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台地名的由来

 lsz0315 2022-08-25 发布于北京
丰台一名的历史沿革,据史书记载,其说有三:
    一说丰台是金朝拜郊台的遗址。朱彝尊《日下旧闻》称:“金时拜郊台在南城外。丰宜门者,金之南门也,丰台疑即拜郊台,因门曰丰宜,故目为丰台云耳”。
    二说丰台是金代御使韩昉南庄别墅,远风台之遗址。据《日下旧闻考》记载“丰宜门外西南行四五里,有乡曰宜迁,地偏而嚣远,土腴而气淑,郊丘带乎左,横岗亘其前,中得井地三九之一十。筑耕稼,植花木,凿池沼,覆篑池旁,架屋台上。隶其榜曰远风。”这就是远风台的来历。但《日下旧闻考》的编者们认为这都是附会之词,无定论,仅存其说。
    三说丰台即明代风台。《宛署杂记》写道:“县之西南,出彰义门曰鸡鹅房(今鹅房营)管头村又二里曰东局村曰西局村,又二里曰柳巷村(今六里桥),又二里曰小井村又五里曰风台村,又二里曰看滩(丹)村。……这是三百九十三年前的记载。除个别地名与今天叫法不同外,余皆基本相合。
    以上三种说法,第三种说法是确切的。其理由如下:
    丰台地名之始,大约不早于金代。上面说的丰台疑即金时拜郊台之遗址,来源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刻本的《日下旧闻》。考金时丰宜门外拜郊台的地理位置,应在今天草桥左近。这与丰台的位置不符,不大可信。就在朱彝尊提出这一考证不久,由他儿子朱昆田提出异义,他认为丰台是金代韩御使远风台之遗址。这一提法,已与丰台比较靠近。九十二年后由乾隆三十九年(1780年奉旨于敏中等编纂的《日下旧闻考》,对他们的提法又加以考证,指出:“拜郊台今无考,朱彝尊于丰台以为疑即拜郊台,亦系约略之言,初无确证也”。……又说“朱彝尊疑门曰丰宜,放目为丰台,昆田又云:“疑为远风台。似俱附会矣”。到乾隆五十七年(1788)刊印的《宸垣诒略》一书,又对《日下旧闻考》进行的考证,对该书又进行了去芜存菁,爬梳删节。他在书中写道:“丰台在右安门外十八里,居民向以艺花为业,草桥河连接丰台,为京师养花之所,元人园亭,皆在于此。……丰台之名不知所始,询之土人,并无台也”。
    为了说明问题,再查一下明朝崇祯八年(1635)刊印刘侗、于奕正编的《帝京景物略》,书中说:“右安门外十里草桥,方十里皆泉也。…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以花为业。……草桥去丰台十里,中多亭馆,亭馆多在频圃中。”这是351年前已指出了丰台距草桥十里。这还不够准确,再看明万历二十一年(1590)刻版的《宛署杂记》距今396年,书中写道:……小井又五里曰风台材,又二里曰看滩(丹)村。从以上记载,丰台距小井五里,距看丹二里,距草桥十里,这与现丰台的地理位置完全相会。由此可以推断为:丰台肯定来源于明朝风台,风台似乎来源于金代韩阅使之远风台。不可能来源于金代之拜郊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