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动文章] 关爱你身边的抑郁症患者—从让她/他看到你的微笑开始

 马庄实验室备份 2022-08-25 发布于陕西

在这里,首先我们来区别几个概念——心境恶劣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心境恶劣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心境紊乱作为原发性决定因素或者成为其核心表现的病理心理状态,心境障碍是指悲伤或情绪高涨显得十分强烈,并且持久,一般时间超过半年,其症状表现超过了对生活事件应激反应的程度。心境障碍有双相(有抑郁与躁狂期)及单相(只有抑郁)心境障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者称为双相障碍;只表现为躁狂或抑郁者为单相障碍。

纯粹的心境恶劣患者,其抑郁表现低于阈值水平,和抑郁气质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习惯性忧郁、悲观、无幽默感或无趣;多疑,吹毛求疵,或怨气冲天,自责、自罪及自贬;缺陷、失败和消极事件的先占观念。

心境恶劣的自杀危险与最严重的情感障碍的自杀危险相当。至于是抑郁、焦虑,还是合并人格障碍,这三者中,哪一个更易导致心境恶劣患者自杀尚未能确定下来。

Caseras等人(2007)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一个新的研究。参加本实验的共有43名志愿者。他们均被要求填写贝克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得分是选择被试的主要标准。其实本研究是想探讨心境恶劣者在对信息的注意上是否有偏好,而心境恶劣者的症状和抑郁症类似,且常常伴有焦虑,所以主要用抑郁量表来选择和分类被试,而焦虑量表做辅助。并根据抑郁量表得分将被试分为心境恶劣组和非恶劣组。

本研究选用国际情绪图片库中的32对情绪场景图片和中性场景图片。每一个情绪场景图片均匹配一个中性场景图片。且对情绪效价及唤醒度均做了严格的控制。

实验流程是先呈现注视点,包括星号和圆圈,后呈现成对的匹配图片(积极---中性/消极---中性)。被试的任务是在不同类型的注视点呈现后,通过按键反应对其归类。共64个正式trials,整个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的眼动数据。实验结束后,被试填写抑郁和焦虑量表。

该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正常组而言,心境恶劣组对消极场景图片的注意保持时间更长,且长达188ms。即对消极信息有偏好。作者又根据焦虑量表得分将数据分为两组,进行重复分析,结果发现无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即证明这种注意保持时间上的偏好只存在于心境恶劣单相障碍者,即只有抑郁表现的患者;或由心境恶劣中介所引起的。

该研究对于心境恶劣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一些研究表明,让心境恶劣患者进行注意偏向于积极信息的训练可能减少负性情绪的困扰。

所以日常生活中,你知道怎么帮助心境恶劣患者了吗?多引导他们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积极信息,乐观向上的生活,给他们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那么,就从让他/她看到你的微笑开始吧!

参考文献:Caseras, X., Garner, M., Bradley, B. P., & Mogg, K. (2007). Biases in visual orienting to negative and positive scenes in dysphoria: an eye movement stud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16(3), 49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