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要心热,冷门不冷

 hab图书馆 2022-08-25 发布于河南

◆侯爱兵

何为冷门?在常人的意识里,那些没有发展前(钱)途,没有所谓的社会地位,从而导致无人问津的专业叫冷门。那些大家不愿学、不想干的冷门真的没有发展前途,没有选择的必要吗?其实不然,只要心热,冷门不冷,冷门里一样能出人头地,让人惊艳!

王泽山:可以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

王泽山院士19岁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的是当时最冷门的专业火炸药。毕业后,他一心扑在火炸药研究应用上。有人对他说:“跟航天、导弹等热门行业相比,你搞这项工作太基础、太枯燥、太危险了,有可能一辈子也出不了名。”王泽山却说:“既然是国家需要的,就都需要人去做,可以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王泽山深知他所研究的火炸药在所有战略战术武器系统中都不可或缺,飞机离开火炸药,就不能发射导弹;坦克没有火炸药,也不能开炮。王泽山这一做就是60多年,他先后攻克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低温度感度技术”“等模块装药和远程、低膛压发射装药技术”等难题,三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后又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很多人赞誉他为“勇冠中国的火炸药王”。

冷门只是相对于热门来说的,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哪一行,不管它冷与热,决定成功的因素永远是用心的程度。王泽山在最“不起眼”的火炸药专业领域潜心研究60余年,凭的是一股“以身相许”的热情,只要国家需要,就热情满满,全力以赴。当他登上国家最高科技奖领奖台的时候,谁还会说他从事的专业是冷门呢?恐怕只会佩服他当初矢志不渝的选择吧!

白燕升:冷门里有戏

当年,白燕升凭实力考进中央电视台,做梦都想主持当时最火的《正大综艺》和《东方时空》等节目。后来,央视戏曲音乐频道开播,懂行的戏曲主持人却奇缺,从小热爱戏曲、有着深厚文学功底的白燕升决定去试试,结果一场主持下来,领导当场便定下了他。虽然戏曲是个冷门,但白燕升说:“我从小爱好戏曲,又会唱,何不在这方面下下功夫,确立自己的主持方向呢?人生如戏,我相信冷门里有戏。”白燕升很快就凭借自己生动活泼的主持风格,带火了戏曲频道,他也因此被称为“梨园代言人”,并获得中国广播电视主持人最高奖——“金话筒”奖。作为一个戏迷,莫言评价说:“白燕升从当初投身冷清的传统品种,到十几年后依然坚守寂寞清苦,对他个人而言只是一种难得的选择,对广大戏迷而言,则是幸运的降临。我个人认为,白燕升是上天为我们准备好的戏曲主持人。从某种意义来说,白燕升是振兴传统戏曲的有功之臣。”

有些专业虽看似冷门,但因其稀缺性,实则更是机遇。白燕升刚开始是想主持那些火爆的节目,但当他遇见更适合自己的机遇时,却能果断放下浮华,带着一颗热爱戏曲的心,勇敢地钻进戏曲这个冷门,和最不火的戏曲结缘,这才最终成就了自己在戏曲领域无人撼动的地位。

王津:择一事,终(钟)一生

王津年轻时去故宫上班,一开始得到的信儿是去故宫图书馆工作,可是上班第一天,他却被安排到了故宫钟表室,跟着师父学习修复钟表。修钟表一直是故宫里一个冷门且辛苦的职业,之前师父也收了两个徒弟,但都因为辛苦,没干多久就走了。而王津一看到故宫珍藏的1500多件各式各样的古钟表,就被震撼了,从此爱上了修钟。钟表修复要用煤油清洗机械构件,双手必须长年累月地与煤油打交道,但他从不叫苦,因为他一直记着师父的告诫:“宁可伤手,不能伤文物。”经过苦心钻研,王津掌握了精湛的修复技法,一干就是40多年,经他上手修复过的钟表有300多件。王津说:“要想修好一件馆藏古钟,耗时少则两个月、多则一年,只有真正喜爱这项事业的人,才可能耐得住寂寞。我是择一事,'钟’一生。我特别想做得精益求精,把文物恢复到最好的状态,清理到最干净,让它延年益寿,再过200年还能看到它。”令王津没有想到的是,随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让文物修复师这个有点冷门的职业一下子火了,王津也因此而出了名,还被封为“故宫男神”,向他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

冷和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冷的事物可以变热,热的事物也可以变冷。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可以不惧冷门,不追热门,专注价值。王津用热爱、坚持、匠心和技艺与时光抗衡,修出了自己的价值,也修出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他的故事再次告诉我们,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终能有所成。

只要心热,冷门不冷!在职场选择中,对热门不必趋之若鹜,对冷门也不必嗤之以鼻。因为冷门一样可以发光发热,让事业成功,让人生出彩。(发于《演讲与口才》2022年16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