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能源时代,重新认识全景天幕的价值

 中经在线 2022-08-25 发布于江西

近些年来,新能源市场越发激烈,新能源车型接连推出,逐渐走上高端化,不少高级豪华的配置甚至已经成为了许多车型的标配,全景天幕便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现在大部分新能源车型采用全景天幕的原因,一方面是受限于底盘电池组的厚度,压缩了车身的垂直空间,而全景天幕可以解决车内头顶压缩空间问题,为用户打造更宽阔的视野,给汽车带来了传统车顶无法比拟的空间感与设计感。另一方面,则是车企考虑到造车成本,与传统车顶相比,玻璃车顶的成本要低上千元。因此对车企来说,采用全景天幕是最佳方案。

全景天幕本质是将传统铁皮车顶替换为玻璃车顶,让更多光线进入车内,其最明显的优势便是为后排带来了更多的视野与采光,这也意味着全景天幕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光线与热量,当遇上夏季时,可能出现“头热脚冷”的尴尬局面。

为了让汽车拥有更好的防晒隔热效果,车企采用了不同方式进行隔热,例如赠送定制遮阳帘,或者是设置提前远程启动空调的功能。但这些措施只能算是“隔靴搔痒”,并没有切中要害。天幕的玻璃组合才是影响天幕隔热性能的根源所在,因此也有一部分车企选择从玻璃组合优化隔热性能:

(1)采用隔热玻璃组合方案

低辐射玻璃(Low-E)是一种应用于建筑的节能玻璃,具有高透可见光与反射远红外线的特性,采用双层镀银Low-E玻璃的天幕可具备良好的透光性与隔热效果。例如蔚来EC6采用的就是双层隔热玻璃方案。

事实上,要达到良好的遮光隔热效果并不难,最难的是要掌握好玻璃的明暗度(也就是遮光率),过亮会影响遮光效果,过暗则会影响视线失去开扬感,因此,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2)在配置中添加EC天幕选配

随着汽车智能化技术的更新迭代,有部分车企推出了一种新配置——EC光感天幕,可通过多种方式对天幕透光率进行智能调控,能够进一步加强天幕的遮光隔热效果。

EC光感天幕的运作原理,是将电致变色层与全景天幕结合,通过化学反应改变电致变色层中材料的光学性质,以此实现对透光率的调节,同时减少进入车内的近红外线与可见光,吸收隔绝85%太阳能,从而实现良好的隔热效果。

除了隔热,EC光感天幕在紫外线隔绝率可做到99.9%以上,基本隔绝了紫外线,可有效防止车内人员皮肤受损晒黑以及保护汽车内饰;并且仅需<1.5v的工作电压,具备良好的节能和安全性。

这种调光技术之前主要应用在航空领域以及豪华车型上,例如波音787的变色舷窗,以及法拉利Superamerica的魔法天窗,都采用了电致变色技术。

值得肯定的是,车企在天幕做的隔热优化,还有一定效果的。通过相关测评了解到,相较于侧窗、前挡、后挡,大部分全景天幕或全景天窗在隔热防晒上已经远远超出一大截。

全景天幕的出现,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汽车玻璃的“热”问题,引领电致变色调光技术在全景天幕的应用,找到解决汽车隔热的新方向。如果EC技术能应用在其他汽车玻璃上,是否就可以从根源解决汽车隔热问题,实现真正的整车智能隔热升级。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