句

我的墓碑被困孤岛 暗示
未来正如逝去的岁月
一叶扁舟 驶出颤动的苇叶丛
一只彩色的蝉 在我对面
押古老的韵脚 渡我
伤口下 水草丰盈的月夜


◎八月,每一滴雨都是雪的前生

七月的最后一天
所有的果子都已落地
母亲走了
念怀的汁液深入祖先的根系
我携带镇痛的药片 远行
湿了的鞋子踏入苍凉的意境

我背着重重的行囊
隐居四千米高原
暴雨哗变的寺院
身体包藏的谎言碎裂
每一滴雨都是雪的前生
所有的雪片 在八月埋下伏笔

八月偏爱细微的呼吸
季节的倾斜与阵痛
都是嫩叶子
如雪的事物藏着月光
清新,洁净 一片一片
被小提琴旋律优雅的调子 洇染,覆盖


◎军魂

心 栖于神圣的旌旗
浸透鲜红的热血
从黄昏到黎明
挂满水珠和气节
锋利的钢铁语言 藏起
遥望山河 向雨而生
如山巅的庙宇
以空 抵住苍穹

肉体是山
是崖壁
是河流
是舞蹈的火焰
是烧成的灰烬
是旷野泥土、沙砾、草木的组合
不需要性别和爱
远离荣誉和泪水的符号标志

作者简介:祁仲惠,笔名子魚。诗作散见《鸭绿江》《中国流派》《躬耕》等。
1






◎被遗忘之地(外首)
林英(浙江)

苍白的土地上,埋着
脐带遗留的温度
举力供养的几株花草
费力地,抛出了
生命复制粘贴的密码

被遗忘的风,寡淡而内敛
它在学会自我妥协
偶尔长出的勇气
同花儿单薄的寂静和解
借着坚韧之名,埋下种子

被遗忘的一块地,时间和蚂蚁
在一起爬坡
而坡上的叶,染青了
飘红了,掉落了
紧贴日和月的叹息,消失在轮回中


◎枣事

院里有棵枣树
繁殖于外婆种的母树
给予它生命的母树已不复存在
而外婆,也离开我整整十年
我和枣树间,长出了
同病相怜的刺
只是,它大大方方地长在枝条上
我却在心底,深埋

枣树比我更坚强
有了伤疤,它只会长出
更多的青枝绿叶
而我,只能借用它的花香、果实
来安抚我心底的空缺
比如,此刻
我打量着掌心的果子
描摹的,却是另外一张脸
也有着,丝丝缕缕的皱纹


◎你的微笑

你人生中的第一幅国画
画面上大小不一的四块西瓜
你笑着跟我解释:大的是爸爸妈妈的
小的是我和弟弟的
我的心里,有暖流缓缓

我第一次做的饼子
糖液像脱缰的野马
在饼面画满了无解的符号
你笑着说了句:真好吃呀,谢谢妈妈
我的忐忑,终于落了地

成年人的世界,总会有风和雨
以及不断爬坡的艰辛
你的微笑,给了我搏击风浪的勇气
寻回自我的动力
谢谢你,我的大男孩

作者简介:林英,浙江临海人,临海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巾子山诗社会员。作品见于《江河文学》《中华文学》《鸭绿江》《速读》《楹联博览》《诗词月刊》等纸刊。







◎老爸从泥土中走来(外二首)
吴淑彬(河北)

天下最容易接近的是泥土
他站在泥土中,以劳动的方式
对话世界

他扛着锄头从泥土中归来
阳光蒸发了他所有体能
他像一枚风干的叶子,坠落地上
伸展一下蜷缩的筋骨
对视阡陌,以劳动者的口吻
对话孩子

珍惜每一粒细小的米
爱惜每一颗平凡的菜
如果羽翼渐丰,要飞
也要先涉足这片泥土


◎鹊桥

巧月留不住夏天的风
葡萄架下已窃窃私语
用羽翼穿过天籁
支撑企盼的相逢


飞跃千山万水集结银河
只为你凭栏处灼灼的目光
无论是月光里擦肩而过
还是风雨交加抑或大水蔓延

穿越几场风雨读懂七月泪花的咸涩
晨雾敞开了满怀的情愫
冠羽脱落不是丑陋而是荣耀
只为不再在水一方


◎谷雨时节

穿层破土瓦砾下石缝间惊奇探出头
争沐日光浴仿佛忘记了前世今生
茶杯里舒展伸张着春意
享万般润泽 想颐养天年
流连在这春风里
梨花风起 曼妙的花事落尽
嫩绿裁出飘逸的丝绦
牡丹仙子香溢满天
她们涨破了春天,说告别

飞阁流丹的凤凰衔书台
孕育出象形的文字仓颉感天动地
谷以雨降拯救万民丰韵了时节

雨生百谷农事在即
布谷声脆人间又一度春去

作者简介:吴淑彬,河北张家口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散文协会理事,张家口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华中文学》古诗词主编,文学微刊《清远风》主编。作品散见于《鸭绿江》《江河文学》等刊物。







◎如此生活(外二首)
朱启莲(安徽)

