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动文章] 到底开心不开心?眼睛和嘴巴告诉你

 马庄实验室备份 2022-08-25 发布于陕西

喜怒哀乐,是每个人生活的主旋律。情绪可以很形象的被表达­:杜甫高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喜悦;情绪也可能抽象到无法描述:高蟾吟“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虽然情绪可抽象可形象,但是,表达情绪的面部表情却是坦白直率的“老实人”。

通过对面部表情的眼动研究,研究者们发现,在人们注视别人带有情绪的面部表情时,通常会无意识地更多注意眼睛和嘴巴部位。所以,通过有意识的注意别人的眼镜和嘴巴,人们通常可以快速轻松地辨别出被关注人的情绪。Get到这一法宝的人,与人交往时可能会更体贴,更照顾别人的情绪感受,从而在社交场合更具优势。从此,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会察言观色啦~

大多数人善于面部情绪的识别。Calvo等人(2008,2009)通过分类任务证实,被试在对快乐表情进行辨认分类时,几乎可以完美地完成任务。其他研究者发现,在辨别分类害怕和惊讶表情时,会出现10%的分类错误,它们可能被误认为是生气和厌恶。可能原因是眼睛部位包含的关于情绪内容的重要信息被误读。

相比于健康被试,精神分裂者、孤独症者、精神病患者、抑郁者在情绪分类任务上有较差的表现。这可能是由于健康被试和特殊被试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即不同的观看面孔的方式所导致。换句话说,相比于健康被试,特殊被试有不正常的扫描路径(scan path)。据此,Eisenbarth与lpers通过眼动追踪方法,探讨正常被试观看不同情绪面孔的扫描路径。

首先,通过Chimeric Faces 测验、社会恐惧和焦虑量表(the Social Phobia and Anxiety Inventory)和焦虑特质量表(the Trait Anxiety Inventory),筛选出能够对情绪进行正常分类的被试。接着,给被试呈现由八位男演员与八位女演员表演的恐惧、生气、高兴、中性、伤心五种情绪的情绪图片。让被试判断效价(你认为这幅图消极还是积极?)和唤醒度(这幅图使你情绪唤醒的程度)(在此过程中被试使用眼动仪 iView X Hi-Speed, SMI, Berlin, Germany,已停产,参考SMI被收购消息【墙外】重磅!苹果收购眼动公司SMI:苹果眼动智能眼镜指日可待?)。

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后,结果显示,在注视点持续时间上,被试在识别高兴表情时更多关注嘴唇;在注视点数量上,被试观看所有情绪图片时,都关注于眼睛,尤其是在伤心和生气表情上。计算眼部注视与嘴部注视的比率时发现,在观看各种情绪图片时,相比于嘴部,眼部的注视持续时间始终占优势,不过在高兴情绪下的优势没有其他情绪下明显,即,相比于其他情绪,观看高兴图片时,被试会更加关注嘴部。

综上,本研究证实了面孔知觉中眼睛和嘴巴的重要性,并展现出正常人在识别不同面部表情时不同的扫描轨迹。这种不同的眼部注视(gaze pattern)可能是由于脸部特定区域提供的特定情绪线索。

有意无意的注意别人的眼睛与嘴巴,可能会让我们更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因此,多多益善哦~

马老师说:引入颇有文采,写的比较用心。相关文章:[眼动文章] 真笑OR假笑,怎么区分?看嘴OR看眼?

参考文献:Eisenbarth, H., & Alpers, G. W. (2011). Happy mouth and sad eyes: scanning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 Emotion, 11(4), 860-86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