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2年,考古专家挖开武大郎墓,打开棺椁后,戳穿800多年的骗局

 疯癫史鉴 2022-08-25 发布于河北

说起武大郎,很多人都会想起影视作品中的“卖饼矮人”。施耐庵笔下的武大郎,是一个身高不足五尺,只能靠卖炊饼勉强维持生活的普通人。

他的妻子潘金莲,因为不守妇道,跟西门庆勾结在一起,还狠心毒死了武大郎。

因为影视作品的不断热播,人们每次说起武大郎,都会情不自禁地认为,他是一个连老婆都守不住的窝囊废。人常说,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作品的很多内容,都有真实的原型。可是艺术并不等于生活,艺术作品为了加强戏剧效果,在创作的过程中,一般会用虚构的方式,制作一些冲突感较强的情节。

武大郎的故事就是如此,真实的武大郎,并不像小说里写的那样糟糕。1992年,考古专家在河北地区挖出了武大郎的墓地,打开棺椁之后,戳穿了一个延续了800多年的骗局。

武大郎的棺椁,长度约有1.9米,如果他的身高,真像小说里写的那样矮小,棺椁的尺寸不可能那么大。

打开棺椁之后,墓中有两具骸骨,他们是一男一女,合葬在墓中,一起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男子的骸骨,应该是传说中的武大郎,专家对他的遗骨进行测量后发现,他的身高约有1.78米。这个身材虽然算不上高大威猛,但是也绝对不能说矮小。

除了错写身高之外,武大郎的职业也被写错了,真正的武大郎,不是一个卖饼的普通人,而是一个颇有权力和地位的普通人。

武大郎原名武植,生活在明朝,因为文武双全,通过层层选拔,进了朝廷任职。

步入仕途的武大郎,因为朝廷的安排,去了山东阳谷县当县令。这个职务虽说只是七品,但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

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也跟文学作品的描述有很大差异,她的父亲是一名官员,两家人算是门当户对。

出生不凡的潘金莲,因为家教良好,一直是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嫁给武大郎后,两人恩爱多年,生育了4个儿子,死后还合葬到了一起。

夫妻二人的恩爱传说,在阳谷清河一带流传很广。不过,别的地方提起武大郎和潘金莲时,仍会想到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下意识地认为,武大郎就是个卖饼的矮人,妻子潘金莲是个不守妇道的人。

我们常说无风不起浪,任何事情都不是突然发生的,仔细推敲的话,必定有根源,武大郎的事情也是如此。有关武大郎的丑事传说,都是好友一手捏造出来的谣言。

武大郎年轻时家中贫困,经常因为生活拮据,找别人求助,好友家庭条件比较好,给了武大郎许多帮助。

武大郎对此非常感激,一直想要报答好友的恩情。后来,武大郎通过不懈努力,通过考试成为官员,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好转。

好友的家庭,却因为一场变故失去了曾经的风光。得知武大郎在阳谷县当县令的消息后,好友赶紧投奔过去寻求帮助。

已经功成名就的武大郎,没有忘恩负义,他仍记得当年的恩情,再次与好友见面后,武大郎每天都会拿出一些好东西,热情招待他。

好友觉得武大郎是个官员,想通过他谋取一个职务,武大郎觉得,这个要求有违原则,于是拒绝了好友的要求。

不过,好友没有放弃,他赖在武大郎家里,每天好吃好喝,待了3个月。在这期间,他一有机会就找武大郎打探口风,试图让他帮自己安排职务。

武大郎始终没有松口,刚开始时武大郎每天都会陪着好友聊天叙旧,后来他因为公务繁忙,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好友误以为武大郎是故意躲着自己,不肯帮助自己,于是恼羞成怒,他固执地认为,武大郎是个忘恩负义的人。

他不敢跟武大郎直接撕破脸皮,但是又咽不下心里的恶气。为宣泄心中的愤怒,好友找借口离开武大郎家,四处散播谣言,污蔑武大郎是一个身材矮小的窝囊废。

武大郎的贤惠妻子,也因为好友的故意丑化,遭到了很多人的耻笑。

好友捏造的谎言,能传播得那么快,跟一个叫西门庆的人有很大关系。他是当地的恶少,曾因为为非作歹,被武大郎惩处过。

好友撒谎污蔑武大郎时,西门庆为报复之前的事情,与他密切配合,用添油加醋的方式,编造了更加离谱的传言。

好友回家路上,到处向别人说武大郎的坏话。到了家后他才发现,自己才是忘恩负义的坏家伙。

他在武大郎家里做客时,武大郎虽说没有帮他安排工作,但是暗中派人来到了他的老家,帮他翻修了一个新房子,还帮他的家人解决了不少生活问题。

武大郎没有当面跟他说这些事情,可能是公务繁忙顾不上说,也可能是想给他一个惊喜。不管怎么说,武大郎确实是帮了他。

看着家中的新房子,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之前散播的谣言。顷刻间,一股悔意涌上心头,他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

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他想方设法向别人解释实情,试图为武大郎恢复声誉,可惜几乎没有效果。

他之前散播的谎言,已经因为以讹传讹变得面目全非,就连他这个始作俑者都觉得过分。可是那些不明真相的民众,却对这种丑事特别感兴趣,经常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就是所谓的覆水难收,有些伤人的话,一旦说出口,就会造成永久的伤害,理智的人,都会管好自己的嘴巴。孔子就曾说过: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可惜并非所有人都有这种自制力,时至今日世间还是有很多流言蜚语。尤其是有关武大郎的传说,因为文学作品的广泛流传,成了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

武大郎的后人,为了帮先祖恢复声誉,专门找到施耐庵的后人,让他写了一份道歉诗。可惜,武大郎夫妇的形象,并没有因此改善多少。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武大郎夫妇的遭遇令人唏嘘,我们应该以史为鉴,以免历史悲剧再次上演。愿大家都能谨言慎行,不被流言蜚语影响,幸福安康地度过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