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动文章] 年轻男性驾驶员主客观风险感知能力的一致性研究

 马庄实验室备份 2022-08-25 发布于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邱小凡

1 引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发布的信息,交通意外仍是世界15-29岁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年轻人,尤其是男性驾驶员,更容易参与高风险驾驶行为,尽管道路安全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但事故统计中的比例仍然过高。研究表明,驾驶员的风险觉知能力(HPS)是与危险驾驶和事故相关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本文中,我们将HPS定义为一个驾驶员及时和适当地检测和响应路上的潜在危险事件的能力。

HPS通常由直接的行为方法测量,比如测量被试按键时的响应延迟;此外也有间接的方法,如测量被试在模拟驾驶中对危险的反应或眼动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者不知道危险的情况会发生,这使参与者更接近自然驾驶的情况,因此本研究采用间接的方法。

另外,危险的类别(可见危险/隐藏危险)也是影响驾驶员能否察觉危险的一个关键因素。可见危险有直接相关的行为暗示,如下图,驾驶员正常在路上行驶,他可以看到在某一段路上有一颗皮球,且马路对面有一个人正要过马路捡球。而隐藏的危险就如右图,行人前面停靠了一辆车,捡球的行人刚好挡住了,驾驶员是看不见过马路的行人的。显然,在危险不可见的情境下,对驾驶员的HPS的要求更高。

但有趣的是,驾驶员的主客观HPS并不一定相等。目前我们还不清楚高、低HPS的年轻驾驶员在检测和应对危险时有何不同。此外,我们并不知道不反应的驾驶员是不把危险解释为潜在危险还是根本没有发现危险。本研究试图将探测和应对危险的过程分开,结合行为反应指标和眼动数据指标来评估他们的客观HPS,比较自我评估与客观测量的HPS在可见及隐藏危险情境下的一致性。同时也探讨感觉寻求倾向的可能影响,因为以往研究表明感觉寻求得分高的年轻驾驶员有更高的安全隐患。

基于此,本研究做出了以下假设:

1:客观和主观测量的HPS不一致;客观HPS较低的驾驶员比客观HPS高或相同的自我评估技能。2:在隐藏危险的条件下,HPS的客观和主观衡量标准之间的可能不一致将更加明显,因为隐藏危险比可见危险需要更高要求的HPS。3:那些发现潜在危险(通过眼动指标来衡量)但没有对危险做出反应(通过驾驶速度的变化来衡量)的被试的感觉寻求得分更高。4:在驾驶模拟器中测量的危险感知能力较高的驾驶员的眼动模式更为有效,即更频繁地观察危险,但维持观察的时间较短。

2 方法

被试:63名大学生驾驶员,年龄在18–24岁(M=21.8,SD=1.4),视力正常或得到纠正,驾驶执照的有效期为0.5–6年(M=3.7,SD=1.3)。

问卷:危险感知问卷(HPQ)和驾驶技能问卷(DSQ),短版感觉寻求量表(BSSS)。眼动仪:Tobii Pro Glasses 2。

实验在模拟的驾驶舱中进行,该驾驶舱配备了所有必要的控制系统,类似于一辆真正的汽车。被试来到实验室后,实验主试向被试提供实验程序的书面说明,告诉他们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检查他们的日常驾驶方式。被试先填一份人口统计问卷之后,随后进行了一次练习来熟悉模拟器。接下来,他们配备了眼动仪,并对眼动仪进行了校准。实验以随机的顺序模拟24个危险情境,包括可见危险情境和隐藏危险情境。被试每完成8个情境的实验就随机填写一份问卷,并换一个驾驶器,整个实验持续了约30–45分钟。

3 结果

根据被试在模拟器中对危险的行为反应将他们分为两个组:“及时反应”组和“无反应”组。可见危险和隐藏危险条件的交叉列联表如表所示。

眼动数据的结果表明,在可见危险和隐藏危险两种情况下,所有的被试都至少有一次注意到危险,而且“及时反应”组的注视总数高于“无反应”组,但“无应答”组的注视停留时间高于“及时反应”组。“无反应”组第一次注视到危险时,已经开了较长的距离。这一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4。

对被试的HPS的主客观测量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及时反应组的主观HPS得分比没有反应组高,与假设1相反,也就是说主客观的HPS是一致的。而及时反应组的感觉寻求得分也更高,与假设3也相反。在隐藏危险情景的结果类似,但没那么显著,所以与假设2也相反,主客观的不一致在隐藏危险情境并没有更突出。

4 讨论

首先,我们发现在危险可见的情况下,被试的主客观HPS之间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客观HPS高的驾驶员对自己的主观评估也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在隐藏危险的情况下就没有这样的结果,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的被试都是HPS较低的年轻驾驶员。其次,HPS较高的驾驶员的在危险情境下的眼动模式更有效。最后,感觉寻求得分较高的年轻驾驶员的客观HPS也比较高,这说明感觉寻求并不会影响驾驶员在危险情境下的反应。

笔者感悟

由于篇幅问题,本文并没有体现前人对同一个研究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但本研究的结果与其并不相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自变量的操控和因变量的测量有所不同。个人认为这是心理学研究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切忌以局限的操控和测量所得的结果冒然地对变量之间地关系下结论。

参考文献

Ābelea, L.,Hausteinb, S., Møllera, M., & Martinussen, L. M. (2018). Consistency between subjectively and objectively measured hazard perception skills among young male drivers.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118 ,214–2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