生活储存了太多的酸涩
桀骜的心性从不言苦楚甘甜
将喧嚣折叠、烦芜打包
总想,有一段小时光
将生活的乱麻捋顺
轻嗅着莲香,在夏的荷塘揺橹荡舟
白鹭惊飞时,歌声挂满天空
去黄昏的湖边搜寻诗意,听静水深流
悄然无声
惟有雁阵掠过秋水的湛蓝与白云想望
同日月生息与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与知心人儿,十指相扣
朝看晨曦,晚看霞
晴邀明月,雨天烹茶
将自己置于悠远的街巷、老屋
让黑还原其黑,白还是原来的白
过自己想要的一日三餐


◎星空瞭望

在窗前瞭望,瞭望星星躲藏的地方
那个地方有凡星写下的文字
乘着夜色
读,夜风送来一克的花香
夜和星光
黑与明亮
以静默的姿势与双眸对望
记忆里不仅有云淡风轻的温婉
也有压入心底的过往
还有,不期而遇的念想


◎这个夏天很忙

这个夏天,我很忙很忙
来不及问候一声晨曦中的亮光
五颜六色的一天已然黄昏
红尘俗事,婆娑了我的半生
今天,用尽心力赚取生活的本钱
为我明天留存资本
穿梭于星月升起落下的晨昏,只为收集
一日三餐的衣、食、住、行
匆忙的脚步可不可以停一停
午后,暴雨突来的初歇
能不能给蝉,留下一寸倾诉的树荫
静静地去听一听不同的声音
很想在月色朦胧的夜晚,去那片荷塘
闻一闻荷香
听一段蛙鸣

作者简介:朱启莲笔名何莲,安徽省长丰人,合肥市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华中文学》《鄂州周刊》《家庭周报》《速读》《今古传奇》等多家报刊及平台。

1







◎母爱(外二首)
木易(宁夏)

母亲,像太阳一样
照亮温暖儿女的身心
像蜡烛一样,为儿女驱散黑暗
像温暖的港湾,等着远航归来的游子
像温度计,时刻测量儿女的温度
更像一艘轮船,把儿女送上彼岸

世上最美的声音
是母亲地呼唤
母亲最爱听的声音
是儿女叫妈妈的声音
儿女欢乐,母亲会微笑
儿女痛苦,母亲就忧伤

母爱似海,容纳儿女所有的缺陷与过失
母爱似大地,承载儿女的所有
母爱如天,包容儿女到天涯海角


◎等母亲回来

小时候
我站在门口等母亲回来
期待、焦急、望眼欲穿
把童年的记忆刻入骨髓

上学时
母亲在门口等我回来
眼角疲惫通红模糊
心头紧拽割不断的牵挂线

尔今,我在门口等母亲回来
无数次等待,无数次期盼
仍不见母亲回还
泪如泉涌


◎娘,夏天来了您还冷吗

娘,夏天来了您还冷吗
每逢夏季
您都要坐在门前的小凳子上
晒太阳补钙
还穿着厚厚的夹衣
我问您热不热
您总是说
好舒服!好舒服

娘,今年的四月雨多天冷
但我们家今非昔比
室内暖气依旧
大人娃娃在家时都穿单衣
“五一”后人们都穿上了凉衫
您媳妇也给您买了两件
准备“母亲节”送给您
可总是找不着您

娘啊!夏天来了您还冷吗
我们老是找不见您
您是不是走得很远很远
再远,也走不出儿女的心房
202159日书于母亲节

作者简介:杨宗保(笔名:木易),宁夏回族自治区“最美乡村教师”。系同心县诗歌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获奖。作品曾在《中华诗魂》《华中文学》《民间优秀诗选》《鸭绿江》《奔流》等多家刊物及网络平台发表。







◎老树(外二首)
邓达云(湖北)

枝杈如苍老的琴弦
叶子如枯干的琴键
躯干如萎缩的琴弓
倒下一段如烟的历史

人寂寞了会苍老
树寂寞了会枯萎
存在时静悄悄
消失后无人问

有谁会注意
老树留下的空白处
开放出一角明净的蓝天
升起一片明媚的思念


◎小溪

你没有拍天的巨浪
却走过了条条山岗
你一往无前的气势
激励着我前进的力量

在铁壁般的岩缝里
你把身体挤得细又长
喷薄而出细碎的水花
呼啸一声向外飞扬

岁月的风雨
染绿了我记忆的心房
我把欢乐与痛苦
一起放在心的天平上


◎小草

在我诗一般的心房里
小草渐渐泛成了芳草地
仰望星晨俯视大地
想与月亮述说心迹
只剩下晶莹的露珠
太阳在天空漫步
闪光的露珠渗入土地
你紧紧抓住身下的泥土
长出广阔无垠的绿茵

作者简介:邓达云,湖北省特级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在《湖北日报》《中国教师》《鸭绿江》《三角洲》等报刊发表与获奖的文章1000多篇(首),著有诗文集《永远的初恋》《彩笔新题断肠句》《叶儿青青菜花黄》《思想火花》等四部。

1







◎七月之语(外二首)
樊志霞(河北)

