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届学生作文2:家乡风物之溪桥与村落(3篇)

 词语寄居者 2022-08-25 发布于浙江


前溪

市四中 七(7)班 郭瑾瑜

我骑着自行车,迎着春风,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前溪岸边。我不禁停下脚步,将车子停在一边,伏在石栏上,将目光投向了前溪——绿苔几乎席卷了整条小溪。

水像是死了一样,动也不动。

“咚咚咚……”那边传来洗衣声。循声望去,用石头围成的粗糙的洗衣池边,几个阿婆浣洗着各自的衣物,池水早已脏得不成样子,到处漂着白花花的洗衣渍。

每看一眼,我的心就凉了几分。曾经的前溪,很美,前溪的溪水,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

儿时,夏天一到,溪里的小鱼小虾便多了起来,踩着石头或是涉溪下水,还可以见到清凉的溪水中畅游着许多调皮可爱的蝌蚪。见到这群可爱的小生物,激动不已,便迫不及待地与父母携上小网和空瓶,去抓鱼捕虾。

那儿的鱼儿似乎很多,在水草之间灵巧地穿梭着。我一看到小鱼游过,便急忙拿网去兜他们,当我满心欢喜地从水中拿起网,却往往都是一无所获,捞上来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水草。

这群机灵的鱼儿,看似一动不动,但又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地,似乎在逗我玩。捞了好几次,一条也没捕着,我气鼓鼓地把网向地上一掷:“我不玩了,没意思!没意思!”逗得爸妈呵呵大笑。于是又穿着似掉非掉的拖鞋,去溪水里玩了。

那个时候,清澈的水底铺满了各种碎石,有花纹的,没花纹的,我一通乱抓再“扑通”扔进水中,东一处西一处地溅起水花,弄湿大家一身。每每此刻,妈妈嗔怪着:“你这小祖宗啊,弄感冒就不得了了”言语中满是心疼。偶有几只白鹭停下,轻巧地落在大石头上,休息片刻,便又张开雪白的翅膀飞走了。

一玩往往就玩到了黄昏。

天边,一轮橙红色的巨日在山间缓缓沉下,映得溪水波光粼粼,像是铺上了一溪碎钻。溪边的人家也做起了晚饭,空气中还能闻到饭菜的香味。我坐在溪边的石阶上,啃着母亲刚给我买的泡虾,静静地仰头看着天。这时候,成排成排的鸟儿停在电线上,还有的停在了岸边的柳树上。

柳树一般在春天长得特好,长长的枝条挂下来,我喜欢在那儿钻来钻去,柳枝在脸上乱拂,痒痒的,又很有趣。

不远处的大元桥上人来人往。泛红的天空下,人间烟火,温暖而温馨。

回过神来再看前溪,杨柳依旧,前溪不再是曾经的前溪了,桥上的人,也不再是曾经的人了。


悠古寺前桥

市四中 七(8)班  刘煜阳

寺前桥,寺前必有桥,幽幽静静,就这样立在河上,它曾送过世世代代的新河人,可现在它似乎要退休了。

寺前桥,不同于其他桥,它的桥身一段高于一段,排排叠立,可每阶都长而宽。不像民侨,也不是车桥,但新河老人与黄包车夫独爱这座桥。这桥并不高,大抵只有五米高,浅浅露出水面,好像只要较凶些的河水就能吞噬它。但说来也奇,这桥立了四百多年,从不倒塌,这可能都归功于吕洞宾的那块麻糍了。

这儿的老人全都与这桥相仿:安静、和善、好让不争。这儿附近的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我的外公就是其中之一。每天清晨,街道上已经很热闹了,而桥旁的那三排房却往往安静着,不是没醒,而是老人们喜欢安静。直至日升中阳,才吃过中饭,老人们有事没事地走堂串趟,去闲聊几句。外公总会想着到寺前桥旁走走,坐在石墩上,抱着单膝,任微风拂面,任暖阳轻晒。他就像这寺前桥般悠古。外公回望着桥发呆,在他眼中,寺前桥仍是醒着的,它在外公耳边低低地讲述些故事,这只有当地老人才能听懂。外公有时凝望着古桥微微一笑,笑得很甜。

时过境迁,不远处的水泥桥立起来了,古老的寺前桥被保护而封道了,寺前桥终究还是落寞了。人们望向它时,渐渐地感到陌生了。外公好几天没笑过,不知为的是地里的心血没着落,还是桥不再通了,心里凉!

老人们绝不进城住。并不是生活差,谁不晓得城里的设施更方便?也不是太热闹,为儿女什么不能熬?他们不进城为的是守住这乡村的小宅、乡村的小路、乡村的一草一木,更是为给儿女守住一处退路。他们执着地相信,儿女艰难时总能回个家,所以他们一直坚毅地留守。像这寺前桥,孤独地守着,守过心酸。他们能得到的是儿女一处无心洒落的爱罢了!外公来听的不是桥的故事,而是我与母亲儿时留下的故事,桥锁了,锁的是他美好的往事、安静的回忆!

寺前桥又熬过了一个冬,春时的它睡得更加安详了。身上的被儿是绿的,它不费心与谁比,它把自己整个交给了时间,但它知道自己能胜过时间,就像老人安祥地守望着他们的孩子,外公一样,其他的老人们也一样。


悠悠斜阳照村落

市四中 七(8)班 陈宇滢

只要你有勇气面对这样的情形:野蝶时不时飞过,小虫时不时爬过身前。你就会看见一个小木牌立在离村边最近的一棵老树下,上面写着——“王小田村”四个大字。

这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两面环山,同深山隔着一片田野,又与田野隔着一条涓涓细流。这小村庄就静静地立在这儿,平静,安宁,离深远的山林是那样近,离这喧嚣的城市,也是那样得近。

时不时有几缕炊烟升起,渐渐西落的斜阳透过浅浅的云层照在田野上,为这大片翠绿,渡上了一层金光,河塘上水光粼粼,数片荷叶随暖风探曳,我仿佛梦回童年,又看见了邻居家的大人带着我们几个小孩子一同在这里戏耍。坐在这河塘旁边细细编织着随手采摘的细长叶片,如似怎么也玩不尽兴,偏要给它们编成一个球,编到最好。

此地位于江南,下得最多的便是那绵绵细雨了,河塘荡漾着微波。我们哼唱着轻歌,打着伞,依旧站在这片土地上,聆听嘀嘀嗒嗒细雨声,在雨水下玩耍,湿润,自在,安宁。

总有几个邻居有的伯伯来到这河塘接一些水,清澈干净,大家都爱着这里的水,听外婆说,以前大家住在山上,下山便能来到这河塘,幼时早已与这河塘结下了不可言说的友谊,邻居还说,这河塘是某个神仙路过此地创造的。

新搬来的邻居大多也是因这河塘与大家熟识,大家互帮互助,哪天去到人家田里摘几颗菜,或是去另一户人家借点米,大家都是相视一笑,那一矢似抵诸多言语。

这河塘,陪伴了老人的童年,陪伴了大人的童年,现在,也陪们了我们的童年。

炊烟依旧在屋上升起,当年的老婆婆脸上多出了几条皱纹,当年那泼辣的大婶眸中也有了岁月的沉淀,现在时代发展了,我们的小村庄什么都变了,好似什么也没变。

大家都在,斜阳照在大家温暖的脸庞上,那一条河塘,就恰似一个细带,牵起大家每一个人。

我们山城的人就是这样,有着生在江南的温柔更有那执着的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