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为祥子改天逆命的尝试

 词语寄居者 2022-08-25 发布于浙江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为祥子改天逆命的尝试

胡腾华

说到祥子,我们总是以悲剧来概括他的一生。老舍的《骆驼祥子》以沉重的笔调告诉我们一个好人是怎样走向毁灭的。

可当我们再次走近祥子,探究他一生的历程,或许,如果他少走错几步,可能会收获不一样的命运。

于是,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或许可以尝试帮助祥子改天逆命,毕竟一个人的堕落不能全怪社会和时代。在清明的社会,也可能会有乞丐;在混乱的时代,却可以造就更多的英雄人物。

道家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们假如给祥子一点胆识、一点魄力,他能改天逆命吗?

通观整本小说,祥子改变命运的选择至少有四次。

第一次是祥子22岁那年他进城后花了三年时间凑足了100块钱。可是,他决定花96块买一辆车。如果不买车呢?100块钱改行做生意,如何?小说中是否有过这样的暗示呢?有,在第17章里。二强子用卖女儿的钱弄了个杂货挑子,做了两个月的买卖,结果赔了,而且赔了很多。是因为他不会“对付买卖”,赊账要不回来。况且他是个酒鬼,对买卖不上心。

要是祥子干这个呢?他不喝酒是一个优点,买卖肯定上心。但他对着赊账的人会怎样处理?他能拉下脸与人吵架追债吗?不太可能。而且他一心只想拉车,即使强要他做买卖,也没有兴致的。虎妞也曾对他说过“不爱闲着,做个买卖去”,祥子听后嚷嚷道“我不会!赚不到钱!我会拉车,我爱拉车”他根本就不愿做生意。

另外,做生意的要嘴巴好使。可是祥子呢,严重缺乏口头表达能力。当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之后,他再次来到曹先生家,遇见了高妈,在高妈再三追问是怎么回事时,祥子憋出了一句“见了先生,你就说,侦探逮住了我,可又,可又,没逮住我!”你们听听,这是怎样的表达。就凭这一点,说明祥子的灵商很低,缺乏临时应变能力,做生意确实很悬。

第二次是祥子从大兵哪里死里逃生,牵回来三匹骆驼。结果他急于出手,只卖了35块钱。刘四说,只要养到冬天驼毛齐全的时候就可以卖到60。这个足足相差了25,是他将近大半年拼死拼活拉车的收入。

祥子的财商为零。你看,当刘四听说祥子要买车时,说一分利借给他。祥子却说“慢慢省,够了数,现钱买现货”听起来够豪迈的。他根本不知道现金在手里有什么风险,也根本没有通货膨胀这样的概念,所以完全断绝了借贷买车的可能。

祥子不会算账,我们可以替他算一算借贷买车的好处。

买车需要100块,祥子手上有35块,还需要借贷65块。按一分利算,一年的利息是七块八毛。而拥有自己的车“一天好歹也能拉个六七毛钱”,排除天气等不可控因素,一年按300天算至少也得进账180块。即使吃喝花去100,还能净赚到80元。算下来,一年就可以把贷款连本带利还上,何必再辛苦两三年呢?

实在不想借贷,还有别的办法呢。高妈又给他提供了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把手中的钱放出去。放给做仆人、做巡警、作小买卖的,得利至少三分,这是多么高的回报率啊!就算有点坏账,收不回来,也是在可以承担的风险内。即使只放贷出去30块,一年光利钱就有十块八毛。这可是不用流汗的纯收益。

第二个方案是做会。“叫十来个人,干上一只黑签儿会,又不出利,又体面”,比向刘四借强。你看,同样是社会最底层的高妈多么精明能干。到小说的结尾,高妈这样一个寡妇,也依旧活得挺好的。

再不济,方太太也给了祥子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把钱存进银行“又不费事,又牢靠,又有利钱”。多好的事,可祥子呢,死脑筋,小农意识决定他跟不上时代变化,认为现钱在手上比折子上强得多。不与时俱进最终可能就会被时代淘汰。

连接四种出路,但凡祥子能抓住一个,他的钱也绝不会这样轻易被人抢走了。一个没有财商的人,即使有发财的道路,也抓不住机会。财富不会只青睐于好人的,能否发家这和德商和志商没有关系,跟祥子送给可怜的老马十个羊肉包子没有关系。在争利的社会里,好人不一定有好报的。

第三次是虎妞嫁过来之后,她带来了400来块钱。这时,祥子如果有能力,可以制定这笔钱的使用规划,将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在那个年代,这笔钱数目不少。扣除日常开支,拿出三百块钱来,买田买地,买房子店铺。该是多好的投资啊!要知道,“一铺养三代”呢。

那这300块钱能否买到店铺呢?我们来算一算。根据明确史料记载,鲁迅于1919年在北京用3500块买了一所1330平米的四合院,折合每平方米不到三块钱。如果店铺的价格是住宅的两倍,那么就按每平米六块算,300块就可以买到一个50平米的店铺。每月可以收租,手上还有100块钱的应急现金,祥子还也可以出去拉车,这样的小日子会越来越红火。不至于沦落到虎妞难产去医院的钱也没有,只好请来骗子陈二奶奶。结果虎妞死了,钱也没了。所以老舍也忍不住跳出来说了一句“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可是老舍先生厚道,不说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强者情商太低。不懂得交朋友,遇事没有人帮忙,始终一个人单打独斗,不知道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呢。婚后,他没有能力和虎妞沟通,更不懂得规划人生。他不会主动去联系刘四,和老丈人搞好关系,用上老丈人的资源。就只会依着自己的性子,和虎妞、刘四斗气,死死怀揣着拉车、买车、开车行的志向。即使认识到这条路走不通,也不知道变通。老马的命运是多么大的警示。他早就知道“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他最终无力回天,自暴自弃就成了必然。

第四次是祥子在经历人生三起三落之后,又迎来了最后的机会,就是曹先生再次请他去拉包月。看起来还有希望,可是小福子一死,祥子彻底崩溃了“决定不上曹宅去了,曹先生救不了祥子的命”!他一步一步变成走兽,卖掉冬衣,吃喝嫖赌耍无赖,到处借钱不还。后来他出卖阮明,出卖了最后一丝良知,成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祥子为什么没有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呢?是因为他的逆商不够。既然已经有了三起三落,为什么不可以有“四起”呢?他还年轻呢,还远没到30岁呢,还有很大的希望。姜子牙72岁才被文王起用,祥子,你急什么?苦难是最好的教科书,伟大的人格只有经历磨难,潜力才能激发。祥子一定没有听说过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话,也不知道高尔基的《童年》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那个“钢铁侠”保尔的故事。否则东山再起,你认为完全没有可能吗?

据此看来,祥子光有德商和志商,灵商太低、财商为零、情商堪忧、逆商不够,走向毁灭,也属必然。最终无法超越社会和时代,化为历史车轮下的一粒尘埃,可悲,可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