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菲的世界:徜徉在哲学里

 词语寄居者 2022-08-25 发布于浙江

打破习惯,创造未来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梁议文

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使我打破固有思维,受益匪浅。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便是那个关于一只从魔术师的帽子里拉出一只兔子的理论,有些人站在顶端仰望头顶星空,有些人身陷皮毛深处沦陷于红尘凡俗,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第二种人。由此引发了我极大的好奇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做不成第一种人?为什么我们会那么习惯于这世间种种?

我认为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好奇心。原书中曾写道,“成为哲学家的唯一要求是必须要有好奇心。”所以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失去好奇心,丢失了创造的能力。后来我发现是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成长。最终我得出了结论,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失去好奇心的过程。

那意思就是我们不需要成长,就不会失去好奇心,那就大错特错。成长只是失去好奇心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唯一原因。我认为成长是一个逐渐丧失某种能力的过程。成长后的你,不能再因为摔倒而哇哇哭泣。也就是说,你失去了示弱的资格。你不会再说天上的是白玉盘,因为你已经知道那是月亮,如若你依旧指着说,那是白玉盘。别人只会嘲笑你无知,你已经丧失了无知的能力。

所以总的来说。成长可能会让我们失去好奇心,失去创造未来的能力。因此,我们要避免这种可能。那又如何避免这种可能性呢?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问。也就是我们每天都要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一切提出自己的不解和困惑。其实这和那位伟大的无神论者所做的相类似。苏格拉底经常随意抓住几个行人提问,他用这种方式逼迫着人们做出回应,正如他自己所言。“雅典就像一匹匹驽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它,让它具有活力的牛蝇。”

如果是习惯于世界的我们,假如我们变成了故事的主人公苏菲,这个故事将如何发展?我认为我们会让作者失望,我们可能只会当那封“你是谁”的来信是哪个蠢蛋骚扰?看也不看就扔了,这样的话,苏菲只能一辈子当一个书中人。但她自己却浑然不觉。

习惯是灵感和创造的坟墓。保持好奇心,不习惯于世间种种去创造未来。这是这本书教给我们最大的道理。

纵然黯淡,依然有光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王奕心

我们不过是星辰,黯然隐没。

可是纵然星辰渺小黯淡,我们也要心中有光。

正如书中所写,苏菲和艾伯特不屈命运,最终摒弃了不相信与痛苦,在席德和少校的世界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干预。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刻,我们将站在强大势力前,被其控制。而你,一个拥有那样丰富记忆的生物,为什么定要屈服于那发出指令的人?当不屈服时,我们可能冒险,踌躇,质疑自我……可从中,我们不是将阻力化为动力,继续砥砺前行吗?有如渺小星辰,或许不被看清,但总能顺着自己的轨道,照亮黑暗。

但是,星辰一定只是星辰吗?星,意为发光的行星;尘,意为遮掩光芒的薄土。当行星变得暗淡时,也许是我们身上背负的东西过多,尘土堆积多了,眼中的杂物变多了,心中的杂念也多了,此时光芒也许会忽明忽暗——风在吹动尘埃。但当某一刻。风掀起了一大块陆地的尘埃,我们顿然醒悟,便自发拂去其他尘埃,照旧发光。由此可以见得,在努力发光过程中,首先找寻到发光的目的、方向,以及想象发光的结果,都是非常重要的。

曾读过《纸牌的秘密》,里面的丑角牌是人们罪恶的象征。人们不愿正视自己心中的小丑,因为人们无法冲破自己被“善”这一观念的束缚。“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我们的善恶观念都是在一定道德标准下而形成的。尘埃像是对我们的束缚,而我们应该从另一面打破这一束缚。

打破星辰对我们渺小黯淡的定义吧,去找寻自己的光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