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作文总是写不好?这个错误,赶紧让他改正

 跟着名著写作文 2022-08-25 发布于河南

大家好,我是跟着名著写作文,这是我的第249篇原创文章。

先声明:本文比较适合那些作文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的同学,可能对那些已经较为熟练掌握写作技巧的孩子来说,帮助就没那么大了。

今天我要讲的是,语言描写在一篇作文中的重要性

在平时教学的时候,我一直对学生强调,好的作文一定要追求画面感,即读着文字的同时脑海中会自然而然浮现出对应的画面。而除了单纯的描写风景的作文,大多数记叙文都免不了牵涉到人物形象的塑造。那么这时候在语言描写上下功夫就是一条塑造人物形象的捷径。

可是我们的很多同学是怎么做的呢?我随便列举一段话:

今天我跑回家,一看到妈妈就说要饿死了。妈妈赶紧说不着急,饭一会儿就好了。她又跟我说先帮忙把地面扫一扫,等扫完地就可以吃饭了。

这种写法你有没有见过呢?是不是读起来味同嚼蜡?

像这种全是第三人称转述的写法,同学们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避免。

那么该怎么做?转换为第一人称呗!

由此可见,从四年级开始出现的那种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相互转换的练习,课本在设计之初就为同学们提高写作水平做好了铺垫。

现在咱们试着将上面那段话改为第一人称,然后它就变成了这样:

今天我跑回家,一看到妈妈就嚷道:“饿死了,饿死了。”妈妈赶紧回答:“不着急,饭一会儿就好了。”她又吩咐我:“先帮忙把地面扫一扫,等扫完地就可以吃饭了。”

读一遍,是不是感觉不同了。

这种不同体现在哪儿呢?

主要体现在语句的停顿。咱们说读书时要讲究抑扬顿挫,可是如果全部是第三人称,文段读起来简直就是一条没有波动的心率线,可不就是“死”了吗?

同时,把文段改为第一人称的对话模式,就等于搭建了文章的框架,可以往里面添加更加丰富的元素。比如:

1.用更精准的词来代替“说”这个字,像上文把“说”替换为“嚷”和“回答”以及“吩咐”;

2.添加表示语气的词语,像大声地喊,低低地说,阴阳怪气地说,恨恨地说;

3.假如动作、神态描写等元素,如妈妈宠溺地摸了摸我的头,回答说:“不着急,饭一会儿就好。”

总之,语言描写对于一篇作文来说,称之为灵魂也毫不为过。写作文一定要有人物对话,就好比看电影,除了默片以外,你见过男女演员整部戏一言不发吗?

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吗?


我是李老师,关注我,一起探索更多写作文的小技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