留一个窗口
一扇门
一盏灯
一枚纽扣
纽扣是天蓝色的
门窗是翠绿色的
灯是星星点亮的
怕你看不见
七月举着火焰
热气腾腾的情感
你不必担心霜雪
荷知道冷暖和深浅
我的心思就系在月亮的船沿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采摘一瓣
放到唇边
轻轻地吻开缘分的双眼


◎喜欢

喜欢听雨看雨淋雨
一根根银丝线似的
从高空飞落
煽动纱翅
轻轻地栖落你的脸颊
脖颈手臂耳朵
痒痒的
一滴一滴痒进心
舌尖舔上一舔
微凉微咸微淡
稍稍微苦的那一点儿
也许落进了骨子
试问
那一滴是我
我是那一滴


◎独白

我活得多像一个孩子
多想像一个孩子
是一个孩子

母亲的眼睛里
清晰地看到了
我还是一个孩子
她的孩子

尘世
我不再是一个孩子
我有了尘世的一把锁
和一把钥匙

它们预示生死
圈住了一辈子

作者简介:樊志霞,河北承德平泉人。有作品发《齐鲁文学》《长江诗歌》《华中文学》《江河文学》《速读》《中华文学》以及网络平台纸刊等。







◎听闻远方的你来过(外二首)
胡诗英(湖南)


我在落寞中过了半生,你像一阵风,
突然来到我的世界。
回忆就是一场悲剧的,落幕

如果有一天,我在你的面前却不敢抬头看你
是怕在幻想里生出翅膀

听闻你来过,我的心开始颤抖……
听闻你见过白鹭栖息,
去过邂逅断桥
游过月湖的花千谷

我在等夜幕降临,等着把日记合上
你跨越的千山万山,都是我爱的地方
希望有一天,你能倾听我的故事。
酒不要浓烈,茶只要淡香……

如果有半世深情,我会在春天里寄给你,
还有粉红色的花瓣。
如果等春天到了,你还不来我会埋下半世深情
再将白雪一朵,寄你……


◎在七月时光深处等你

我端起午夜的酒
斟满一杯,又一杯
那么浓烈,凝聚在眉头
像七月的断桥
只有下面的莲花开得妩媚

我想收集这一池清香
唤萤火虫照亮归程
虫鸣蛙鼓弹奏出深情的曲目
我捧着的,还是你为我
采来的那支莲
捧住它,就像捧住了幸福

在我心间,种下的期待
开始在时光的深处盛开
七月,我在等你归来
与断桥下的荷花同瘦


◎闭上双眼让灵魂远行

闭上双眼让灵魂远行
越过千山万水
知道你一定在那里,等我
趁这个春季
桃花还红,梨花还白
别让我流下太多离愁的泪

谁曾说过要伴我到老
挽着你的手,泛舟梓里
如今你在哪里
我夜夜守着你的承诺
不见你,一字留言

风吹散了虚假的承诺
雨打落了,曾带笑的桃红
孤夜无眠在每首诗里
写得都是你

如果是我输的一败涂地
我愿抛弃这无灵魂的肉体
让你永远记住我的奋不顾身

我就在这里等着你来的方向
只要你也站在相约的地点
我会狂奔过去,紧紧地抱住你
1






◎千莲恋(外二首)
陈秋玲(福建)

秦淮河畔,听宋曲漫漫
看挥毫泼墨与勾勒
初见,宣纸腾起涟漪
不知画中意

手牵青涩
望绿荷迭荡,红莲卷舒
秋风忽起,满目荒凉
诺言沉入湖底 腐烂 糜灭
是谁,在风中祭奠
泪眼婆娑,戒掉思念
坠入失恋的棺柩里 值守千年

考古揭开封尘,沧海桑田
岁月是否修复悲欢
怒放羞涩,舒展娇艳
望尽今生人海茫茫
却呼唤不出怦然
深深一回眸
褪去所有粉黛与温柔
终究还是成了 画中人


◎也许,遇见过

唐朝的月光,也许遇见过2022年的晚风
2022年的晚风,也许吹拂过2002年的梦

拉萨的日光是否折射出西湖的波影
丽江的浪漫是否遗忘西北的粗犷
从唐古拉山出发的涓涓细流
也许,早已遇见过
匆匆奔赴
马不停蹄的追逐

遇见,也许遇见过
在不同手机里,刷到同一个短视频
遇见,也许遇见过
在不同角落里,手捧同一篇文章
遇见,也许遇见过
只是,遇见总有时差


◎母亲的园子

开春的豆角入夏的姜
一畦萝卜一把生菜苗
包菜滚圆,花菜雪白
搓揉盖菜,童花盛开
母亲的园子,种满四季甜香

阿婆分一把,阿婶分一篮
大闺女一袋,小闺女一袋
母亲的园子,结出长寿秘方

绣球,木槿,紫薇花
桂树,山茶,霸王花
母亲的园子,不失浪漫篇章


作者简介:陈秋玲,笔名江南,80后,福建省漳平市人,教育工作者。作品散见于《闽西日报》《客家文学》等报刊或微刊平台。诗观:真情实感才是真!

(本文已由作者授权申请原创首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